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奉献守边关

2015-04-20 18:59 | 作者:平安是福 | 散文吧首发

4月5日的清晨,托云牧场三连的办公室院内。随着一声嘹亮的哨声吹响,身着迷彩服的队伍迅速集结,民兵巡边队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巡边维稳执勤任务。

在托云牧场三个连队的边境线上,有这样一批人,他们皮肤黝黑,朴实憨厚,一年四季穿梭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边境线上,巍峨的山峦记载了他们的铮铮铁骨——他们就是护边员。爷爷护边,儿子护边,孙子护边……祖祖辈辈都坚守在边境线上,已经成为了当地柯尔克孜族牧民的传统。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国际形势起伏变幻,帕米尔高原处于我国反分裂和国际反恐斗争的前沿阵地,素有“兵团边陲第一连”之称的托云牧场三连,紧邻中吉边境中方的51号界碑,只有20多公里,边防任务相当繁重,由于边境线上气候恶劣、没通电,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他们通常住地窝子,靠烧牛粪取暖,过着放牧生活为祖国站岗放哨。在帕米尔高原漫长的边境线上,每座毡房就是一个固定的哨所,每个牧民就是一个流动的哨兵。在这里,兵团人成为前仆后继,永不换防的国土卫士。在这里,兵团人被称作“有生命的界碑”。

2004年从45团调来的三连连长何仁华,一到连队,他就到牧民家里挨家挨户了解民情,了解单位职工和边境线的情况。为了更好地完成兵团党委、三师、及托云牧场党委履行屯垦戍边维稳的神圣使命。他放弃了节假日与亲人团聚的日子,带着连队护边员,三人一组、五人成队组建了一支由柯尔克孜族为组体的巡边队。巡边员们各自在各自的牧点,一边放羊,一边巡逻,每月还要在连队固定两次的集体巡逻。季蚊虫肆虐,巡边时他们不得不用一块在柴油中浸过的纱布顶在头上,防止叮咬;季冰封路,长达半年,与世隔绝。由于巡边路线较长,他们揣上干粮上路,饿了啃几块干馕,渴了喝几口河水;有时气温常常降到零下40摄氏度,一之间大雪可以下到30公分,带的干馕冻得硬邦邦的,一咬一嘴冰碴子,他们就一口干馕一口雪地往下咽。何仁华经常一两个月才回家与家人团聚一次,过着两地分居的牛郎织女般的生活。

托云牧场的放牧点散落在大山深处的一线上,生活条件恶略。阿曼吐尔是三连巡边员的队长,由于人一直是慢性病,长年在外求医,女儿考上内初班,也在外地求学。家里负担很重。在山上由于没有自来水,为了解决吃饭的问题,他得花半天的时间到山下拉水,羊群喝水只能到河坝边饮水。由于海拔高,放牧点上无论是米饭还是面食都做不熟,他们就用火烧羊粪,中间将锅塞入火中,这样做出的馕又香又软,很好吃。在放牧的同时,阿曼吐尔依旧会观察周边的情况,履行好一个护边员的光荣使命。

和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篇高原的柯尔克孜族职工一样,不少外地来的大学生复员军人也在这里扎下了根。90后的小伙王俊,在帕米尔高原复原5年后,2012年通过兵团三五千工程来到三连,就留在这片雪域高原上,如今王俊已成为一名连长,还成了处理连队职工的日常事务的行家能手。

“无论是草场纠纷,还是邻里之间发生矛盾,在这里本来就因为比较偏远,有时电话也打不通,我们只能从连队骑上摩托车赶到山上,摩托车不能骑的地方,我们就徒步来到牧民家,解决牧民矛盾,争取把矛盾降到最低点。”王俊告诉我们说。在这里没有现代都市的繁华热闹,没有便捷的生活条件,喝的水要自己从河坝上提,吃的菜要自己动手做,这就是王俊的生活。然而王俊却说:“这些都不算什么,国家给了我们这么大的支持和关怀,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替党和人民守护好这些出外山口,绝对不能允许有一人一畜越过山口。当地柯尔克孜族人的干部职工对他们的信任和认可,祖国的安全和稳定就是对他们最大的褒奖。

在这十多年里,三连中吉边境中方的51号界碑处,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起人畜越境事件。

帕米尔高原漫长而寒冷的冬天,给边境守控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每逢大雪封山部队生活给养发生困难的时候,由何仁华带领的巡边队宁愿自己不吃不喝,让自己的牲畜挨饿,也要把最好的食物和草料送到部队。每当官兵巡逻路过牧民毡房的时候,他们都会像迎接亲人一样招待他们,自己睡地铺而让官兵睡最新的被褥。也正因为如此,守边护边员和拥军爱民的故事成为了传唱在帕米尔高原上的美丽佳话。

“海拔越高,生命和生存的价值越高,海拔越高,思想和精神的境界越高”这是我们这些人在连队干部笔记本中看到最多的两句话。在这里,我们不得不用流泪的目光仰望这些托云牧场铁骨铮铮的干部戍边人。

漫漫60年,岁月如歌。默默奉献守边关的巡边员、前仆后继的戍边故事说也说不完,如今他们仍意志坚定地戍守在帕米尔高原的祖国西部边陲边疆。他们从没有放弃过这份神圣的职业,依然长年累月固守在祖国的边境线上,成为了那里的“活界碑”。 这就是兵团人,这就是屯垦戍边的兵团人,这就是把祖国当父母亲一样的赤字兵团。

(通讯员陈玉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