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英魂

2011-08-30 21:24 | 作者:水畔 | 散文吧首发

辛亥烟云定,有多少中华情。低头不吟,可时不时会去想,到底是谁奏响了这一革命前奏的烈曲。

旧历三月二十九日下午五时许,总督衙门附近杂乱的一阵未持续多久的枪声,引起了一阵躁乱。当时的人并没有真正的知道这真枪声来的原因,也不知道它会带来多大的影响。只知道这一年是辛亥年。也正是这阵枪声,历史记住了一个人——林觉民。

初来福州时,在公交车上看到一尊雕像立在闽江边。林觉民三个字从眼前闪过,一次小小的错过,那时还我不知道那是哪个时代的先驱者。也不知道为什么大家要这样的纪念他,后来再经过的时候,我再也不敢放肆。

《辛亥年的枪声》中说,“如果不是历史凑巧提供一个高度,即使一个人愿意自己生命燃成一把火炬,照亮的可能仅仅是鼻子底下的一个极其微小的旮旯”。在辛亥年中国经历了太多太多,风云变幻,天云变色。中国不再是以前的中国。林觉民身陷历史的漩涡,种种重大的局势判断有些像轮盘赌,他把自己的所有筹码都押在革命上。林觉民坚信不疑,靠着一种理论,几场骚乱,若干激动人心的口号,还有报纸、杂志和传单,可这一切真的可以足够说明一个朝代即将土崩瓦解吗?我无法理解,没有答案。

他义无反顾地将自己的生命押在这个结论之上——林觉民决定用一副柔弱的肩膀拱翻一个王朝的江山。抱定一种坚定的态度,“不成功,便成仁。”他完全明白代价是什么。起义前3天的晚,林觉民与同盟会的两个会员投宿香港的滨江楼。那个夜晚,江畔的虫儿吟鸣时断时续。当同行的人熟睡时,他独自在灯前给嗣父和妻子写下诀别书。一个敢于惊扰大清王朝的区区书生,他却有着军人的气魄,一身的热血,将自己的所有都压在了这场很难胜利的战争上。《秉父书》曰:“不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搁笔仰天长叹。白发人送黑发人,心碎的是白发人;可是,自古忠孝难以两全,饱读圣贤书的嗣父分辨得出孰轻孰重。这也是中华民族的‘大义’。林觉民的《与妻书》写在一方手帕上,“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当写下这句话时林觉民一定很是的心酸难抑。孤影幢幢,几声哽咽,忍着就要流下的泪水“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里面包含林觉民对陈意映的无尽深情。一个铁骨铮铮的男儿,也会有眷顾儿女私情的时候,特别是自己的真。诀别书字字句句感人肺腑,令人潸然泪下。随着一颗子弹飞过,他当即扑倒在了地上,但他仍强忍着身体的剧痛,咬着牙关撑起满是鲜血的身躯,丝毫不向敌人低头,他顽强的意志震撼人心。最终,他牺牲了,但他的灵魂永不灭,他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活在时代的记忆里。

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不能缺少林觉民的,就像历史的中国也不能缺少辛亥革命。我相信,从林觉民第一次慷慨激昂地演讲时起,他就注定要为革命熔化。他走了,每一步,他都走得那样坚定;每一步,他都走得如此豪迈。虽然,那一颗子弹,夺走了他的命,却夺不走他的心,因为他的心永远放在革命、国家的那里,也放在嗣父、陈意映那儿。

他想和意映相忘于时间里。希望陈意映能忘掉他,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可只有谈何容易,对于自己深爱的丈夫慷慨为国赴死,自己又该当如何。一对深深相恋的人,承受的不只是简单的失去的痛苦,更多是相思的煎熬。虽然他们没有梁祝那样的化蝶而飞,但也有过海誓山盟的承诺,两年后意映也相思抑郁而终。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到处都是浓得化不开的真情,缠绵悱恻而又充满激情,充满凛然正气,为国捐躯的激情与对爱妻的深情两相交融、相互辉映,叫人断肠落泪,而又撼人魂魄、令人感奋。

林觉民“以天下人为念”、不惜抛却儿女情长、置生死于度外、舍身参加革命的坚决与执著,以及他对爱妻的留恋与不舍。眼看就要踏上凶险之路,和自己的亲人永别,再坚强的人也难免心碎肠折。林觉民也同样是肉身凡胎,有着七情六欲、儿女情长,面对即将到来的生离死别、与爱妻慈父的永别,任他铁石心肠,也不可能不伤悲,不泪涌双眼?但他心里明白:没有国就没有家。一个腐败的清政府是无法支撑起有着亿万民众的国家的。他奋不顾身地投身革命,大义凛然地走向战场。

呕出了一腔的热血,内心一下子平静下来。生前身后的事俱已交割清楚,24岁的生命一夜之间完全成熟

文中多次写到“一身中山装的林觉民手执步枪腰别炸弹闯入广州总督衙门”,但这种描写不是为了大义凛然,豪气干云,一诺千金;仰天悲歌,击鼓笑骂;一剑封喉,血溅五步,的林觉民,要让我们看到的是福州人林觉民的豪侠之气,进而彰示出福州人的潜意识只是随手拿起一个生命像流星一般划过天界的顶天立地的福州男人。

作者南帆对这个烈士遗孀给予无限的同情和追念,他说:“革命的成功将归于众人共享,丧夫之痛却是由陈意映独吞。两年之后,这个女人还是被绵长不尽的思念噬穿、蛀空,抑郁而亡。”就像一对苦命的鸳鸯,一个死了,另一个也不会独活。或许死才是真正的解脱。一个是对革命和爱情的忠贞,另一个是对丈夫的痴情。

《辛亥年的枪声》让我看到了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一个响当当的英雄,一个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而舍身成仁的英雄。虽然“枪声并没有持续多久,但是,大清王朝的历史已经被打出了许多窟窿。”这是一种开创精神,他需要一种勇气。而这种创新的精神,打破陈规的勇气在我们这个时代也有着不可限量的作用。

在那血腥风的年代,林觉民这样的革命者满怀一腔爱国热诚,义无返顾地投入到革命的大熔炉里慷慨赴死。“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国家是一个民族兴旺发的载体,国不为国、家不为家,又怎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宏愿。正是那种强大的爱国精神铸就了他们不断前进的动力和大无畏的勇气。爱国,始终是一个任何时代都永恒不变的主题。也是我们永远不能放弃的责任

林觉民在革命到来时却要先亲人而去了,要把痛苦和悲伤留给他尊敬的父亲和至爱的妻子,他的泪和着笔墨流个不止。有诗云,“再多的难舍和舍得,有时候不得不舍……再难的追寻和遗弃,有时候不得不弃”。他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为了心中的那份先天下之忧而忧,为了荡然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从容就义。一年后,孙中山书“浩气长存”四字镌于黄花岗墓坊。虽然是简单的四个字,但那是对那牺牲的烈士的巨大的慰藉。死者已矣、生者犹存,当以死者之志为念,倍加努力。

看着“浩然之气”四个字,我突然想起“山登绝顶我为峰”话。这句原是泰山顶上的一副对联,另一联是“海到尽头天作岸”。这副对联是古代中国人对山峰的一种认识。“山登绝顶我为峰”讲的是山峰对自我的一种提升,我们凭借山峰的高度才能望云。林觉民有的正是这浩然之气。在当今物欲横流的年代,我们更需要勇气、需要这股浩然之气,以此提升我们人生的高度。这才是真正的人生追求。

在时代的长河中我们会错过的会很多,但应有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是不能错过的。作为辛亥革命的先驱,林觉民等人秉承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同时,又具备了时代的精神。完成了时代所赋予的任务。

辛亥革命不是一蹴而就的革命,它经过无数的中国仁人志士经过不断的努力才取得成功那个的,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有志青年不应想自己一夜暴富,因为真正的财富是靠自己慢慢积累的,靠自己的勤劳、坚忍不拔、几十年如一日得苦干而来的。辛亥革命研究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努力,我们应该保持这样一个优良的传统,这就是辛亥作风,也叫辛亥精神。

总想搁笔,确实在无法克制自己的感情,幻想自己也生活在他们的那个时代,跟他们一起为了革命,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不惧艰险的向前。

黄花岗的坟莹之间啾啾鬼鸣,议论的仍然是国事天下事。辛亥年的枪声,在中华民族的天空中会长久的震响,警示着每一个中华儿女“天下为公,家国为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