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丈母娘“阿姆”

2008-12-13 12:04 | 作者:二楞子 | 散文吧首发

最近,内人说她的二姐夫变了,不见了以前对着二姐颐指气使的样子,现在终日乐呵呵的很好讲话。我所知道的连襟他是一家中日合资企业的CEO,在家中也是老板脾气,而二姐对自己的丈夫可真是好的没话说。从二姐身上,能看到我丈母娘的影子。

我是在84年经人介绍与现在的妻子认识的,当我第一次“上门”,就受到丈母娘一家的热情接待,事后才知道,我已事先在暗中被她娘家人认可了。之后的二十多年,他们一家给我的感觉就是自己的家。

丈母娘祖籍宁波。在上海的宁波人给人的总体印象是精致、细腻。从事的行业不是铜匠、钳工,就是做西服的裁缝。在生活中重规矩,摆讲究。吃饭时餐桌上摆放的菜都是很精致的一小碟一小碟。这些都是揶揄宁波人的话语。但我婚后的二十多年却从没有感受到这些带来的拘束,而是感觉到丈母娘一家的融融暖意。

我认识妻子时丈母娘已五十五左右,牙齿全掉完,见人总是笑得合不拢嘴的样子,一口宁波乡音。她的声誉波及四邻,因她的四个孩子全叫她阿姆,所以街坊邻居全都叫她“宁波阿姆”,每天上午七、八点钟,她拎着沉甸甸篮子买菜回家,路上总能遇见熟人并热情地攀谈一会儿,十几分钟的路程,往往要走个把钟头才能到家。常常邻家的菜买回来就赶去上班,她便帮助拣完了等他们下班送过去,谁家的孩子需要临时看一下,阿姆家就是最好的临时托儿所。

阿姆家的饭桌,端上来的菜有点像北方人(我没有去过北方,想象吧),平时的菜碗总是装得尖尖的。孩子出生后,阿姆为我们带三年,我们就在阿姆处搭伙三年,她大姐三口因无房也长期搭伙,二姐住房动迁,一家三口临时搭伙近二年,加上她舅子一家三口,下班时间不一,她不会让人饿着肚子等,而是到点就开饭,晚到的晚吃,但菜永远是满满的,如果不够,就会另炒。她自己则永远是最后一个吃。而且总是将小孩子吃剩下的饭菜归归拢,自己划拉着就算吃过了。直至我们的住房解决后渐渐散去,从未听到一句怨言,哪怕是一句重话都未曾说过。

带孩子是阿姆的拿手,她本人生育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子女的子女也都是她带大的。再吵的孩子,经她的手,吃饭时就吃饭,睡觉时睡觉,平时还不生病。她对孩子的付出,令我们做后辈的感叹不已:比如我的孩子出生不久,浑身长满脓胞疮,又疼又痒,小孩只几个月,只会哭闹,晚怕哭声吵了邻居,阿姆就抱在手里哄着睡,坐在小凳上,累极了靠在墙上闭一会儿眼。她对其他孩子也是一样,所以以前邻居家因为工作关系,没时间带孩子,就交给阿姆,甚至阿姆带过的孩子自己有了孩子还是要她带。将孩子交给阿姆,父母就放心,只是她老人家太溺爱孩子,我们有时开玩笑地说,孩子都给你带“坏”了。但孩子们对外婆的感情却是最真挚的,稍大后回到父母那里,休息时最开心的事就是上外婆家,到了外婆家,眉开眼笑的外婆总是穿的冷不冷啊,今天想吃什么啊等问个不停,孩子却早已自顾自地玩开了。

阿姆是这一家的主心骨,女儿有心事、受委屈,都要向阿姆倾诉,哪怕被她老人家数落,她的房间是小辈们的心理归宿。但天没长眼,06年的4月起,阿姆人开始消瘦,对食物没有胃口,女儿带着上医院做检查,是晚期胃癌。突如其来的坏消息,使一家人措手不及,茫然没了头绪,不知道今后怎么办。

阿姆从5月确诊患胃癌,到11月5日仙逝,一直坦然面对,让我们体会了真正的坚强。根据她当时的年龄,医生建议保守疗法,但做了一次化疗之后,她就放弃了,大姐将她接到自己家静养。她非常豁达地说,75岁,死不遗憾了,不用再多吃苦头。她甚至早早安排好了自己的后事,并嘱咐儿女绝对不要铺张。在以后的日子里,也从未见她有过痛苦的样子,平时总是静静地坐在一边,能吃就勉强吃一些,有时吃了就吐,吐了就再少吃些。到后来几乎连水都喝不进了,我们每次去看她时捏捏她松弛的皮包着骨的手臂,她只是说,吃不下了,嘴里嚼着都是泥土的味。看着那无望的样,女儿忍不住背着她流泪

转眼,最不愿看到的一天来到了,11月4日傍晚,姐妹都聚在大姐家,厨房的灯突然不明不白地坏了,不祥的预兆使大家心都提着,只是装着没事一样,有一句没一句地瞎聊,阿姆斜倚在床上,静静地听着。过了八点就紧催着我们回家。不知为什么,那晚我妻子“赖”在大姐家没回,到第二天凌晨4点多,老人家预感到自己的大限来临,叫女儿把她送进附近的医院,到医院后没多久就走了。可以说直至最后一夜,阿姆仍是家中的精神支柱。

一般我的博文都能在一二个小时内完成,唯独这篇,想起岳母大人,她的形象太鲜活了,事情太多了,一下子全涌上来,不知从何处下键,所以写了二天。但她对我们小辈的恩情却是再怎样也是写不完的,今天这些也只能聊表感恩之心。

评论

  • 听雨:顶,想起了自己的妈妈
    回复2009-08-21 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