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商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016-12-23 10:08 | 作者:星红 | 散文吧首发

任升

悠悠几千年发展,陕西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中心,而陕商(秦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陕商,中国历史的商业巨人,垄断中国东西部贸易长达500多年。诚实守信,奋志经营,迎难而上,顽强拼搏,富而不奢,既是创业精神,又是陕西精神。陕西商人“蹚古道”意义深远,许多古老动人的经商故事,让人难以忘怀的古道热肠,需要我们去挖掘。陕西商人主要有三大历史贡献,一是“丝绸之路”,与中外商人开辟通往世界的商业大道;二是陕康藏茶马古道之行,民间称为“蹚古道”;三是走西口,陕北民歌《走西口》家喻户晓。这些经商活动,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民族间的融合,对稳定边疆、开发边疆意义重大。除此之外,陕商还去长江以南地区、宁、甘肃、新疆、河南等东西部地区做生意,有的甚止走出国门。

一、“蹚古道”简介

陕西人、山西人、河北人去蒙古高原谋生称为走西口;山东人、直隶人去东北谋生称为闯关东;陕西人、四川人去康定周围地区及其国外做茶马盐生意称为蹚古道。

“蹚古道”即陕康藏茶马古道,近年来又被学术界称为西南丝绸之路,主要由陕西商人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形成。

(一)“蹚古道”产生的历史条件。

1、推动“蹚古道”产生的历史动力。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2年,张骞出使西域(今阿富汗、伊朗等地),见到了四川蜀布等中国产品,张骞很惊讶,这些商品从何地而来?打听后得知,是西域国家从印度进口而来,原来,印度人与四川商人很早就从事贸易活动了,汉武帝了解情况后,决定打通从长安到印度的官道,西南丝绸之路官道由此产生,民间称为“蹚古道”。

2、汉藏茶马交易开始。陕西商人在去国外的途中,经过藏区时,发现藏族同胞喜食茶叶,藏族同胞长期食用奶酪、牛羊肉等食品,燥热难消化,需要茶叶帮助消化。藏族同胞很少吃菜,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缺少,身体乏力,而饮茶是补充食物所缺的维生素的最好办法。汉唐时,为了加强军事力量,需要大量的马匹,一方需要马,一方需要茶叶,优势互补,引起了汉王朝的高度重视,茶马交易开始。

3、茶马交易发展壮大。藏商翻过静宁山来到康定地区,陕商和川商从内地涌入康定地区,打破了“汉不入番,番不入汉”的壁垒。文成公主入藏后,带去了茶叶等物品,普通藏民也了解到茶叶的重要作用,交易量开始加大,到了明朝,茶马交易进入鼎盛时期。

(二)西南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由于官方和陕西商人的参与,西南丝绸之路由四川商人与国外的民间交易上升为官方交易。

1、分类。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主要有四条通道。“西北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既陕康藏茶马古道——蹚古道,“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茶马古道主线有三条: 第一条是陕甘茶马古道,是中国内地茶叶西行并换回马匹的主道;第二条是陕康藏茶马古道(蹚古道),川康茶马古道是其一部分,主要是陕西人开辟的;第三条滇藏茶马古道。

2、“西南丝绸之路”(蹚古道)路线。在中国境内由三大干线组成,主线全长6000多公里。 一条是以西安到成都再到印度的山道崎岖的“西南丝绸之路”:既陕康藏茶马古道——蹚古道,陕商由“秦蜀古道”,即从长安出发,分别通过长安子午峪、户县涝浴、周至黑峪口、周至辛口、骆峪口的傥骆古道、眉县的褒斜道、宝鸡陈仓道(故道)到达汉中,走向康定等地或国外,因是在古道之间来回走,“趟”是次数之意,称为“趟古道”,“趟”还包含有踩山踩水路、试探、随大家一起之意,“趟”的异体字是“蹚”,所以书面上写为“蹚古道”,这条路线通向东南亚、南亚、中亚、欧洲国家,这是西南丝绸之路的主线,是陕西商人和四川商人行走的路线;另一条是从成都南出发,经宜宾、曲靖、昆明、楚雄,是四川商人行走的主线;上述两条路线大理汇合后西行,经漾濞、永平、保山、腾冲出缅甸,从保山至缅甸段称为“永昌道”。

3、丝茶之路。确切的说,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应该称为丝茶之路。茶马古道的最早提法是在1990年。陕康藏茶马古道也是近年的提法,而在明朝时,民间就把去康定一带(甚止走出国外)的丝茶交易称为蹚古道。

4、“蹚古道”陕商活动范围。陕商主要在康定及其周围经商,康定有藏族同胞,所以,陕康藏茶马古道中的这个“藏”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西藏,它所指的范围很广,是大藏区,包括西藏,云南、四川、青海等地的一部分。

康定是一个重要地点,一部分陕商在这里向西走向西藏,向西南走向云南,去云南方向的陕商很多。国内的经商侧重于茶马交易,出国则成了丝绸之路。

二、茶马交易的发展

康定商人主要来自陕西、四川、云南等省,陕商进入最早,经济实力最雄厚,陕商踩出了通向西南的茶马古道官道,称为蹚古道。

(一)、康定市场的形成。康定地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汉藏交易的最佳地点。到了元朝,康定还是一片荒凉之地,当时的市场只在中午前后进行二、三个小时,很快就结束了。

(二)、陕商锅庄。随着茶叶的需求量逐渐增大,来回奔走已不适应商业形势的发展了,需要在康定长期定居下来。陕商到达康定后,支起锅做饭,藏族同胞商人、外地商人都来批发茶叶,一是可以买到鲜茶,二是刚来的人不知行情,可以买个好价钱,后来在有锅的地方成了市场,陕商修建了避风的围墙,在四周建了房屋,中间空地成了茶马等交换的地方,我们把有人居住的地方叫村庄,陕商思念家乡,就称之为锅庄。后来藏族同胞为了交易方便,自己建起了锅庄,男人在外进货,由女人在锅庄打理,还兴起了锅庄舞。折多河为来康定的人们提供了优质的生活用水,很快,来康定定居的人越来越多。

(三)、庄家的来历。康定古称打箭炉,康定本地人将外地商人称为炉客,陕商中有的男人比较弱,老婆也跟了出来,以前妇女地位低,女人在外不叫名字,而是在姓后带一个“家”字,比如姓刘的女人叫刘家,姓胡的女人被叫做胡家,这种称呼从古代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因为这个称呼和锅庄,藏族同胞称陕西商人为庄家,因为善于经营,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庄家逐渐成了有钱有势、说话一言九鼎、左右局势等的代名词。

现在我们在一些娱乐场合还能听到庄家,庄家这一称呼在各行各业影响深远,在麻将场上,说“谁坐庄,谁是庄家。”在赌博场上,发牌的人被称为庄家,庄家制定规则等等。

(四)、陕西商人在藏区贸易量巨大。随着康定城的兴起,以康定为中心向周围扩展。明朝时有数百万斤茶叶贩运(从陕南到四川康定一带),到清朝时达到了数千万吨。康定城内陕西商号达80余家,店铺挨店铺,形成一条特殊街道―“老陕街。流动的陕西商贩多到难以计数,《明太祖实录》(卷251)记载:“秦蜀之茶,自碉门、黎、雅抵朵甘、乌思藏,五千余里皆用之。其地之人不可一日无此。”足以说明当时茶叶需求量之大,范围之广。《西藏纪程》提到打箭炉,说到:西安做买卖人在此甚多。1935《西藏概况》呈文:老陕不至,草亦不生。民国《经济年鉴》:陕人康地,多半孑然一身,数年之后,即成富商。康定逐渐发展成为边茶贸易的中心。

(五)、汉藏交易的茶叶来源。

1、就近采购茶叶。茶叶来源的渠道很多,在康定周围购买茶叶,可以节约许多成本,雅安茶叶质量稳定,陕西商人主要采购雅安茶叶。

2、从陕西带来茶叶。由于茶叶交易量很大,雅安的茶叶数量有限,加之,由于个别地区的茶叶质量不稳定,影响到茶马交易和政府收入,明政府实行严格的茶叶管制政策,限制个别地区茶叶进入市场,一般跨区交易要经过政府同意,陕西商人还得从陕西运输茶叶到藏区,“蹚古道”可以跨区贩运茶叶。陕西茶叶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陕南茶。陕西南部属汉水流域,是古老的巴蜀茶区,《华阳国志》记载,3000余年前,陕南的巴人就栽植茶树,饮用茶叶,是中国茶叶原生地和茶文化发祥地。明朝时,陕南是全国茶叶的主产地之一,质优价好,陕南茶富含硒,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利,表现明显,深受藏族同胞的喜。二是南方茶。在湖南安化等地收购茶叶,运至泾阳,加工成便于运输的砖茶。砖茶的产生使陕西商人降低了运输成本,增加了商品数量。便于携带的特点使藏族同胞很快接受了这一新的茶叶样式。

(六)、茶马交易与官方管制。茶叶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可以为王朝换回战略物资-马匹,二是掌握了茶叶,可以控制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宋代以后,各朝为了谋取暴利,决定茶叶由官方经营,不允许私人贩卖茶叶。明初时,蹚古道市场就已经非常繁荣了,以康定为中心的茶叶市场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巨额利润无法阻止川陕商人的经商脚步,私茶贩卖盛行,气愤的朱元璋颁布了《茶马法》,严厉处罚贩卖私茶者。并在云南西部、四川西部、陕西至青海地区都设有茶马司,专门主管经营茶叶和马匹交换的贸易。《明史列传第九》:“安庆公主,宁国公主妹。洪武十四年下嫁欧阳伦。伦颇不法。洪武末,茶禁方严,数遣私人贩茶出境,所至绎骚,虽大吏不敢问。有家奴周保者尤横,辄呼有司科民车至数十辆。过河巡检司,擅捶辱司吏。吏不堪,以闻。帝大怒,赐伦死,保等皆伏诛。 洪武三十年(即公元1397年),朱元璋派女婿欧阳伦以陕西布政司的大吏的身份,出使川陕两省,严查私茶贩卖者。不料想,财富吸引了欧阳伦,他带头贩卖私茶,在陕西蓝田县河桥巡检司,纵容手下殴打茶叶官员,朱元璋一气之下杀了女婿。 而在北部,明政府严禁对蒙古人茶叶贸易,直接间接导致茶叶战争发生。茶叶的重要作用关系到国计民生,国防安全。

(七)、行政管理。茶马交易的影响波及到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引起了统治阶级的高度重视,清代雍正七年(1729年)设置打箭炉厅,屯兵戍守。民国28年(1939年),设置西康省,管辖地主要为现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攀枝花市、雅安市及西藏东部昌都地区、林芝地区等。解放后,铁路、公路等交通、物流的发展,茶叶直接进入家门口,康定不再是茶叶贸易中心,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三、陕商在茶马交易中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清未时,英国等侵略者想以印茶代替陕南茶、川茶,借此把西藏从祖国分裂出去。但是藏族群众不认可印茶,使侵略者的险恶图谋落空。茶马交易以“锅庄”为媒介,茶马经济将汉藏两族群众牢固的结合在一起,稳定了边疆,发展了边疆,意义重大。陕商的贡献功不可没。

从世界闻名的“丝绸之路”开启至明清时代,陕西各族商人走出省门、国门,他们对世界经济繁荣、文化交融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陕西商帮”不畏途中艰险、土匪盛行的恶劣环境,“陕西愣娃”以“干肉水囊老羊皮,骏马快刀英雄胆”的壮士豪气,一辈辈顽强地经商,“人硬、货硬、性格硬”的关陕商贾默默无闻、踏踏实实的创业,“陕西商帮”名扬国内外,创造出一个个商业奇迹,推动了东西部和中外商品文化的交流,对促进物流,商品交易,方便百姓生活,稳定边疆,开发边疆意义重大。

世人尽知 “走西口”和“闯关东”,风风火火的关陕商贾“蹚古道”,怎么就悄无声息地消失了呢?这是我们秦人的悲哀,这与陕西深厚的文化底蕴格格不入。    

关陕商贾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奋志经营,迎难而上,顽强拼搏,富而不奢的创业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尊重、学习和弘扬,希望关陕文化能偏重于商业,激励关陕商贾谱写新的商业篇章。

我们现在需要评论小说、影视、论文等表现思想积极向上、弘扬主旋律的作品,展现陕商的历史往事,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还原陕西商帮真实的历史面目,使陕商公正仁义、宽怀大度、淡泊名利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达到整个社会尊商,爱商,重商、融商的效果,激发下岗工人、自主择业的大学生、无业人员等人群勤劳致富的积极性,从而带动良好的社会风气。

注:以上资料来自:

1、《蹚古道》,2013年3月西安出版社 作者:任升。

2、《陕商三部曲》,作者:任升。

3、《陕西交通报》2013年6月刊登《浅谈陕商“蹚古道”》作者:任升。

4、freaaaqq(任升百度帐号)在百度百科上编辑的资料。

5、任升的博客

任升:男,大学文化,陕西周至人,考录为国家公务员,西安市第二届签约作家。著有陕商三部曲:《蹚古道》、《党家大院》、《丝绸之路》等。

研究方向:陕商

通讯地址:西安市周至县党校 700400 任升

电话:13572913857

Qq:79133371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