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散记

2013-11-29 08:33 | 作者:我是郑韬 | 散文吧首发

29日,我校全体师生浩浩汤汤挺进雁荡山,虽然肩负着师生的安全重任,但内心还是多了一份惬意,毕竟雁荡之行终于如愿。

出发前的几天,我一直在了解雁荡山的历史和文化,等到了雁荡后才发现,所有的文字记载都苍白了,只有身临其境、置身其中,才能领略“鬼斧神工”、“造化钟神秀”等等词句的精妙。

浮影雁荡

进入雁荡山景区主景区,道路的两旁古木参天,群峰峥嵘,怪石嶙峋,洞幽泉清,不愧为“寰中绝胜”、“东南第一山”等美誉。导游介绍说,雁荡山是一座世界闻名的古火山,其独特的地形地貌源于一亿多年前的火山频繁剧烈运动,经长时间的断层、结理之后而演变形成。史载“岗顶有湖,芦苇丛生,结草为荡,秋雁宿之”,雁荡山也因而得名。

雁荡山开发始于唐,盛于宋。一千多年来,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雁荡山虽然未能在“五岳”中分得一席之地,踯躅在原始村野,倒也因此多了几份潇洒神韵。自古至今,雁荡山已被无数文人墨客的笔尖一再摹写,一再雕绘。据说最早叩问雁荡山之门的是南朝大诗人谢灵运,但他显然在云遮雾罩,乱石荆蔓挡道的“门”前望而却步。据考证,使雁荡山彰名于外的是唐代的三位僧人:一位是“花村山”之偈,率三百弟子飞锡龙湫而被后人奉为开山祖师的西域高僧诺巨那,一位是画《山川两戒图》留下“南戒尽于雁荡”之语的一行和尚,一位是写出脍炙人口的名句“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蒙蒙”的晚唐诗僧贯休。

据说雁荡的景致是不分秋的,山常青,水常绿,奇峰怪崖的山脉绵延百八十里,整整囊括了一百零二峰、六十一岩、四十六洞、二十六石、二十三瀑、十七潭、十三溪、十岭八谷、八七门、六坑四泉、四水二湖,无一不令人沉醉,最让人着迷的是那里奇秀的峰、怪异的洞、凌空的飞瀑、深幽的潭水,当然闻名遐迩的不仅仅是迷人的风景,伴随飘逸的还有久远的传说。

由于地处东南沿海,气温宜人,交通便利,所以游人香客众多,目前界定的已有灵峰、三折瀑、灵岩、大龙湫、雁湖、显胜门、仙桥、羊角洞八个各具特色的景区,都犹如一幅幅规模宏大的天然画卷,在云中雾里,气势磅礴。如果你有兴致的话,可以去“石门潭里把水嬉,天然图画拉家常”,泡一杯浓酽的云雾绿茶,细听龙湫的倾诉,陶醉于山水之乐中,定会流涟忘返。只可惜,行程匆匆,我未能体悟个中奥妙,甚是憾事,但愿还有机会再来,品茗把盏,赏奇山奇水。

名瀑龙湫

据说,在雁荡山众多的瀑布中,包括刚发现的118米高的隐珠瀑在内,共有23条瀑布,它们各具丰姿,处处异彩,其中有中折瀑的轻盈娇翠、“灵岩之花”小龙湫的坦荡雄劲、散水岩瀑布的潇洒绚丽、西石梁大瀑布落差160米的伟岸高峻……而最雄伟能称霸众瀑的要数落差高达197米的大龙湫瀑布。就是世界上的很多名瀑,如久负盛名的尼亚加拉瀑布,宽1200多米,却只有大龙湫四分之一的高度;誉满全球的维多利亚瀑布,宽近1800米,可落差仅及大龙湫的一半;当然,黄果树、天池虽宽,也是赶不上大龙湫高大的。

只可惜,适逢枯水期,大龙湫瀑布饮水量不足而变得娇羞含蓄,失却了“一水荡空,万古蒙蒙。非烟非雾,欲状难工。映日成虹,乘风为龙。晴雷震壑,天地动容。”的壮观恢宏。水量虽小,但也别有风韵。抬头仰望,瀑布之水翠珠般飘飘扬扬洒落下来,不到几丈,山风吹来,随之飘摇,景象万千,如雾、如粉、如,艳阳下细珠织虹,辉映得飞瀑流泉分外妖娆。见得水帘落于潭中,忽成一圆圈涟漪,似银环盘托而出,忽又身姿绸舞,似银龙嬉戏于碧水。可以想见,若逢暴雨过后天晴之日,可见磅礴之气势,硕大的水柱如狂龙怒吼,飞扑悬崖,轰然直捣潭中,沸腾四散,如落玉溅盘,骄蛮地横扫四周,荡然不见水性之温柔,让人难以近前,激起的阵阵狂风,响彻几里之外,此时的龙湫,应是神秘柔媚中透出一股刚劲。

难怪雁荡的开山鼻祖、唐代高僧阿罗汉诺讵那要在此抱膝观瀑,坐化归天;连徐霞客两次来 了都在这里“踞坐久之”,“坐而瞑”。可想而知,这景况之迷人的程度。

飞流是从连云嶂的一溜缺口凌空下泻的,四周无所傍依,只有大龙湫的强健雄悍、狂放无羁,让人一览无遗,颇有坦荡雄壮之感。其对面是挺拔壮观的一帆峰,瀑布后西面峭壁上有康有为等名流的题字,诸如“白龙飞下”、“千尺珠玑”、“缥缈空瀑”、“矫若游龙”,都是描绘大龙湫“惊涛一泻五千仞”之奇观的,也颇能让人浮想连篇。当你倾心这一切,流涟忘返的时候,尽可闭目凝神,心怀随之激荡,胸中似有千军万马驰骋纵横挥之欲出,虚癔幻象顿时消去,确属人生之胜境,难怪有诗题曰:“赏心最是大龙湫”。

若是游遍大江南北名山胜水的乾隆皇帝来此一游,定会禅封其为“天下第一瀑”,可惜当年的交通没有现在这么方便,大龙湫却还是以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高之飞瀑为世人所赞颂。

幽邃灵岩

灵岩是“雁荡三绝“之一。周围是群峰突兀,怪石峥嵘,漫步于林荫曲径之中,古柏参天,云杉蔽日。远看灵岩,天柱、展旗两峰相对,素有“南天门”之称,气势巍峨,似一柱擎天、旗立军门,还有一索飞渡其间;屏霞嶂后座于峡谷,搂危崖,拥绝壁,诸峰林立,连绵起伏;飞瀑小龙湫隐于斜侧里,因水量微小,只能隐约听到流泉溅玉之声。往近里走,是一幅“朝天鲤鱼听诗叟”的天然岩石图画:右边两条鲤鱼正跳着龙门,其神韵气色都为岩石表现得毕真,很有点灵气;再往前几步,是一个持杖赶路的老夫子;拐一个弯,便是诗叟抚琴吟唱,它们共同构成一幅立体画卷,令人赏心悦目。其绝妙之处在于整个的画面如人工精刻而成,连诗叟背上的琴囊、飘洒的衣袖、衣服上的皱褶都表现得很清晰。

灵岩寺掩映在硕大的银杏树丛中,飞檐翘出,一派静谧清幽的古刹境地,听说,到了周末时光,这里香客云集,善男信女膜跪大殿之上,云雾缭绕,天风徐来。幽谷间一线横堑两峰,六十多米长的空中飞渡是精彩绝伦,在数百米高的绳索上攀缘而过,玩耍杂技,时而表演几个翻筋斗、凌空展翅、倒挂金钩的花样,观众的唏嘘惊叹赞绝声,回荡于峰谷崖间。“天降神兵”节目是融合了当地人数千年来的生活本真,在二百六十米高的天柱峰顶沿着一根绳索悠然滑下,时而展翅飞翔,时而缩身荡跌劲踩崖壁,似雏鹰收翅降落,令人咋舌之余,不免心生忧叹,在这样与世隔绝的绝境之地生存,当年的先人该是何等艰辛!

往回折返的途中,展旗峰下一块红艳的刻石煞是抢眼,走近一看才知,是莫言的大作。导游说,这是今年刚刚刻上去的,诗作是2008年莫言先生所写,只是当时他未获诺奖,而今莫老先生已是世界名人,雁荡又岂会错事名人的肩膀?我想这样是可以受世人瞻仰留名千秋万代吧,可常人哪有这种机会啊!不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还真不行!

中雁湖

从雁荡山回来后,特意搜索了下雁湖的图片,其中有一张《雁湖日出》的图片,真真让我震撼。艺术写真夸大了湖面,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将无数峰峦簇拥着的湖水映照得辉煌缥缈,多了一份群峰相衬的气势,多了一份飘杳的灵气。虽未能亲见雁湖日出,但其壮观宏阔、震慑人心的力量已征服我心,让我心向往之。

据导游介绍说,海拔高达千米的雁湖冈之巅,昔日“方可十里,水常不涸”,芦荻丛生,秋雁栖宿的雁湖,如今已是只有神话传说的历史陈迹,徒留一片水草丛生的池沼,偶尔有飞鸿飘落,只有大雨过后,才会有池塘的样子出现,但还是有人不辞辛劳来寻访史载中的雁湖神奇,似乎只有这里才是整个雁荡山名胜风景的源头,其实岁月遗留给人们的只是淡淡的影子,还有雁湖冈的高度不曾改变,在这里可以遥望乐清湾里的东海日出颇为壮观的景象。

裂变雁荡

雁荡山拥着众多灵奇的山峰,恢弘的山体上布满点点翠绿,美的令人无语。

人在山中,无不被雁荡山的奇秀所折服,然而,触摸着他满山体的流纹岩,背后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让我能感觉到雁荡山在沉静中,透出的那一派气宇轩昂的奇美。我放慢了脚步,再一次环顾四周,裸露的流纹岩山体,峻峭的山峰,清澈的瀑流,翠绿的草木,神态安然地俯瞰着世间万物,任欢呼雀跃的游人恣意想象,有谁知道雁荡山有过怎样惊心动魄的传奇?我无法想象亿万年前侏罗纪的那场火山爆发有过怎样的石破天惊,天翻地覆?悠悠岁月中,雁荡山经历了多少风霜雪雨,生死轮回?一次又一次地山崩地裂成海,海咆哮为山,沧海桑田,在雁荡山身上锻打淬火,鬼斧神工,天然造化如何成就了奇秀雁荡山!没有人写得出雁荡山重峦叠嶂诞生的艰辛。今天,雁荡山的傲然的屹立在我看来,是一种无语的宣言,他那每一条多难的裂缝里无不刻写有诏示世人的哲语。

我抬头凝视着雁荡山穿越亿年火山岩的面目,心中敬畏油然而生。我想象在超乎寻常静默的表象下,雁荡山内心的激情与欲望千万次地挣扎与搏击,他的体内又积聚了怎样巨大的能量,是什么样神秘的力量在决定他下一个轮回的走向?人类能否有先知先觉?或许在百年千年亿年之后的某年某月的某天某刻,他又将无法抑制地再度爆发,又一次排山倒海地改天换地。然而,再一次惊天动地的裂变后,他又会呈现怎样令世人惊叹的新姿态?

我相信,未来无论毁灭或是再生,雁荡山都将无所畏惧,勇敢地面对,在不可预知的裂变中获得生命永恒和秀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