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中的逻辑——阅读札记之一

2012-08-01 12:52 | 作者:夕阳红 | 散文吧首发

典故中的逻辑

——阅读札记之一

夕阳红/文

前言——形式逻辑规律是人类缜密的思维活动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也是我们在说话和作文时准确表达思想观点必须应用的基本知识。尤其是写论说文,更要求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笔者在阅读中发现,我国古代浩如烟海、脍炙人口的无数典籍故事,其中也不乏蕴涵着极其丰富的逻辑原理的故事,具体生动地显示了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尽管当时形式逻辑尚未形成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但我们的祖先却早已在说话和作文中予以应用了。由此可见,形式逻辑在人类思维活动中应用历史的悠久及其应用范围的广泛。

现从本人的阅读札记中遴选、整理出一部份较为典型的,与形式逻辑的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思维这五个方面基本内容相关的典籍故事,并加以简要评述,分五次连载,以飨网友。我想,这对提高学习形式逻辑的兴趣,进一步掌握形式逻辑基本知识,兴许会有一定的帮助。

(一)概念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客观事物是被反应者,是第一性的;概念是反应者,是第二性的。事物在先,概念在后。客观存在的事物决定理性认识的概念。这就是概念和事物的辩证关系。概念和事物的关系,在秋战国时期则表现为“名”与“实”的争论。所谓“名”,即概念和名称;所谓“实”,即客观事物和实际内容;所谓名实关系,即概念和客观事物、名称和实际内容的关系。

据《论语》记载,孔子曾经从鲁国跑到齐国去,想在齐国当大官。有一次,“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可见,孔子对于名实关系问题的回答,主张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看来这像是废话,其实孔子所言的前面一个“君”指的是君的实际内容,后面的君则是指君的名分概念,“君君”就是主张君的实际必须符合“周礼”所规定的君的名分。这是要客观事物符合概念和名分,即“实”要符合“名”。而齐景公所说的“君不君”,是说君的实际地位不符合君的名分。名实不符,按理说应改变名,而孔子却要改变实,不赞成名随实变,而主张改变实来符合名,这是重名轻实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思想在名实观上的表现。

概念的虚实只能以是否符合客观现实为标准,取决于事物的有无,有名无实的概念是虚假的概念。《尹文子*大道》中有个“宣王好射”的故事:

“宣王好射,悦人之谓己能用强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中关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悦之。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三石实也,九石名也。宣王悦其名而丧其实。”

作者尹文子就此事评论说,宣王所用的弓用不到挺举三石重的力气就能拉开,可是直到他死都以为是九石。三石是实际,九石是虚名。宣王只图拉硬弓的虚名,却不顾实际,这叫“悦其名而丧其实”。殊不知,九石的虚名改变不了三石的实际。这是美名与恶实的矛盾。明朝小说家冯龙在他的《古今谭概》中也有一个“美名恶实”的故事:

“西昌剧賊刘富年七十余,子侄六七人,曰尧、曰舜、曰禹,暨禹、汤、文、武、盘庚辈,时时行劫。张职方大来令西昌时,悬赏捕获,悉毙之杖下,盗警始息。监司郡侯语次及之,张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犹龙氏已云矣。’众大笑。”

这个故事中颇有幽默感的西昌令张大来引用“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古语来评论这个名实相背的事件,故闻者为之大笑。他们笑的是谋财害命的强盗,竞然起了古圣先贤的名字,但强盗毕竟是强盗,即便用了圣贤的名字也改变不了强盗的实质。

《尹文子*大道》中还有关于“恶名美实”的故事:

“齐有黄公者,好谦卑。有儿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辞毁之,以为丑恶。丑恶之名远布,年过而一国无聘者。魏有鳏夫,失时,冒娶之,果国色。然后曰:‘黄公好谦,故毁其子,妹必美。’于是争礼之,亦国色也。国色,实也;丑恶名也;此违名而得实也。”

作者评论道,漂亮是实情,丑八怪是假名声,这故事说的是不顾假名声的人得到了实际好处,同时又说明“恶名”影响了“美实”,形式对于内容也有一定的影响。

概念和语词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然而,概念和语词又不是一个东西,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概念要用语词表达,但并非所有语词都表达概念(如语法中的虚词);有的概念由单词表达,有的概念则由词组表达;同一个概念,有时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同一个语词,有时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战国策*楚策》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以入。中射之士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王杀臣,而明人之欺王。’王乃不杀。”

文中的“可食乎?”可有两种含义,一是“这种药人能吃吗?”二是“这药我能吃吗?”谒者(传达官)是就第一种含义回答的,而中射之士(宫廷管事)则用第二种含义为自己辩解,意思是:既然传达官说了我可以吃,所以我才吃了,我有什么罪过呢?这个管事的,就是利用同一语词可以表达不同概念的一词多义现象,为自己辩护而免于一死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里还有一则“夔(kui)一足”的故事:“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它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也。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文中的“一足”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一个就够了”的意思,一是“一只脚”之义,因而容易引起误会。像这类容易产生歧义的语词,如不是出现在特定的语境中,应尽量避免使用。

每个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概念明确,就是概念的内涵明确,外延也明确。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叫做概念的内涵;概念所反映的蕴涵同一本质的多个不同的具体事物,叫做概念的外延。概念的内涵从质的方面反映客观事物,概念的外延从量的方面反映客观事物。

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所以反映事物的概念之间也有联系。概念之间的联系可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两大类。相容关系具体包括重合关系(如“北京”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交叉关系(如“大学生”和“共青团员”)、从属关系(如“学生”和“大学生”);不相容关系具体包括并列关系(“陆军”和“海军”)、对立关系(“社会主义国家”和“帝国主义国家”)、矛盾关系(如“社会主义国家”和“非社会主义国家”)。

对于以上六种关系,需特别引起注意的是,对立关系的概念是不排中的,而矛盾关系的概念是排中的。所谓“排中”,就是排除第三者。在古代笑话集《笑府》中有这样一个笑话:有一个棋迷,他的棋术并不高明,却又不肯认输。有一天,他硬要和一个高手对阵,而且连下三盘,结果棋迷都输了。有人故意问他:“老兄,胜负如何?大概全输了吧!”这个棋迷大言不惭地回答说:“第一盘,他不曾输;第二盘,我不曾赢;第三盘是和棋,可他又不肯和。”

《笑府》作者认为,这个棋迷不肯明说自己输了三盘,而是拐弯抹角地说出了自己输三盘棋这一事实。其实,棋迷在他的话里并没有承认自己输了三盘棋。“第一盘,他不曾输”,不等于说“我输了”,因为其中有和棋的可能。“第二盘,我不曾赢”,也不等于说“我输了”,因为同样存在和棋的可能。“第三盘是和棋,可他又不肯和”,这还可以看作是“我输了”的暗示性表述。可见,这个棋迷实际上只承认他输了一盘,并没有承认他输了三盘。问题就在于:下棋的“输”和“赢”这两个概念之间是不排中的对立关系,不是排中的矛盾关系,因为下棋除了“输”和“赢”,是可以有“和局”这个结果存在的。

《吕氏春秋*离俗》中也有一个涉及概念之间关系的故事:“齐晋相与战。平阿之余子,亡戟得矛,退而去不自快,谓路之人曰:‘亡戟得矛,可以归乎?’路之人曰:‘戟亦兵也,矛亦兵也。亡兵得兵,何为不可以归?’去行,心犹不自快。遇高唐之孤叔无孙,当其马前曰:‘今者戟,亡戟得矛,可以归乎?’叔无孙曰:‘矛非戟也,戟非矛也,亡戟得矛,岂亢责也哉?’平阿之余子曰:‘嘻!’遂反战。趋尚及之,遂战而死。”

这个故事的意思是说,平阿之余子在打仗的时候丢失了一支戟,却得到了一支矛,心里很不愉快。他问过路人:失戟得矛,可以回去吗?过路人说可以,因为他认为戟是兵器,矛也是兵器,失掉一件兵器又得到一件兵器,算是得失相当。过路人的回答是着眼于“同”,他找出了戟和矛的属概念“兵器”,认为戟和矛都同属于兵器,都是兵器的种概念,都是兵器的一种,因此失戟得矛算不上损失。而叔无孙的回答却认为,戟就是戟,矛就是矛,失戟得矛,还是弥补不了戟的损失。可见,叔无孙的回答是着眼于“异”,他只是把“戟”和“矛”看作是两个不相容的对立关系概念,它们的外延是互相排斥的,因此不能互相代替。实际上戟和矛既有“同”的一面,又有“异”的一面。“同”的一面是两者的外延都被包含在“兵器”的外延之中,“异”的一面是两者的外延又是互相排斥的。这就是过路人和叔无孙的回答都有道理,然而又都带有片面性的原因所在。

另如战国时期著名诡辩家公孙龙提出一个“白马非马”的论题。这个不能成立的论题的逻辑错误在于:“白马”和“马”是两个从属关系的概念,“马”是包含“白马”的属概念,“白马”是被“马”包含的种概念。“马”和“白马”这两个概念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相异的一面。说“白马”不等于“马”是对的,说“白马”不是“马”就不对了。如果白马不是马,那么黑马、黄马等其它颜色的马也都不是“马”了。这样,世界上也就没有“马”了。公孙龙抹杀了“马”和“白马”相同的一面,夸大了相异的一面,把本来是从属关系的两个概念硬给割裂开了,这无论在逻辑上或在哲学上,都是错误的。

总之,了解和应用概念之间在外延方面的六种基本关系,对于全面明确概念以及进一步理解判断、推理、证明、思维规律等诸方面的逻辑知识都是有帮助的。

评论

  • 小星星:文彩秀麗,描寫生動,非常好。
    回复2012-08-02 20:42
  • 舒炼:舒炼拜读!问好!
    回复2012-08-03 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