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变奏曲说课稿(2篇)

2014-08-15 18:08 | 作者:黄小星 | 散文吧首发

星星变奏曲说课稿(篇1)

(一)说教材:

九年级的第一单元所选择的都是诗歌,都是由寻常的事物激起心灵之声,语言优美且贴近生活,容易激起学生的共鸣。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感知生活,并进而受到感染,从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使语文真正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学生最害怕的就是写作,长期以来,我们语文常把作文和课文分开来教,其实,在学习课文时,可以通过对文章的赏析,让学生具有初步欣赏文章的能力,掌握一些方法并用来指导写作,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乐于写作。

我的教学设想是:本单元共有4篇,分别是《沁园 》、《说》、《星星变奏曲》和《外国诗两首》。前两课是讲读课主要通过朗读指导训练,品味文中的语言充分感受作者的感情。后两课自读课,在前两课朗读训练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自主赏析课文,掌握诗中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表达与意象之间的关系,在赏析的基础上鉴赏名家的及同龄人的作品从而指导写作。

《星星变奏曲》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江河的一首重要诗作。这首诗在诗歌主题、创作手法和诗歌技艺方面都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全诗运用象征手法。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来展示现实与理想的背离,表现诗人对光明的渴求。

本文的语言清丽流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这些都很适合学生学习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第一,朗读课文,展开想象,领悟诗的思想内涵;第二,赏析课文,揣摩语言,在品味中享受审美乐趣,第三,感知诗中“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第四,学会比较阅读的方法,通过诗内物象的对比,理解诗歌主旨。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教会学生自己赏析文章,尤为重要,我把文章的重点定为两点: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品读欣赏文章。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和理解,掌握诗歌的主旨和感情。但是由于学生还是初中生,知识结构等还比较欠缺,为此,我把品读文章,体味文章的思想内涵(体悟“星星”的象征意义)作为本文的难点。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准备用指导朗读、合作探究、比较阅读等方法进行教学。

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而终于感情,文学家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中同样引起感情作用的,”因此教这篇文章时,要注意通过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使文章所描写的景物所倾吐的情和意,所阐述的哲理,叩击学生的心灵,引发共鸣。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必须打破那种“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从而完成赏析文章的教学目标。

除此之外,我还打算用进行比较阅读的方法,诗歌的上下节本身就是对比。

在教学中我准备用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手段加大课堂的容量,也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

(三)说学法

《纲要》明确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据此,我准备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程序设计:

首先,播放莫扎特欢溢童趣的钢琴名曲《小星星变奏曲》导入。

第二步,作者简介及朦胧诗的解说。

第三步,进行朗读感知,提出朗读应思考的问题。

星星变奏曲说课稿(篇2)

课程分析:

《星星变奏曲》是朦胧诗代表诗人江河的一首重要诗作。这首诗在诗歌主题、创作手法和诗歌技艺方面都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全诗运用象征手法,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展示现实与理想的背离,表现诗人对光明的渴求。这首诗意蕴丰富,学习本诗,重点是通过诵读,品析语言,体会诗歌意境,把握诗歌主旨。《星星变奏曲》是惟一一首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的朦胧诗,学会鉴赏本诗,对于理解、欣赏其他的朦胧有着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这是初中生第一次接触朦胧诗,学生对于朦胧诗的知识了解不多,因此,学习本诗前,可诱导有条件的学生查找关于“朦胧诗”的资料,了解朦胧诗产生的背景,将朦胧诗创作现象与社会整体环境相联系,为学生更好理解这首诗搭建丰富的知识平台。另外,这首诗借用了“变奏曲”这一音乐术语,委婉抒情,而学生的音乐知识有限,并不懂得“变奏曲”的含义。理解音乐术语“变奏曲”,又是理解这首诗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抒情这一创作手法的关键,因此,可通过播放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变奏曲,什么是变奏。

设计思路:

曾有人说过:学生的学习过程,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接受式,也不是以学生为太阳的纯粹发现式,而是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的主动探究式。实践也证明,并非教师教了,学生就能进步,而是学生真正学了,自身才能发展。这就表明:在教学系统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教是为了学,这是一切施教策略的第一要务。因此,教师的每个教学策略,不是以教为中心去设计教学过程,而是以学为主体去组织教学进程,既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实施教学的基本点,又使教师的引导作用成为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根本保证,两者的和谐统一,才能最优化的发挥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有言:“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善于把创设一种最佳的教学情境,作为自觉设计的产物,作为不可缺少的教学情意场,而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在诗歌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很重要。为此,教师引导学生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中,诗歌营造的意境中,通过学生反复诵读,来强化个人脑海中的诗歌形象。

在设计本课时,我更多地想到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也曾有人说:“语文教学要同现代化建设接轨,不能坐等,要主动,主动的去接轨。”电教多媒体是语文教学同现代化建设接轨的一个切入口,它为整体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加大语文教改的步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众所周知,电教多媒体是集声、像、文等于一体的现代化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增强学生对用文字符号记录的枯燥的课文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像,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强化了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一改教师牵着学生的思维走只改教法不改教学手段的课堂教学的故辙。

学习目标:

1、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

2、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3、揣摩语言,品味诗句的丰富内涵。

能力目标

1、体会诗歌的情景、意象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主旨。

2、揣摩语言,把握“星星”“诗”“蜜蜂”“晚上”“萤火虫”“春天”等形象的内涵,借助对这些形象的感悟,深入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感知“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德育目标:感受时代脉搏,体会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追求希望和光明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 :了解朦胧诗的审美特征,理解诗歌所寄托的诗人的理想和信念。

教学流程:

一、题解与导入

大家都学过著名诗人郭沫若写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写了热闹自由的天上街市,通过写牛郎织女的自由来往来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来学习《星星变奏曲》这一首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朦胧诗

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作者江河,是变革时代的中国新文学史上的“朦胧诗”运动的主将之一。

(放录音带)

三、读诗歌,整体感知、讨论

1、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

(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2、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

(都用“如果-----谁还需要---还会---”开头;从第五行看,有变化,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

四、问题研究

1、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这是借用音乐术语来说的,它提示这首诗是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

诗的上下两节结构相称,基本手法和用语相同或相近,有同样的韵律。但上下两节的情境,意味发生了变化,如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就不同了。(句式、词语)这种情形如同音乐,两段录音曲在保持基本轮廓的基础上出现一点变化。

2、诗中多用比喻,理解一些句的寓意:如:“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五、练习:根据练习三要求写几句诗。

练习二:

1、“柔软得像一片湖”,把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的美好感觉。

2、这是将“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形成类比联想,以想像中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景象与缀满繁星的景象类比,使人意会到令人向往的诗一般的生活境界。

3、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应考虑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一项成功的改革是以忽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让教师居高临下、成为课堂的主宰的。因此,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学习的发展观是新的教育形式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在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中也明确指出:“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进行学科课程教学的出发点、依据和最终归宿,是学科课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主体性的发展既是人的各种素质提高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目标。”

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在教读《星星变奏曲》时,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的“教”应该紧紧地围绕着学生的“学”,教学应让学生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主动探究。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时,应始终坚持在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贯穿三个贯穿要素。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主动探究知识的情意,让学生五官并用,全身心地“动”起来,在师与生,生与生多边的交流与反馈中,促进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脚踏实地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不能忽视三个层次要素,教师让学生在积极的探索、精心的研究中,获得事物的本质,更好地实现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自觉迁移、运用,从而体现教学的规律性和艺术性。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根据文本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方法。这是一首朦胧诗,在诗歌的教学中,学生只有反复诵读,才能走进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独特的魅力。在本节课中,我着重引导学生朗读,让他们在精心设计的朗读练习中,对诗歌产生情感共鸣,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除了通过诵读练习来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我还考虑到诗歌是文学,文学作品具有浓郁的艺术性,因此,教读诗歌,教师应注重营造情境氛围,让学生在情境中受到文学的滋养,并提高自己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怎样营造诗歌的情境氛围呢?我的体会是:(1)精心设计教师语言。教师用优美的语言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在美的语言激励下,心灵受到碰撞,自然而然进入作品所设置的情境。(2)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创设情境。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的教学设施、设备为创设情境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尤其是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更为语文教学提供了音画结合的新境界,人机互动的新天地。有了这些设备,更容易调动学生的情感,学生更容易入情入境。(3)创设问题情境。为了鼓励学生积极思维,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要点,设计独特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适时地激发学生灵感,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4)鼓励学生参与创设情境。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学生以己之情悟文之情,以文之情激己之情的重要手段。

在本节课中,教师是引导,学生是主体,教师把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作为自己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因此,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真正实现了教与学的和谐发展。不过,课堂上,教师营造的氛围还不够浓,学生体悟作者的心境还不够深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