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听雨

2011-09-19 16:50 | 作者:流川未济 | 散文吧首发

起风了,一阵比一阵大。风卷起落叶打着旋,无目的的于风中游走。从拥挤的公交车上透过迷蒙的雾看看外边的风景,成了一成不变的习惯。与其在拥挤中抱怨不能令彼此满意的素质,不如停下来,看看外边的景象,就当是缓和起伏不定的心绪吧。

走在风中,零星的雨点并不规则的随风落下,地面上参差的印迹蒙上了淡淡的微红色灰尘,渗透了风力与路灯交错形成的痕迹。每天必须看到的小菊花也蒙上了微弱的淡红色尘埃,比起雨后闪烁清新光泽的幽绿,每在这时它似乎总会带着成长中值得骄傲的凄楚深深掩映于翠绿之中。

还好成都的天气,见风的日子其实并不算多。总感觉起风的时候好像在反抗什么,难道是滴落在风尘外的雨声,还是一串摇曳在心田沉淀着的记忆?还记得以前和几位朋友讨论过时间回忆的关系。当时好像说,在记忆碎片中,由于常规性记忆的丧失,人变得不能把握从前,时性的记忆就像不断覆盖原来信息的剪切板,再也回不到初始,甚至连暂时的记忆也变得遥不可及。这似乎在说,我们只能把握当下。但当下呢,当回忆不再承载过去时,当下只是记忆中打马走过的风尘过客,一阵逗留也不会留下任何自然的痕迹。于是,我们不无遗憾的发现,到了这个份上,记忆将不再拥有未来的可能性了。就宛如迷蒙雨下昏暗的霓虹灯光,美的轻灵虚幻,若即若离。

忽然想起宋人蒋捷的词: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以前曾和不少朋友谈及这些词句,其中深意,当时只是以“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来理解,在这个起风下雨的日子,比起以前脆弱的刚强,现在却竟有了刚强的脆弱。有时候想,如果有一天真的到了“识尽愁滋味”后,在那个天凉如秋的晚还会不会有“欲说还休”的感叹。不过现在看来,对于日后的想法,可以无需预测找寻了。

关于个体生命时间的流逝,我们经常以悲剧般的沉郁与豪旷来书写性灵伸张的一面。也许对成都来讲,雨夜太多,层层低垂雨幕,便可以托举阵阵凉风,炎热季的雨夜会不失时机的带来特有的清凉。有句话,不是这样说么,“身住清凉世界,心归自在乾坤”。清凉世界里,清凉的可未必是都是温度,清凉与舒远必须联袂而来,从此住在心间,不会远去。

雨夜似乎是不太适合高谈阔论的,豪情壮志的年少轻扬在这时就必须宛转为三两人煮酒听雨,闲话人生。难得闲愁浮白,有了,就要珍惜。抓紧机会,操着酣熟的酒令高歌几曲。然后迈着微醉的脚步,踉踉跄跄上床,祝福自己今夜的雨声中让鼾声能在现实中恣意飞扬。

时常有这样的感受,雨夜的键盘轻抚,会不经意间流连于记忆,难得充分展望一下未来。所以,每逢雨夜开笔,老是让记忆牵连流泻的笔端。有时候宁愿燃一束烟,透过烟雾,抛却一时的激情豪华,默默地听听雨,然后带着细碎的雨声静静地入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