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谈秦腔改革

2016-08-02 16:21 | 作者:曹新友 | 散文吧首发

我对秦腔戏既不会唱,也不会拉,同时,我对秦腔戏也不是怎么听,很少去剧院看秦腔戏。但我生活在秦腔戏的社会氛围里,常常在路边或公园耳边响起秦腔声韵。我也关注秦腔戏和仰慕秦腔演员,虽然不怎么爱听,却因为身边许多亲朋好友都喜欢谈论,所以我也就喜欢秦腔的故事和秦腔人。

这些年来,我看到秦腔戏每况愈下,县级的秦腔剧团基本都解散了,西安仅有的几个剧团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现在农村自乐班倒是还有一定市场,但也是观众寥寥无几,为红白喜事凑个热闹。为什么秦腔这一古老的剧中这样萧瑟呢,让我说就是不能与时俱进,落后于时代,凭着吃老本。照这样趋势下去,要不了30年,秦腔可能就销声匿迹了,可能就要退出了戏剧舞台。

秦腔的出路在改革。

一、改革剧本。秦腔所演的剧目数以万计,1958年挖掘整理的统计仅存约3000多本。这些剧目主要以反映历史事件的悲剧、正剧居多,表现民间生活、婚姻爱情的剧目有占有一定比例。历史剧多是取才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说部中的英雄传奇或悲剧故事,其中三国戏有108个,杨家将戏有85个。其他题材还有神话、民间故事和各种公案戏。辛亥革命后,西安易俗社30多位剧作家共编辑出了550多个剧本,些剧目中,《三回头》、《三滴血》、《夺锦楼》、《双锦衣》、《软玉屏》、《柜中缘》、《小姑贤》、《庚娘传》、《韩宝英》等成为经常上演的保留剧目。另外,在革命边区也涌现出了一批秦腔现代戏剧作家,创作剧本计有200多个,其中以马建翎成就最高,代表剧目有《血泪仇》、《一家人》、《穷人恨》等等。这些剧本都远离了时代,远离了我们的生活,和当下的现实社会格格不入。一部分农村老人根本看不懂剧情,而是听秦腔戏的音韵。中青年人特别是城市人基本不看也不听秦腔戏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创作一些与现代生活紧密的好剧本。这些剧本必须来源于现在的生活,又高于现在的生活。让剧情拉住观众,把观众融入剧情,通过剧情寓教于乐。

二、改革唱腔。秦腔唱腔包括“板路”和“彩腔”两部分,每部分均有欢音和苦音之分。苦音腔最能代表秦腔特色,深沉哀婉、慷慨激越,适合表现悲愤、怀念、凄哀的感情;欢音腔欢乐、明快、刚健、有力,擅长表现喜悦、欢快、爽朗的感情。板路有〔二六板〕、〔慢板〕、〔箭板〕、〔二倒板〕、〔带板〕、〔滚板〕等六类基本板式。彩腔,俗称二音,音高八度,多用在人物感情激荡、剧情发展起伏跌宕之处。分慢板腔、二倒板腔、代板腔和垫板腔等四类。凡属板式唱腔,均用真嗓;凡属彩腔,均用假嗓。秦腔之所以发源西北,盛行西北,最主要的是与西北的方言有关,特别是陕西关中方言就是秦腔的基础。所以,陕西及西北五省人都喜欢秦腔。但是,解放后推广了普通话,特别是近年西北人重视了普通话的运用,这就和秦腔戏脱节了。城市年轻人都是普通话,所以就根本听不进去秦腔戏,他们以普听话为基础最喜欢流行歌曲。秦腔唱腔改革就要符合这个潮流,把秦腔生、冷、硬的唱法进行改革,朝着现代音乐潮流靠拢。这才是秦腔唱腔的出路,使更多的现代人喜欢听喜欢唱。

三、改革自乐班。自乐班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票友下海,几个人,不需舞台灯光,伴着铿锵锣鼓几件简单的乐器便可演绎人间悲欢,在西安沿着城墙根走一圈,随处可见。作为一种在关中农村很常见的民间娱乐组织,自乐班主要是唱秦腔戏。在城墙根下听自乐班,天作幕布地为台,无拘无束。唱戏的投入,听戏的也投入。唱者多为关中汉子,方面阔口,状极威武。提袍抖袖,大吼大唱,一条嗓音破空飞去,撞在城墙上,踅回来,声犹震耳。秦腔自乐班,演员即观众,观众即演员。秦腔是三秦大地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当地人个个都会唱几句,村村都有"自乐班",逢年过节,便是村民过戏瘾的最好时光。现在我们感觉县城省城的大剧团演习很少,农村自乐班水平太低。要满足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提高自乐班的水平很有必要。政府适当给自乐班一定的经济扶持,开辟一些自乐班活动的场地,秦腔艺人也对自乐班进行艺术指导,提高他们的艺术水准。特别是支持他们自编自演身边人身边事,弘扬时代正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