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官论道

2013-05-22 11:43 | 作者:陕报冯琼 | 散文吧首发

廉洁奉公,惠政砺己、不求私欲的为官本色,乃是国盛之基,民之洪福也。德正则官道廉,德沦则官道腐。腐败之为,祸国殃民,人所痛之,清廉之官,乃人所戴,赞益千秋。从古到今,清明廉洁者有之,腐败奢靡者也云云。

在官场上,一个官员是否能够得到公众的拥护,主要因素在于;其在经济上是否清白,其的作为是否真正的在“为人民服务”。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对官员的考核准则是德重于才干。孔子曾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孔子主张以德取人,让有德之人官居高位。《尚书•咸有一德》言;“任官惟贤才,左右惟其人”。自古以来,“德才兼备”成为人们用人的理想标尺。如果一个官员才能虽然平庸,但是其有道德的操守,即便造福不了国与民,可也不会祸国殃民。而一个智能之官,一旦怀才不德,便是国与民的灾难,他们乱用职权,欺上瞒下、贪图享乐、追名逐利、谋取私欲,以非法的手段侵害老百姓的正当权益,甚至打压欺压百姓,让百姓有冤无处审,有苦没地方诉。如果对于这样的吏治腐败现象,得不到及时的整治和处理,这个政党就会因为这些“地方官老爷”而伤民心、失民心。顺之,社会就会引发动荡不安的因素,甚至直接危机到了政党江山的根基,哲言曾说,水亦能载舟,也能覆舟。历史证明,一切政权的更迭,都源于吏治的腐败。

道德——是每个人心中的一种自我行为约束的底线。这种底线对于官员来说,又多出了一层意义,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员,是社会道德的建设者,是政风、民风健康发展的推动者,因为他的一言一行都在以身作则,恪守其职,这种作为,从而潜移默化地教化和感化着周围的干部和老百姓。被誉为“青天”的宋代包拯,他给仁宗的奏疏《乞不用赃吏》中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在这个凡尘之世,每个人要生活下去,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欲望。但是,欲望多了大了,就要生贪心。一旦成为贪求私欲者,就会变成财欲、物欲、色欲、权欲的俘虏,越是贪,心就变得越大越狠,最终会因为欲壑难填,攫求无已,造成纵欲成灾。新中国成立后的胡长清,再后来的陈克杰,不就是两个鲜活的版本,终在贪污腐败,以权谋私中葬送了自己的一生。但是,腐败的下场,并没有完全惊醒后人,到目前为止,中国竟有多少大小贪官落了马,又有多少贪官,侥幸遁形法网,依然以一副自我感觉“良好”的模样,欺骗着宪政,欺骗着人民。熟知,正义在人间,公理在天下,犯下人民的罪,总会被法网而捞捕,总会得到人民的审判。民俗曾说;“若有不报,时候未到”,只不过来迟与来早罢了。

一个人官职的高不等于其高贵,一个人生活的贫穷不等于其卑贱,而是重在他的人品与职业道德的恪守方面。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将别人赠送的贵重玉璧退还之后,教育其女说;“壁贵在无暇,人也应如此”。明朝的监察御使于谦,拒绝幕僚劝他向上司赠礼后,亦秉笔赋诗明志:“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碍阎罗话长”。清代知县郑板恤民之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人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讲述了其为政的用心良苦。我们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周恩来总理,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事迹,被著名作家,人民日报前副总编梁衡的那篇名作《大无大有的周恩来》,将周总理高贵的品格剖析的淋漓至尽;文章写出周总理惊人的六无。一死不留灰,二生而无后,三官而不显,四党而不私,五劳而无怨,六去不留言。诠释了周恩来总理之所以这样感人至深,感人之久,正是他的这“六无”却变成了人们心中的“六有”,这“六有”似如汹涌澎湃的大浪,撞击和翻搅着人们的灵魂与思想。古人曾说:“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做一个清官不容易,对于手握权力的人来说,各种诱惑不会擦肩而过,而是常常会迎面而来,不期而至。但是,为官之道,立身之要,重在修身从善、洁身自好、守身无沾,君应熟知,“勿轻小事,小隙沉舟;勿轻小物,小虫毒身”。一个官员的道德之高,主要体现在;一捍卫在人民的利益至高无上中,二行动在人民的事无小事中,三思考在民之忧民之想民之急中,四私而不公,公而不私。一个政党的官员能永葆这样的官德,这个政党才能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才能在时代的风云变幻中与时俱进。

吏治清正,乃国运之昌,反之,吏治腐败,国运之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