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之韵——探访苏州园林,寻觅古老传承

2017-07-26 08:16 | 作者:乀芒菓° | 散文吧首发

苏之韵——探访苏州园林,寻觅古老传承

桂林山水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谈起苏州,就会情不自禁想起苏州园林,中国园林是世界造园之母,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次全体会议对苏州古典园林的评价。今年暑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之韵”团队来到了苏州,对苏州园林进行实地探访。

为了这次的调研活动,团队成员前期进行了近一个月的准备,确定调研的方向和问题。苏州的造园家运用独特的造园手法,在有限的空间里,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并用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和各式摆件等来反映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从而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使人“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艺术境地。世人作为它现时的保护者,管理者,既自豪无比但又倍感压力。苏州园林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在这个过程种无可避免的会受到破坏,其中既有自然灾害也有人为破坏。如今。不合理的开发,仍是一个严峻的问题,还有一些不文明的游园现象都威胁着苏州园林。

怀着一颗保护园林保护古典文化的心,“苏之韵”团队一行九人从南京坐火车来到了苏州,经过近两小时的奔波,成员们到达了此次行程的宾馆。在宾馆门口,成员们偶遇一位当地的老大爷,老大爷得知是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热情地跟大家交流起来,他从园林的介绍讲到园林的维护,从园林的社会价值讲到国际意义,他谈到园林的维护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政府合理规划与开发,园林部门的每日保养,游客文明游览,等等。老大爷的一番话让大家受益匪浅,他生在园林长在园林,从他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了他对园林的热已经根深蒂固,让成员们肃然起敬。

告别了老大爷,团队成员来到了苏州第一站——狮子林。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因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维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普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狮子林”。在狮子林里,成员积极调研,寻找到了许多园林不文明现象:在挂着请勿攀爬的牌子的假山石上随意攀爬,在贴着请勿投食的标签的池塘边喂鱼,随地乱扔的垃圾。园林不文明现象依旧存在。成员们在狮子林随机采访了几个游客,其中有一个在中国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外国友人,他的苏州园林的评价很高,当大家聊起园林维护的时候他表示非常愿意为园林的维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天下午我们来到苏州现存最大的古典园林——拙政园。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然而新的苏州博物馆的建立,却让这座古老建筑被割分了。在拙政园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博物馆的建立使得住宅区跟后花园分开,这对宗王府——拙政园这一完整的、宅园一体的文化古迹保护而言,无疑是遗迹重创,而且,其过程不可逆。在惋惜的同时我们不禁感慨当今园林保护的主要措施:保护其次,开发为主。这是主次颠倒的保护措施,我们的旅游开发已经影响到苏州园林的完整性真实性,现在我们看到的园林,都是经过“失味”的翻修改建,看起来美观,却处处都是铁钉玻璃钢筋混凝土,而不见往昔“小流水,红砖绿瓦”的江南温婉风情。

为此,团队成员来到了苏州园林的一个小园子——藕园。藕园较之其他拙政园留园之类的园林,规模较小,保留了建筑之初的原始建造。进去之后大家都很吃惊,在人烟稀少的偏僻小院里,墙上椅子上落着灰尘,墙皮脱落,无人打扫,还存在在石头上刻字现象。园林的保护并不只是针对著名的大园子,像这种小园子也应该重视起来。

苏州园林俨然成为了苏州的名片,对苏州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如何保护苏州园林是刻不容缓的问题。经过本次社会实践的调研走访,一些问题依然存在,游客不文明旅游现象,有关部门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宣传必不可少,行动自在人心,要想城市与古典文化共同发展,势必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苏州园林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在传承中将中国古典文化发扬光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