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儿子碰杯

2008-11-02 21:23 | 作者:郭桂杰 | 散文吧首发

与 儿 子 碰 杯郭桂杰 周末读初一的儿子回到家,和以往一样急切地给我汇报在校一周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儿子很委屈地说:“爸,学校让给地震灾区捐款,每个学生至少要捐10元,我把剩下的15元都捐了,可是有的同学说我是出风头。”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强烈地震后,全国人民都在捐款捐物,爸爸妈妈也捐了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嘛!”我赶紧肯定地说,“你做的对,这说明你是有心的孩子。” 儿子得到了安慰,又兴奋地说:“爸爸,第二件事你会更高兴,我这次月考进入全班前10名。” “哦!这两件事都值得祝贺,明天我带你下馆子,以资鼓励。”我说。 “谢谢!谢谢!谢谢!”儿子急不可待地问:“为什么不今天去啊?” 我诡秘地说:“爸爸今天没有时间。” 第二天我们一家三人来到就近的餐厅,点菜点酒。十三岁的儿子面对这样奢侈的消费,有的只是尽情享受和故作潇洒。我说,爸爸的童年里从来没有见过这些东西,最早的记忆是吃红高粱,然后吃玉米面,再后来吃玉米面掺白面时间较长。儿子不解地说:“一定很好吃吧?!” 那是父辈们生活艰辛的诠释,也是人生苦难的经历。就如四川灾区的孩子们一样,突如其来的灾难给他们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人生苦难的阴影。有时苦难能够释放出一种超乎寻常的力量,成为人生最珍贵的拥有。 妻和儿子面面相觑。我感慨地说,今年是我的本命年今天是我三十六岁的生日,我没有感受到多少生日的快乐,更多的却是生活的责任、事业的艰辛。妻有所感悟地说:“儿子,快祝爸爸生日快乐。” “爸爸,我祝你生日快乐。”儿子煞有介事地举起杯子。 “你知道什么是爸爸最大的快乐吗?”儿子无语。我只得自问自答:“儿子每取得任何小小的进步就是爸爸最大的快乐。” “妈妈学习不好就得下工厂干活,爸爸学习好就坐办公室。儿子一定要好好学习,否则真对不住父母。”妻也随声附和起来。 我们让儿子汇报读初中一年来的感受,儿子竟然用“苦乐交织”一词来形容。儿子说,以后会用自己的努力挣很多的钱,报答父母照顾好父母的晚年生活。儿子这些带有“羊羔跪乳”、“乌鸦反哺”传统美德的思想,更多是他的奶奶爷爷、姥姥姥爷教育的结果。 我言传身教式的给儿子讲述自己铭记于心的岁月。十八岁的我在大学、军人梦、作家梦支离破碎后,只身一人来到这个满目疮痍的小城,在全县经济效益最好、生产规模最大的纺织企业当了一名车间工人。因为一点可怜的写作特长,很快被选调到厂办公室做信息宣传工作。我很看重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依靠自己的勤奋开创性地打开了企业宣传工作的新局面。到九十年代末,如地震一样的灾难不期而至,这个辉煌一时的国有企业经受不住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严重亏损而宣告破产。我那些一起工作和生活了十年之久的工友们、朋友们、兄弟姐妹们,流着眼泪离开这个奉献了青、付出了心血的企业,或自谋职业、或调离工作、或下岗失业。我被借调到政府机关做文秘工作,一干就是五年。在我们这个国度里自古以来就把人的身份划分成三六九等,因为是借调无论你如何努力工作,政府衙门里也不会容纳一名企业职工的。曹芹感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我深深感受到了依靠写作生存的疲倦和伤憾。我写了一篇《不想再写》的文章后,决定弃文从商,改变一种生活方式,后来受聘到一家公司任副总,生活才峰回路转并小有收获。 妻说:“你十八岁来这里是一个人,第二个十八岁成了三个人啦!收获不小了。”是啊!在第二个十八岁里,我娶妻生子、我自考大专毕业、我加入了省作协圆了“作家梦”、我入了党、我从一线职工到政府文秘再到公司高管。虽然人生并不精彩,但也很多彩。人生能有几个十八岁呢?何况我年近不惑已是“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了。 儿子听的有些不耐烦地说:“爸爸,我祝你生日快乐了,你也得祝福儿子什么吧!我们好干一杯啊!” “我祝你一生平安。”我与儿子碰了一下杯,一饮而进好痛快。我告诉儿子,爸爸不求你高官厚禄、不求你飞黄腾达、不求你财运亨通、不求你名扬四海,只祈祷你一生平平安安。爸爸从前吃了很多苦,为了你不和爸爸一样再吃苦,爸爸愿意继续吃苦。父母不需要你报答什么,只希望你能照顾好自己,能够独立生存就是爸爸最大地愿望。 我知道儿子还不能完全听懂我说的话,不会十分理解我的心情,但是和儿子在一起,我没有了面对员工和客商时的刚毅、沉着和伪装,感情却到了最脆弱的边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