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浇灌梦中的“橄榄树”

2008-12-22 12:30 | 作者:╃.喜儿 | 散文吧首发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流浪远方流浪↓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

为了山间清流的小溪↓

为了宽阔的草原↓

流浪远方流浪↓

还有还有↓

为了中的橄榄树橄榄树……”

很喜欢三毛的《橄榄树》,记得她自己是这样评价的:“橄榄树不是代表和平,那是一个人一生的追寻,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梦。”橄榄树就是三毛追逐的梦想。她的一生是绚烂的。梦想的追逐与绽放,都是她生命里最华美的乐章。“我做任何事都是用生命去做。”正如她自己所说,她是这样一个作家—一个用生命去创作的作家。

三毛的创作有着浓厚的主观意向性和“自叙传”的色彩,她把一己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很自然地融进她的众多“故事”之中。在她的眼中,少女的迷茫与感伤、撒哈拉的壮阔与美丽、异域风情的神秘与追求以及自己与丈夫荷西的真挚情都是她笔下美丽动人的故事。

季不再来

在早年的《雨季不再来》集子中,收录了《惑》、《秋恋》、《月河》、《一个星期一的早晨》等早期作品。这一时期的作品数量不多,尚带有青期的迷惘、阴郁、晦涩、矛盾甚至不无病态的心理投影,但它却是三毛日后从事文学创作的必不可缺的“练笔”阶段。作者多愁善感的性格及其情感世界的丰富细腻、微妙敏锐,已在这些作品中初步显露出来。正如后来三毛自己所说这“代表了一个少女成长的过程和感受。它也许在技巧上不成熟,在思想上流于迷惘和伤感;但它的确是一个过去的我,一个跟今日健康进取的三毛有很大的不同的二毛”。那个年少忧郁女孩正在慢慢成大,直到她遇见了自己最美丽爱情与撒哈拉。

生命的华彩乐章

当黄昏的落日把无边的沙漠染成凄迷的血红色,沙漠毫无顾及地涌到三毛的面前,她热情地走进了它的怀抱。迎接她的除了这广阔的大漠,还有她深爱的荷西。然而,这大漠里不仅仅拥有那迷人的神秘与美丽,也还有沙漠那呜咽的悲风和哭泣的骆驼。《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记》、《哭泣的骆驼》、《温柔的》等集子里,三毛用心灵抒写着异域的独特风情与自己浪漫热烈的沙漠爱情。沙漠的结婚、旅行、洗澡,一切生活内容都是她故事里的趣事。

在无尽的沙漠里,三毛快乐到当荷西的“守望的天使”;她看着热爱生命,勇于“再寻找幸福”的老艾力克和老安妮,感受着美丽的人生;她为哑奴的命运而愤怒,看着哑奴的身影消失在夕阳里,“我的泪,像小河一样的流满了面颊”。

在她的笔触里,流动着的文字就是一曲曲牵动人心的音乐。美丽的、哀婉的、奇特的、有趣的,珍珠般缀起了她的沙漠之梦。于是,在她的世界里,没有花,没有树,没有绿色的大漠上,天空在她的眼中燃烧,夜晚的星空近乎纯净,一切似乎触手可及。这是她梦中的撒哈拉啊!她挚爱的撒哈拉,她的另一个爱人!

梦里花落知多少

我想起那个男孩子的爱情,想起马德里的那个夜,一个男孩在雪地上奔跑的身影,十八岁的荷西,一边回头,一边喊着:“Echo再见!Echo再见!”六年后的重逢,他们的爱情之花盛开在了熟悉的马德里。然而,大西洋的海水无情的湮没了她深爱的荷西。那一刻,她的世界一片黑暗。三毛坐在地上,荷西安眠在她的身边。她双手环抱着十字架,她的手指,一遍一遍轻轻划过荷西的名字,心里说着:荷西,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

在逝去爱情的日子里,三毛的眼里写满了哀伤,点点滴滴,诉说着她对荷西的思念回忆孤单与流浪,三毛的心再也停不下来……

三毛说:“我写的都是记录性的,我只写自己的故事。”是的,故事里我们看见那个潇洒浪漫、机智风趣而又充满好奇、渴望冒险、不无任性的“我”,那个喜欢拣破烂儿的、把大笔金钱藏在枕头套里拎在手上的、自开沙漠中的“中国饭店”请荷西吃“雨”(粉丝)、甚至用指甲油给沙漠居民补牙齿的活泼的“我”,那个为荷西的死肝肠寸断的“我”,无数个“我”成了三毛的“故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于是,在她的作品中,几乎每一篇中都有“我”的足迹。“我”的身影,“我”的表演,“我”的倾诉,读者在这里就可以便看见生活中真实的作家三毛。强烈的自我叙述是三毛“故事”的鲜明特色,但是,她文章中的情节起伏曲折也给读者带来了深深的感染性。

三毛虽离开我们了,但她这朵顽强绽放在撒哈拉上的奇葩,至今还是令多少人难忘的梦里落花。告别的时候,没有太多伤痛,“如果选择了自己结束生命这条路,你们也要想得明白,因为在我,那将是一个幸福的归宿”。她走向了她深爱的荷西,我想,她离开的时候应该是幸福的。佛说:这样离开的孩子不会变天使。但是,在我的心里,三毛永远是最美丽的天使。含着泪,却依然幸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