山水商洛

2012-08-08 21:56 | 作者:流云 | 散文吧首发

因其境内有商山洛水而得名,商洛自古就以青山绿水的旖旎风光而著称。它的位置处于秦岭的东南侧,紧邻安徽的合肥,是陕西和安徽两省的重要通道。

初入商南,在青山绿水间,最吸引我的就是这里的建筑。想必是紧邻安徽的缘故,这里的建筑风格与关中炯然不同,倒是清一色的白墙灰瓦,颇有江南徽派建筑的风格。但却又有几分不同,期间也不失关中房屋构造的一些特点,倒真是在建筑上充分体现了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做到了两者完美的结合。

陕南与关中那一望无际的平原不同,地形地貌结构复杂,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境内的山起伏绵延,每一个城市也好,村庄也罢,都是在山坳里依势而建。因此有些村庄的房子也极为分散,有的在山脚下,有的在山腰,有的甚至盖到了山顶。但不管位置有何不同,却有一样是绝对相同的,那就是颜色。白墙灰瓦,似乎是整个陕南人民共同的约定,这让零乱散落在山间各处的房屋,看起来更具组织和规范。这一座座白墙灰瓦,在苍翠的青山绿水间看起来也更多了几分诗意和灵性。

商洛不仅拥有秀丽的山水风景,徽派和陕派相结合的建筑风格,更重要的是这里拥有无可比拟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中原文化。 据史书记载,商洛古为“商国”,虞司徒契所封之国。《史记· 殷本纪》载,契(xiè)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国名也。《括地志》云:商州东八十里商洛县,古之商国。《水经注》曰:丹水自上洛经商县南,契始封于此。契即帝喾之子。 秋战国时, 秦公因卫鞅破魏有功,将卫鞅分封于此,故称其为“商君”、“商鞅”。

几千年来,这块山水之地,也不知经历了多少风的侵袭,在一朝一代的更替中,房屋、人民也在一代一代的频繁更替。如今,能看到的建筑,早已不是商国时的房屋,我们也不得而知,那时的房屋是不是也是如今天一样的恢宏!但也许这山、这水,却似乎是从远古时代流淌至今的。

车子行驶在山峦之间的高速公路上,两旁的山峦如同披着盔甲等待检阅的古代勇士,坚毅而强壮。忽然想到,这商洛的古道。商洛道,亦称商於古道,是秦驰道的主干道之一,为“秦楚咽喉”,是长安通往东南诸地和中原地区的交通要道。盛唐时期,丹江通道仅次于长安至开封道路(大驿路)的次驿路,居当时全国驿路交通第二位。著名诗人白居易在他的诗作《登商山最高顶》中写道:“高高此山顶,四望惟烟云。下有一条路,通达楚与秦。”诗人王贞白《商山》诗中,曾有“商山名利路,亦有人行”的感叹。不知道当初的古道,比之如今的高速公路如何呢?

商洛之行,还有一事令我久难忘怀,便是那“八山一水一分田”当中的“一分田”。在这山峦起伏之间,要有一分田地,确实是件不易的事。一路走过,都能见到勤劳的农民们在山腰上开垦的一片一片的田地,极小也极散。走在其中,倒不觉什么,当车子一驶出秦岭,进入关中平原,看到一望无际的田野和绿油油的庄稼,才忽然对商洛人民向往关中平原的心情感同身受一般的理解。

商山洛水古之得名,沿用至今,不止是人们对于历史的尊重和承袭,想必更是对自然山水的敬畏和尊重吧。中国的名山圣水举不胜数,这里实在不能算最有名或者最悠久的,但至少它也是一方水土,孕育着一方生命,值得渺小的人类仰望之。

评论

  • 无霸:商洛和安徽合肥紧邻???
    回复2012-08-09 16:55
  • 无霸:到底是说商洛的山水呢还是说商洛的房屋呢?
    回复2012-08-09 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