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秋月

2016-02-24 22:29 | 作者:三生雪 | 散文吧首发

我是在洞庭湖边长大的,家在离岳阳楼景区没多远的地方。 小时候经常去湖边,那里在很久很久以前是个义渡,义渡和官渡不同,是民间集资建立,设立渡口,渡船,以便南北游客商客往来,和沈从文《边城》里面写的渡口性质相似。唐代张说和李白曾在这里游山观湖。“津头人唤渡,小艇绕前横。红粉扶双浆,风飘一叶轻。”撑船女子驾着船轻盈的在湖面往来,渡口人来人往,让人不禁想到城郭,酒旗,车马,水村渔肆的炊烟绘成的《清明上河图》一角。现在这里没有义渡的一丝痕迹,连船都没有几艘。不过在我小的时候,那个时候那一带还没有禁止捕捞,在我印象当中湖边有很多渔船,是那种乌篷船,远远看去很古老,在港口里停靠连成一片,好像一个独立的世界,船上的人在那里生活,生活做饭,袅袅炊烟,仿佛从来不下船。

在长沙读书的第一年秋,中秋节前后我回了一趟家,借此机会,我再次来到湖边。原来连成片的船现在只剩下寥寥几艘,仿佛被人废弃,只留下斑驳的船身沉在湖边。看不见当年围湖捕鱼,渔网林立,长天落日,平湖万里,渔船往来的盛景。虽也是夕阳西下,只看得到堤岸上的芳草凄凄,只幸得沙鸥几只,盘旋在沙洲之上,形成了另一派风景。这沙洲涨水时无路可达是长满柳树的小岛,退水时是两边可达洲心的沙洲。沙洲上有一处四角亭,两边坐在其长椅上,看秋天洞庭的落日,长天万里无云,洞庭万顷如熔金,顿觉宠辱皆忘,心境辽阔,好不快哉。直至落日沉于湖底,才发觉天色已晚,幕降临。

岳阳楼景区以北,到洞庭大之间是数公里大堤。岸上人家,数盏灯光,狗吠声寥寥,湖边芦苇丛生,湖水拍打堤岸的声音不绝于耳,连同那难闻的鱼腥味是这里入夜之后独特的风景,寂寥安祥的岸边生活意境。洞庭大桥上的灯光一直延伸到十多公里的对岸,桥下巨大的桥墩落于湖底,比其他的桥的桥底显得空阔幽冥。桥边是长长的亭榭,是仿汉的,白玉的护栏,汉朝的纹路,亭榭靠岸曲折狭长,扶栏长望洞庭,这时中秋的圆月已经升至洞庭湖上空的当中,”秋月一天白“明月下的洞庭表里澄澈,悠悠万里,静静的月影如同一面光洁的玉璧。正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月旁的薄云时而散开,时而凝聚,渐渐的以皎洁的圆月为中心形成了一层层的同心圆,一直延至天际,这时感觉天际辽阔。”素月分,银河共影“满天的星宿这时也更显得明朗。在这洞庭之上,使观月之人有”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空间宏大的想象。相比曹操诗歌中的意境想比,没有他的怒涛卷霜,这里只有湖面的平静,平静得使人陶醉,不知不觉会将人带到宋朝时的岳阳看到千年前在这洞庭湖畔,这皓月之下渔歌互答的盛景。躺在亭榭中长椅上,看着身旁的美景,让人不愿离去,心绪随这明月飘浮于八百里洞庭之上,仿佛自己正驾着三万顷玉鉴琼田著成的一叶扁舟,提着一盏仅照得见舟身四周的渔灯,时而绕着君山岛看着山岛竦峙和斑竹茂林一圈一圈,时而西行至西洞庭,皓月之下那里青草百里,儿栖息于此。时而在沧溟空阔洞庭孤光自照,尽挹西风,不知东方既白。细斟东方北斗,顿觉万象都为之洞庭宾客。扣舷独读吟,不知今夕何夕。 想来自古到今,描写这里诗歌有不下千百首,也是后来才知此景为潇湘八景之一的洞庭秋月夜。悠然心会,其妙处难与君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