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风景独好

2013-08-03 11:12 | 作者:散文吧网友 | 散文吧首发

黎明破晓,一天的第一束光亮照在窗台上,驱走了逗留多时的雾,妈妈向邻居借来了三轮车,把东西放在车上,带着我便出发了。

不是去访客,也不是去集市,而是去邻村做麻糍和米糕。虽然现在生产力进步了,但是在农村还是少不了这样的地点。我想是因为她们都喜欢现做的吧。

制作麻糍和米糕也是一门技术活。看妈妈是在制作的前几天就像别人买了几十斤米,用畚斗装一些米,在一点点落在米筛上,每一次只落一点,然后拿起米筛慢慢地上下翻动,想要除去米中的杂质。光是这步,就花了妈妈好长时间,一天下来,腰酸背痛的。

米筛完之后就是洗米了。妈妈把米倒在洗衣服的盆子里,再倒入水,直至淹过米,用手捧起米,双手合在一起,互相摩搓。有时候搓着搓着米又掉回水中,之前的功夫就白费了,待所有的米都经过搓洗后,米是干净了,但水也变成白色了,看起来很浑浊,想必米是干净了,至少要洗两遍以上呢。听了妈妈的话,我很惊讶,不就洗米嘛,用得着大费周章吗?最后,米终于洗完了,可是妈妈的手却搓红了,我看着十分心疼。妈妈只是笑而不语,她把洗干净的米装在两个过腰的圆柱铁桶了,有倒满了水,浸了好几天,直到做麻糍当天。

这一天,妈妈很早就起来了,外面雾很大,妈妈浮在雾里。妈妈头上像是飘了一层细,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顺着妈妈倒水的姿势流下去。待到一切准备结束,我们就出发了。走到做麻糍和米糕的现场,虽然雾还弥漫着,气温也低,却被现场人们的吆喝声,放机器的嘟嘟声冲散了,突然感觉变温暖了。我跟妈妈来得并不算早,申请处早已站满了人,把登记的阿姨都围在了里面。我无心在那排队,眼珠溜了溜,溜向了周围,几乎每个人都跟妈妈一样,一辆 三轮车,两个大铁桶。

妈妈要先做米糕,做米糕分四个步骤。首先要称米的重量,再把它磨成粉,那个机器工作时声音很大。然后要把它放在蒸笼里烧。那个地方分成三排,每一排都有三个蒸笼。最后把蒸好的米粉放入另外一个机器。不一会儿,从机器的另外的小孔里一条白色的米糕弯来弯去,像一条白蛇。旁边的叔叔一把拽住它,一刀切下去,一快米糕就形成了。这还没呢,做米糕的人把它们放在畚斗上,搬到空地上,摆在竹筒上,在那晒一会,等米糕硬了便可收起来了。有些人为了防止米糕黏在一起,就用保鲜纸包了起来。

做麻糍却不是这样。麻糍要用糯米做,把糯米放在蒸笼里烧熟,便会传出一阵香味,引人发馋。然后叔叔们就把糯米放在石质的凹槽里,由另外一个身强力壮的叔叔用石捶敲打,石锤很重,糯米很黏。叔叔一下就砸下去,就好久收不回来。这时另外一个叔叔就会抹点水,石锤就出来了。有时候,捶地不够起劲,叔叔就喊口号了,有节奏的与其他声音一起敲打着人们的神经,捶地到位了,就把糯米扛到一块木板上,用长棍把它们碾平了,远看像一张被子,再洒上些碱,用刀切成一块块,也是等它硬了,就装起来。

做麻糍和米糕往往用到中午,人们来不及回家吃饭,却早有准备。她们拿出米糕和麻糍最后剩下的一点,撕成了两半,弄成嘴巴的形状,把红砂糖放在里面,咬一口,唇齿间漫着米香和甜味,享受无比。

这边,风景独好,印在人们的心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