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藕人

2012-11-21 09:12 | 作者:雨雪2012 | 散文吧首发

当我们这些忙碌了一天的食客们在酒店、市品尝着藕加米、排骨藕汤、滑藕片、炸藕丸藕夹……这些美味时,可曾有人想到这些藕都是一群不为人知的挖藕人冒着寒从冰冷的泥巴中,用手刨出来的,又有几人晓得,藕香背后的几多辛劳。

据《本草纲目》记载,称藕为“灵根”,常常食用能“令人心欢”。但生藕性寒,甘凉入胃,有清热凉血作用。因而将藕略微焯一下,凉拌吃或直接生吃可医治热性病症,清烦热、止呕渴、开胃。莲藕煮熟后其性由凉变温,能促进食欲,是补脾、养胃、滋阴的佳品。它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动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淀粉含量也很丰富,熟后食用更有利于身体吸收,能补益气血,提高人体免疫力。

冬季是挖藕的最佳时节,如果不是为了挣钱养家,谁会愿意整天泡在泥地里。这些来自异乡的挖藕人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挖得多就挣得多,挖藕人在冰冷的藕田里,通常一站就是十个钟头,中午也不休息,他们趁着鲜藕上市的旺季,天天“泡”在藕塘里,指望多赚点工钱,寄回家去给双亲、娇妻和幼子补贴家用、改善生活

莲藕埋得深,通常在泥下半米的深处,也只有这样,藕才能长得又长有大,每每下藕塘挖藕,挖藕人都得被泥巴埋去大半个身子后才触及到根茎。他们双脚插在刺骨的冰水中,弯下身子面朝大地,十指深深地伸入淤泥,采挖出白脆嫩的莲藕,将一节节紧紧相连的莲藕掏出来,一手握住,一手顺着藕节挤掉淤泥,初步清洗后的莲藕被统一堆放在船上的筐中,然后,运到岸上,整整齐齐的码在前来拉藕的卡车里。挖藕既讲气力又讲技巧,先得用铲子(长方形的平铁板)把泥挖开,顺着有荷秆的地方铲下去,铲起一块块长条状的泥块堆在旁边后,才能找到下面的藕,然后双手伸进泥里把藕拉出来。拉的时候力气不能太大,太大了藕会断,太小了又拉不出来,藕是横在泥里的,因此,用力的分寸要把握好。铲泥的时候要看准,不能把藕铲断、挖破皮或者灌泥,否则就卖不了好价钱。而这,恰恰正是挖藕人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虽然现在的科技已经非常发达了,部分区域的挖藕作业已经可由人工操作高压水枪进行了,但由于考虑到容易伤到藕身,影响卖相、缩保存期,所以,人工挖掘一直无法被取代。

由于长时间的在藕田里站立着工作,挖了几十年藕的工人们都有着统一的“职业手型”:手指骨节向外暴长,格外突兀,指甲四周的缝隙里嵌着一圈永远洗不掉的黑泥,满手都是厚厚的茧子和伤痕,而且几乎无一例外地患上了非常严重的风湿病。

挖藕人常说:“如果藕能卖个好价钱,情愿天气再冷一些”。因为天气越冷,吃藕的人越多,价钱嘛自然也就越高。吃藕容易挖藕难,正是有了这些挖藕人在泥水中不停地采掘,数以吨记的莲藕才能走进千家万户、走向全国各地百姓的餐桌。谁知盘中藕,片片皆辛苦。让我们记住这些可又可敬的挖藕人吧。(王乾)

评论

  • 夏亦云:杜甫忧心的事,千百年来一直是这样的,不曾改变也无法改变 但求马列共产主义真实现
    回复2012-11-21 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