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困惑

2008-11-07 16:00 | 作者:渊源 | 散文吧首发

前几天去看望正在读高二女儿。

那天晚上,本来应该正在上晚自习的女儿9点不到就气鼓鼓地回家了,平常应该到10:30分才回来的。

“怎么提前回来了?”

“我们那个班主任语文老师,我看着她就反感,特没劲!”

“怎么对老师反感呢?”

“她给我小鞋穿,找茬让我难堪!”

“有什么原因吗?”

“还不是那个成语‘颐指气使’的事。”

这事女儿跟我说起过。老师在课堂上把成语“颐指气使”说成了“颐使气指”,率真的女儿在课堂上对此提出质疑,说出了正确的字序,老师的脸色当时就不好看,以后就老是找事训斥女儿,而且一训就四、五分钟。

“一个同学在课堂上找我说话,开始我不理她,后来实没法就答了一下腔。老师明明看到是她找我说话的,偏偏针对我骂了十几分钟。这人真变态!”女儿红着眼愤愤地说。

我了解我的女儿,她是一个率真的人,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在小学的时候,英语老师把“Pig”(猪)读成“派格”,女儿也是当场大声说“老师读错了”。

今年我们筹办毕业二十年同学会,由我撰写邀请函,她对其中的“似火流年”提出了质疑,认为应该是“似水流年”,她的理由是因为“火”不能流动,“流年”就不能用“火”来表达。

尽管她的理由在许多时候是不一定正确,但这种敢于质疑的精神我们是不是应该保护并加以鼓励呢?

处于高中时代孩子应该还是单纯的,他们没有被世俗的观念和虚伪的人际关系所异化。在他们的眼里,世界还是真诚的,天空是明净的。如果现实一旦刺破了他们想,说真话,我真的很担心他们对待这个世界将会怎样的一种态度,对于失去质疑能力和质疑动力的学生,我们怎能期待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这就涉及到教育的问题。有人说,应试教育、听话教育、保姆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三大弊端。

现在,整个教育不是以孩子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中心,孩子作为教育的主体从来不是教育的中心。我国的教育先驱陶行知先生对中国的教育体制的批评一针见血:中国没有“学校”,只有“教校”——何等深刻!何等可悲!不是一切围绕孩子的需要与发展进行;而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教师代表着强大的、统一的、从整体需要出发的教化要求,从教材到教育方式都千篇一律。教师说的都金科玉律,学生只能毫无保留地接收,不能有任何疑问。试问这样的教育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呢?我认为,这种教育只能培养出有基础知识和模仿能力但缺乏独立创造精神的人;这种教育严重削弱了全民族的批判怀疑精神、创造竞争精神;这种教育消灭了学生的主动精神,埋葬了自由论辩空气;这种教育难得培养出才华横溢的人。现代的知识分子是战国时代的几万倍,但有多少人能达到那时人们普遍的自由创造精神?怎能再现那时“百家争鸣”的壮观场面?

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敢于质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人类的宝贵品质,因为问题是科学发现的前提,是新思想诞生的曙光,是创新精神的萌芽。强调质疑能力的培养不但促使人们不断发现问题,还会促使人们去解决问题,直至有新的发现。在此过程中,人们的多种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得以发展。

我们再也不需要听话教育和保姆教育了,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保护学生的质疑精神,才是我们教育的目标,才是教师的神圣职责

但愿我的女儿能永远保持说真话的品格和敢于质疑的精神。

评论

  • 一滴舒雨:这样素质的人也能当老师?真是对人类灵魂的一个侮辱。
    回复2008-12-15 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