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山

2012-02-12 16:57 | 作者:张志阳 | 散文吧首发

在四川盆地东部的丘陵地区,有一座新建的县城——射洪县。射洪县位于涪江边。沿江而上,有一座水电站,建成也不过几年。过了水电站,一条长龙似的河堤位于河的左岸,河堤左边就是射洪的老县城——金华镇。河堤成了金华镇的屏障。河堤起于水电站,四五公里长,尽头就是金华山。金华山与河两岸的群山比起来,其实并不算高,就是一小山丘,不大不小的山体与河堤组合,正像巨龙一般。山上的钟声犹如巨龙的一声声长吟。

金华山是个道观,愈有一千五百年历史,香火旺盛,信众众多,每到过节尤其是过年时候,更是人山人海,黑压压的人群如潮水一般,顺着石阶涌上山去。石阶有多少?老道士说有365阶,取意于一阶代表一天。爬一次,就代表走过了一年。在外闯荡的本地人年年都会来金华山祭拜,祈求平安。一代人接一代人。不变的石阶见证了不知多少代人的更换。

石阶穿过苍老的树林,向上来到一大门,门叫南天门,气势雄伟,门顶悬着“涪江保障”金字大匾。门后,走廊两边,分别供奉着三尊天兵,寓意由天兵守卫着南天门。过了走廊,是一块平地,面积不大,却是金华山主要焚香的地方。平地正中及稍右处放着两个巨大的香炉,最右边有一座两人高的用于烧纸和放火炮的塔。白天,平地上白烟四起,漂浮翻腾,犹如仙界的雾霭。巧妙的安排赋予了金华山神圣的气息。

从塔再往右就是陡崖,陡崖下就是涪江。陡崖边有一条石刻得巨龙,作为护栏。石龙通向山顶的广场,在这里只能神龙见尾不见首。石龙与通往广场的青石路并行,在路的左边,庙宇依着山势串联而上。第一间庙宇是老君阁。

在老君阁,打卦、求签的人很多。卦是由树根或者竹根制成的两个半月形,签则是由竹片制成。其实,中国人用来预测命运的卜筮用具还有很多,如铜钱、罗盘、龟壳、汉字、星象。无论用什么,占卜出来的结果无非两样:好卦或坏卦。当是好卦时,占卜人自然高兴,对前途充满希望。如遇坏卦,占卜人就得求道师指点了,出点“功德”,经道师祷告、做法,于是,占卜人对未来也没有了担忧。求卦,不是求个光明的前程,而是求个积极的心态。

过了老君阁,依次是东岳殿、药王殿。之后,就到了山顶的广场。广场的右上角就是石龙护栏的头。龙头被漆成了金色,安详庄重。虽说是护栏,但确也有“藏龙”之意了。广场中央有一根4米多高的铁柱。铁柱下半部有一小洞,差不多刚能放进手指。据说只要用手指在洞内摸一摸,再在自己身体不舒服的地方摸摸,就能去病去痛。即使身体没有不自在的地方,摸一摸也能预防。这吸引了不少的人来试,洞内也因此变得很光滑。正对广场,横着一排庙宇,有三间殿,从左至右依次是三清殿、财神殿、祖师殿。气势雄伟,是金华山规模最大的建筑。祖师殿后是玉皇楼所在的小院。

玉皇楼为三层塔式结构,是金华山最高建筑,象征皇权至高无上。房顶如长剑一般直指蓝天。院子里有两株古柏,苍老雄健。古柏下是几块石碑,刻着“道的十大特征的释义”,站在碑前观看、参悟的人很多。抬头望,“藏经阁”三字位于祖师殿后的阁楼的屋檐下,正对着玉皇楼。如果把这个院子看作一个龙案,那么两株古柏就如蜡烛,古碑就是公文,藏经阁就是皇帝的书架。这样的安排可能是当时百姓心中的好皇帝的体现——日理万机,励精图治。这样的标准似乎有点过分,皇帝也是人,这样做,不累驾崩了么?其实,不会的,中国古人认为当皇帝也是需要技巧。皇帝用不着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只要学会了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使智者尽奇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那么他就算当好了皇帝。尽豫游之乐,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也是可以的。可惜的是,大多数皇帝做后者心有余而做前者力不足。

玉皇楼背后的山势如竖放的马鞍,两头高中间低。树木茂密,树顶常栖息着许多白鹤。当它们群飞而起,盘旋在金华山顶时,如一片片祥云。鞍中间陡崖处,有一块石碑,题着杜甫的诗——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蚕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颠,澹然川谷开。雷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风为我起,激烈伤雄才。鞍的另一头,就是远近闻名的陈子昂读书台。

陈子昂字伯玉,唐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杰出却失意的政治家。犹如他的身世一般,他的书堂也神奇般地坐落在了帝王殿宇的身后。虽在后山,读书台却也自成一家。整个山丘被朱红的砖墙围着,正门前的石阶下供奉着香火,高香烧了一排。石阶两旁以长青灌木为底,红色灌木为颜料,书写着“文宗”二字。登上石阶,穿过庄严地正门,院内景色变得清幽,没有了烟火,没有了喧嚣。低矮的青瓦走廊顺着围墙从两边通向后院。院子中间的走廊通向古朴的木质房。房内正中间是一尊陈子昂大理石塑像。头戴垂着两大耳朵的唐式官帽,右手放于腹前,左手背在身后,仰首挺胸,傲然挺拔。左右墙壁挂着卷轴,以图文的形式介绍了陈子昂的一生经历。豪迈、悲怆的气息充满了屋子。屋后是中院,院中有一亭,亭内是一尊陈子昂手持毛笔,伏案写作的塑像。亭内外挂满了锦旗,这些都是高考中第的考生的还愿。过了中院,从亭后的屋子旁的侧门进去,就到了后院。后院比前院、中院都要大。大树参天、绿草铺地。左边是陈子昂作品陈列室。右上角是明远亭,顾名思议,站在这里是能见奇景象的。平展展的江水从隐约的山间悄悄而来,如温柔的女子。两岸翠绿的田地犹如粗壮的汉子,他们依偎着,傻笑的傻笑、娇羞的娇羞。远处的群山则躲在白茫茫的雾气中偷看。江的左岸不远处有一村落,叫“书台乡”,江对岸的另一村落叫“伯玉乡”。它们的取名都与陈子昂相关。两乡同属金华的辖区。

“武东乡”是金华镇的另一个辖区,为陈子昂故里。其故里后有一座山,名叫“将军碑”。传说当年武三思密令县令段简陷害陈子昂。陈子昂被下狱,后来,武则天惜才,于是命一将军前来接陈子昂回京。但不曾料想的是,段简因对陈子昂心生嫉恨,尽然买通陈子昂的嫂嫂,施用诡计,害死了陈子昂。将军自觉失职,自杀了,被葬在这里。于是后人就将山名叫将军碑,以彰其品行。与此相反的是,传说段简变成了一块臭石头,只要一敲击,就会发出阵阵恶臭,寓意其遗臭万年。现今这石头正放在读书台后院一不起眼的角落。

翻过将军碑,山的另一边有一条山沟,过了沟又是一座山,山名叫“书包顶”。传说是陈子昂把书堆于此而形成的。听说后来在这山上挖到过古书,但一经发现,就被抢光了,现在不知下落。又传说陈子昂不仅读书多,而且读书声音大。他在读书台读书,远在北京都能听见。我怎么知道这些传说的呢?因为笔者的家就在将军碑与书包顶之间的山沟中。小时候,长辈们常给我将这些故事。虽说是传说,却在当地人心中深深地扎上了根,成了鞭策的动力。父亲就常逼着我早上起来读书,这是我最不愿意的,特别是天,外面雾茫茫的一片,又冷又湿。所以我一般窝在床上读书。天蒙蒙亮的时候,读书声就响彻山沟了。是山沟中的一些孩子走到自家的院子开始读书了。他们都希望将来这响彻山沟的读书声也能传到北京。

翻过书包顶,有一山坳,地名叫陈家沟。据说这里姓陈的人都是陈子昂的后人,至今不少人的家里正门内还供奉着“海内文宗”。出了山坳,顺着沟走,就到了“伯玉乡”。河的对面就是金华山。

过去,没有修水电站的时候,隔江望去,一个“魁”字赫然立在金华山的崖壁上。据说,当年武则天办诗会,陈子昂夺得魁首。家乡人觉得这也是他们的骄傲,于是题了这么一个高5米、宽4。5米的“魁”字,以此纪念。现在有了水电站,水位上涨,但字幸好没有被淹没,只不过要走到山脚下的水泥砌成的巨大的“龙船”上才能看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