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之间

2012-06-13 21:22 | 作者:老丁 | 散文吧首发

见惯了生死的场面,对于生的喜悦与死的无奈还是会动容,生死只是一瞬,但死亡是个过程,再坚强的人,在死亡面前都是无能为力的抗争,除了接受,没有别的出路。死对于活着的人才有意义,会伤心,会不舍,会迷茫,有时也是对相互的一种解脱。死的人闭上眼一了百了,活的人还要打起精神活下去,在赌物思人时会悲从中来。昨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活着的时候,我们会忽视自己的人,或者没有用心呵护,等到失去后追悔莫及,这是人之常情。 如果能够寿终正寝,溘然而逝,应该是神仙的境界。大部分的人在死前都会在医院缠绵病床,认命的看着自己一天比一天衰弱,奇怪的是所有的人都心照不宣,却避而不谈死亡这件事,连身后事都高深莫测,探口风如打太极,也许是我们对死过于避讳,仔细想想,实在是自欺欺人。如果死前开诚布公讨论自己喜欢的墓葬方式,将家事交代清楚,把自己身前想达成的愿望一一实现,让自己走的无牵无挂,会让活着的人心理安慰许多,不会抱憾终生。

其实人如果想到自己会死去,会更加珍惜自己生的时光,对于人事会更豁达更宽容,想一想自己会尘归尘土归土,什么都带不走,还有什么看不开的呢?死是对生的激励,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好好享受月秋华,,家人朋友的情分,是这世上磨灭不了的,毕竟再回首也是红尘万丈,前世今生。与其天人两隔时追悔莫及,不如将每一天的日子过的甜蜜醉人。

死之前是人最没有形象的时候,如果能有尊严的死去,是对人的最大尊重,也是对生命的虔诚。但是在医院各种仪器的临终抢救,其实对于无可挽回的死亡,是没有必要的,但确实是对家人情绪的缓冲,表示大家都尽力了。理性的面对死亡,让人能安详平静的死去,对于中国人来说,近乎奢侈,在医院,死前兵荒马乱的抢救,对于资源真的是极大的浪费。我们对于生过于贪恋,对于死也不忍放手。

对于安乐死,我是举双手赞成的。有些疾病将人折磨的生不如死,或者只是痛苦的延续,如果能够让人处于无痛状态,应该是非常人道的。但是国内目前为止,对于晚期癌症的人,根本做不到无痛状态。一方面是观念问题,痛了才给病人用药,另一方面是医疗体系的不健全,大部分病人因为钱的关系只能在家奄奄一息,煎熬着全家的神经。我一直觉得,如果一个人在神志清醒的情况下,对于无法治愈的疾病,是有权利决定自己的生命的,选择权是自己的事,同意安乐死是对自己最负责的方式,最起码是比较积极的方式,减少了很多痛苦。不知在中国什么时候才能合法化。总比病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只好用自杀的方式了结生命好。

死是生的延续与升华,我死的时候会不会有这样的从容呢?

评论

  • 森林:去年,我母亲因为癌症去世了,对于你这篇文章,我感同身受。“死是生的延续与升华”,真的希望是这样。
    回复2012-06-15 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