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鸡公

2011-08-21 10:50 | 作者:海岸线. | 散文吧首发

“斗鸡公”,实际上就是我们研究院“当地周边”的一种野生蘑菇。

据当地人说,这是乐山、峨嵋山周边地区所特有的一种土生土长的野生菌类。

由于“斗鸡公”的模样,象一只正在争斗的雄鸡,故当地人取其名为“斗鸡公”。

在天府之国的川西盆地,许多农户人家都进行菌类培植和养植,是一项非常普通的农产品种植业。

但“斗鸡公”这种菌类是野生的,当地人说,还没有人能够成功地进行人工培植,其原因是找不到菌种。

“斗鸡公”的菜肴味道,极其鲜美,是一种当地特色菜。

普通人家,买来“斗鸡公”后,做成肉片蘑菇汤,口味极佳,喝上几口,嘴里回味无穷。

在比较特殊性的场合里,则用一定数量的“斗鸡公”杆上的蘑菇伞叶,用乳猪肉作配菜,旺火爆炒。

这份菜肴,是峨嵋山地区的一份特色菜肴;虽然制作简单、味道鲜美,但菜肴的成本很高,通常用来招待非常珍贵的客人。

记得乐山师范专科学校的一个朋友,在一次朋友聚会的席桌上,曾向我趣说过一件事;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乐山市举行大型的旅游节及招商活动,邀请了一些名人来参加。名人中,有钱其琛先生,他当时是主管我国外交与旅游事务的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还有一些名人,是国内外的投资商家和文艺、体育界的一些名人绅士。其中有上海电影制片厂著名的音乐指挥家陈传熙先生,由他来指挥乐山旅游节音乐会的演出。陈传熙先生在乐山有一位好友,他是当地有名望的一家私人企业的老板的父亲。为了请父亲的好友陈传熙先生吃上一顿好饭,老板想到了“斗鸡公”炒乳猪肉这道菜肴。但要做成这道菜肴,却很不容易,乳猪肉易找,问题是:一定数量的“斗鸡公”能否在当天就能买得到?

“斗鸡公”的生长,是很奇异的,只能是在后一之间长成,无人能预知到它会出现在何处、何地?川西山区的农户人家,喜欢在自家院子周围,种植片片小竹林,“斗鸡公”则常在竹林丛中冒出来。“斗鸡公”采摘回来后,当地人的习惯是当天就做成菜肴,若隔夜后再吃,就不新鲜了。

所以,能否买到“斗鸡公”,是要靠运气的。并不是花多少钱就想吃,所能办得到的。

老板得知今夜大雨,心中暗喜,夜雨过后,山区乡村农户人家的后院,就可能长出“斗鸡公”来。

清晨,老板派了十多个人,分赴山区各地。到山区的各个路口或集市上去等候。

他们的运气若较好,就能遇到去赶集市出卖“斗鸡公”的老乡。

据说,当天那十多个人,就从各地赶集的老乡那里,买到了十几斤“斗鸡公”,他们的运气还不错。

老板的父亲请陈传熙先生吃晚宴,乳猪肉混炒“斗鸡公”这道菜肴,让陈传熙先生赞不绝口。

我自已也遇到过相类似的一件事,也与“斗鸡公”相牵连;

记得那也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交的时节

时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的谢光海军中将和一些随同人员,到我们院里来视察工作

那天,我在上班的路上,见到一个老乡,手提着一朵一斤多重的“斗鸡公”,到我院的集市上来赶集。我想把“斗鸡公”给买下来,老乡说,就给20元钱吧,于是我们就很快地成交了买卖生意。我提着“斗鸡公”,先放在办公室里,准备在晚饭上享用。我的许多同事也在当天的集市上买到了许多的“斗鸡公”。

那天中午,突然接到钱积慧院长从乐山市区内打来的电话,让我找好7个人,说晚饭后,谢主任要打牌。

钱院长与我是浙江同乡,他曾两次出任联合国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与巴拉迪先生共事过十多年。(巴拉迪先生长期出任联合国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是世界上著名的国际事务活动家)

钱积慧院长知道我是院里的桥牌好者,故打电话给我,让我组织好桥牌爱好者,晚上进行活动。下午,在院招待所里,钱院长再次询问我组织好了没有?晚饭过后,就开打桥牌,说谢主任兴致很高。

说到吃晚饭,钱院长就抓了抓头皮:谢主任听说乐山的“斗鸡公”很好吃,但现在到哪儿去找“斗鸡公”呢?我突然想到了上午20元钱买的“斗鸡公”,还放在自已的办公室里。钱院长眼睛一亮:赶快去给我拿来!

我急忙赶回自已办公室,那“斗鸡公”还挂在墙壁上。我还到处打听,哪位同事今早也买到了“斗鸡公”?幸好,许多买了“斗鸡公”的同事都还没吃掉“斗鸡公”,于是都被我“搜刮”了过来,送到了招待所食堂。

那天晚饭,三盆佳肴让谢光中将胃口大开,一是:龙虾肉生炒“斗鸡公”(没有乳猪肉,只好用龙虾肉)。另二道菜肴也很有名:中山鱼、野生乐山江团。这两道菜肴也是当地特有的淡水鱼制品,非常稀有。中山鱼,由蒋介石命名。实际上是一种生长在深山流溪里的鲵科类小鱼,调料后油炸,是高档下酒菜。抗战时期,蒋介石与宋美龄,躲上峨嵋山,吃了这种小鱼后,觉得味道很鲜美,就命名为“中山鱼”。

野生的“乐山江团”,是一种淡水鱼,属于鲵科类鱼种,生长期缓慢。长大成熟的野生“乐山江团”,其个体相当于一斤多重的鲤鱼。据说,野生的“乐山江团”只生长在乐山大佛脚下的泯江与大渡河的合口深溪处,以深水岩壁上的石浆为食。但我觉得不太可信,鲵科类鱼种基本上是属于食肉性鱼类,其食性与珍贵稀少的娃娃鱼基本上相同。鲵科鱼种以小鱼、小虾、青蛙类等为食,石浆能有多少营养?不过,野生的“乐山江团”非常稀有,确是事实。

现在,在乐山市的餐馆里也常能吃到“乐山江团”,但那基本上是人工养殖业的产品,野生的,基本上已经吃不到了。

话说回来,谢光中将仍觉得龙虾肉生炒“斗鸡公”这道菜肴最鲜美。这个老家伙口味高,是出名的美食家。我的屁股,却被高兴中的钱院长踢了一脚:今晚桥牌,你与那老家伙配对,只准输,输得越惨越有利!我捂着被踢疼的屁股,眼神茫然地看着钱院长,不太明白钱院长的意思,输得越惨越好?有点搞不懂。钱院长今晚高兴,酒量不高,却喝了不少,有点醉意。文革期间,被关在牛棚时,他差点因喝酒而丧命。

早些年前,谢光中将与邓小平、万里、荣高棠等也曾多次配对,一起玩过桥牌。有几付牌例还很出名。在我的记忆中,谢光中将与当时人大委员长万里的一付牌例,在国外一份桥牌杂志上,被详细介绍过。那付牌例,谢与万,联手打庄家。但大牌点少,完成三无将局况很困难,关键是如何捕捉到下家的牌点。对手是一对有名的外国专家,实力强劲。谢光与万里,配合默契,桥路清晰,成功地铲掉上家大牌点。他俩又巧妙地布下陷井,迫逼下家犯错误。在对手自已撞死了大牌点后,非常漂亮地完成了三无将定约。当时的国外媒体有评论说道:这付牌例,把中国领导人的个性、才华、聪明才智、机智勇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而今晚,我要与这位名将配对打联手,但却要输得越惨越好?那可不是吃“斗鸡公”那样简单的事情哪!稍有醉意的谢光中将主动来找我,我俩开始商议桥牌的叫牌约定,我发现谢老头的记忆力非常的出色。

我俩商议叫牌约定,谢老头取名为奇怪的“斗鸡公”约定。这是不是吃了我的“斗鸡公”后的灵感回现呢?

当我还在默默地记忆着叫牌的约定原则时,那醉意满脸的谢老头,早已把“斗鸡公”约定熟悉的“倒背如流”,他记忆力非常惊人!

谢光海军中将,是哈军工大学的高才生,中国著名的核物理学专家、原子能应用技术专家、尖端核武器与核潜艇制造技术专家。

我现今细细地再回想一下那所谓的“斗鸡公”约定,这才搞清楚:这实际上是对国际上标准的蓝梅花叫牌约定,作了一些大小满贯牌例方面的补充说明。

这种蓝梅花叫牌体系和叫牌原则比较复杂,其特点是叫牌精度很高,但我掌握不深,应用起来有困难。但打牌时,反正是输得越惨越好,管它实战中结局如何!把所谓的“斗鸡公”约定放在一边,叫牌的时候,我就乱叫一气,晕死老头!

桥牌是高精度、高思维性智力游戏,联手默契配合,是取胜的关键性因素,实战中我发现谢老头的思路非常敏捷和宽广!在实战中,我还注意到,通常还没有经过几轮的叫牌回合,谢老头对我手中的牌型和牌套,基本上已经了如指掌。

为了让谢老头玩得高兴,我在实战中常常主动地放弃做庄家的权利,绝大部份牌况的实战过程,都让谢老头来做庄家和主打。对于一些简明的牌况实战过程,谢老头处理起来就显示出快捷简明的个性特色;复杂情况下的牌局,谢老头就常常陷入沉思之中。从桥路的连接顺序和出牌秩序上,可以看出他非常讲究实战中的细节过程和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的特点;也完全可以感受到一个桥牌高手所展现出来的战略风格和深厚功底!

我们的对手,是一对年青的硕士研究生派对,他俩曾作为桥牌主力选手,代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参加过成都市、四川省国防工办系统、四川省运动会的桥牌比赛。配合默契、实力雄厚。但在谢老头精湛的牌技面前,他俩在实战中并没有占取多大的便宜。

谢老头一玩起桥牌来,就非常认真,特别善于实战后的经验总结与交流。每一局的实战后复牌过程,谢老头都要认真仔细地研究其叫牌过程和桥路细节,指出我在叫牌过程中的技术缺陷和对叫牌体系的理解欠缺,并详细地给我和对手讲解那种所谓的"斗鸡公"约定为什么要这样预先相约,哪种牌况下我的叫牌过程有心态上变幻等因素,为什么有些牌况下我俩的配合作战的默契程度不够,被对手抓住了漏洞而导致局况失控……

哇噻!他是一位真正的桥牌高手!也使我学到了很多的桥牌知识与桥牌技能。

经过32付牌的常规实战后,结算IMP点,我和谢老头配对输了2个IMP点。按照桥牌规则,输2个IMP点,就等于没有输,等同于打了个平手。谢老头玩得非常高兴,一挥手:打了平手,按规则再加赛16付!就这样一直战斗到深夜二点多。

把话题再回到“斗鸡公”上来,这种野生菌菇的生长,也确实让人感到神秘莫测。我的感觉告诉我,这与川西南的人文地理、气候特征、地质构造等密切相关联。

离我的实验基地住处相距不远,就居邻着几户农户人家。长时间相互之间的居邻使我与他们的关系比较和谐。农户人家的电视机坏了,我就抽空经常去串门维修,我想吃点什么新鲜的蔬菜,只需到他们的田地里去采摘就是,菜价都是象征性的。有时“斗鸡公”也从农户人家的院子周围冒出来,他们还专门给我留着。

小陆,是那户农户人家的主人,他的妻子常在我院的农副集市上摆摊卖菜。我常到他们家里去作客。小陆家养了两条当地土犬狗,这种当地的土犬狗见到陌生人时就非常地不友好,但见到了我,就象见到了他家的主人一样热情。小陆家的院子内外和田埂闲地都种植着细细的、高高的翠绿竹林。这种当地的毛竹,是上佳的造纸原料。在国内外纸张市场上,长期以来一直享有盛名的夹江宣纸,是书法家们所喜爱的珍品。夹江宣纸是古代贡品,就是以这种翠竹作为生产原料的。

四川盆地号称天府之国,特别是在秀丽的峨嵋山脚下的川西南地区,更是土地肥沃、物产极其丰富。这里是我国人口居住最密集的区域之一,盛产五谷杂粮和柑橙枇科类水果。象“斗鸡公”那样的当地农特产,更是数不胜举。这里人杰地灵,古代流传下来的一句俗话里说道:川东出武将、川西出才子。聂元帅的女儿,时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聂力少将和她的老公丁恒高上将(时任国防科工委主任),来到我院视察工作并参加核反应脉冲堆建成典礼时,也顺路游览了乐山和眉山一带的名胜佳地。在我院招待所里品尝过了“斗鸡公”系列菜肴后,聂力少将写下了一付对联:三苏文辞绝天下、嘉卅美食扬四方。那时,乐山和眉山还没有分家,行政同属乐山地区管辖。乐山在古代被称为嘉卅,而乐山大佛是世界闻名和世界之最。

川西南地区及下属的成都、乐山、眉山这一带区域,有如此秀美富绕的天府仙境,其主要成因的属性之一,是得益于两条高、低压气流的奔梭。

虽然我不是当地人士,但喜爱天文地理的我,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已经熟知了这儿的气候特征和地理概况。我能准确地区别和感认出各个季节里的下雨,是由哪股气流的穿梭所带来的水气。

在下雨之前,我常独自一人站在空阔地带,观察着云团变化、闪电雷鸣、气流走向、风力强度等。左邻右舍有时都不得其解,不知道我在看些什么?有位年长的老邻居悄悄地“提醒”着我:“党委书记还迷信、还求佛?”乐得我只有捂嘴轻松一笑,点头而不作答。

那位善意的老邻居,显然是把我当成了求雨拜佛的信佛之徒了。

春季,只要是从西伯利亚奔流过来高空冷气流给四川盆地带来大量的雨水。高空气流的高度很高,冬春两季,盆地内的温度虽然相对较低,但远比陕甘一带的八百里秦川大地的温度要高出许多,这当然是巨大的秦岭山脉阻挡了较低冷气流团的功劳。有时秦岭的隔阻效应,其作用非常明显:当八百里秦川大地是一片冰天地时,而地理位置相隔并不太远的四川盆地,却温暖如春、阳光明媚,小春农作物生长旺盛。

所以在中学地理教科书上,把秦岭比喻为一条分界线:中国南方和中国北方的地域分界线。风调雨顺的年代里,天府之国有着四季如春的仙境气候。这样的人间仙境,就必然导致人口密集度的高增长率。十多年前,重庆市仍归属四川省管辖,那时的四川省人口已达一亿二千六百万!是全国人口最多的省份。

夏季和秋季,北方的高空冷气流退缩于北冰洋,活跃的低压气流则常盘旋在四川盆地的上空。来自于印度洋孟加拉湾海域的低空低压气流,给四川盆地带来了丰厚的雨水,有时过于丰厚的雨水,造成了盆地内的山体滑坡和洪涝水灾。

四川盆地的气候特征,是典型的冷热气流相交辉映的特征。在冷空气退缩、热气流低迷的年份里,四川盆地干旱严重,人畜饮水都会发生困难。而当冷空气强劲、热气流活跃的日子里,两股气流的磨擦与混溶,容易造成四川盆地洪涝泛滥。

幸运的是,绝大多数年份里,冷热气流都是中等强度,使得四川盆地常年处于乌云密布、雨量充沛、平温潮湿、四季如春。川滇地区的常年日照时数,远低于陕甘的八百里秦川大地。盆地的潮湿型气候,非常适合于茶类、柑类、菌类、茎类等植物的生长与繁殖。"斗鸡公"也仅仅是众多菌类植物中的一种,与"斗鸡公"齐名的菌类有很多很多,什么"仙叶菇"、"美女菌"、"草根蘑菇"等。有些菌类,当地农科人员也搞不清其学科名到底叫什么?"斗鸡公"只是名气在乐山一带稍大一点而已。

古代巴蜀人,早就注意到了四川盆地的潮湿型气候特征,也研究过四川盆地发生干旱与洪涝的基本原因。李冰父子建造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从工程建造的理论依据根源上来说,也是得益于古代巴蜀人对盆地气候认识的经验积累。

小陆是我的朋友,他这门农户人家,是川西南农乡村镇的一个典型农户。

我们基地的家属区,座落在一片地势稍高的平坡上。沿着平坡旁的小道,走不了几十米远,就能径直地来到小陆家的农户小院。小院的房前房后、土墙内外、田埂道旁,都密集地栽植着细细的、高高的翠绿竹林。在炎热的夏季,翠绿竹林为农户人家遮蔽住炽热的阳光。凡是有翠绿竹林的地方,就几乎必有人家居住。

前些年,小陆划出一块田地,搭上竹架,盖上黑色农用塑料布,在里面养殖普通菌蘑菇。这种人工养殖菌,卖给收购贩子,每斤售价只值六角。而有时雨夜后,在小陆家院子内外所采集到的"斗鸡公",就能卖价20元-50元。说来也奇怪,自从小陆在田地里搭蓬养殖普通菌以来,雨夜后他家院子内外,冒出"斗鸡公"概率,比过去明显地变少了。有时,附近别的农户人家"斗鸡公"收获硕丰,而小陆家几乎"颗粒无收"。小陆起初认为,有贼偷走了"斗鸡公",但长时期没有多少"斗鸡公"收获,就不好解释其原因了,这也确实令人费解。过些日子,小陆不想再继续人工养殖普通菌了,他拆除了塑料雨蓬,撤掉竹架,田地恢复水稻种植。于是,雨夜后他家院子内外,冒出"斗鸡公"概率,比过去明显地大幅增加,好像"斗鸡公"又回来了。甚至在围院土墙上,也会冒出"斗鸡公"来。这种现象过去没有出现过。小陆说,好像附近别的农户人家,也有类似的现象。只要你在家里或田地里,养殖了普通菌,那"斗鸡公"就不来了。这有点让人费解,是否相互有关联呢?没人能得知其中的原因。

早些年前,当我的儿子还在读小学和初一的时候,假日、休闲日或工作日傍晚,我就常带着儿子到小陆家作客。小陆家的独生女儿,比我儿子要小好几岁,他们虽然是属于同龄的一代,但受教育的待遇状况,却有很大的不同。我儿子就读的中核院子弟校,是四川省重点学校。但小陆家的女儿,按有关的规定,却只能到山村简陋的乡村小学就读,两者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对比等,根本不能相提并论。儿子常常辅导小姑娘的功课,儿子要做的生物课实验培植苗莆,在放在小陆家的菜田里或苗棚中,孩子们是好朋友、好玩伴,小陆家有喜事,我是喝酒常客。

听说,"斗鸡公"没有菌种可移植,我儿子有点不太服气。陆叔叔家里的许多农作物工具和农业生产设施,成了儿子做生物试验的天然条件。两个孩子,饰选土料,堆积肥料,调配养料,准备试一下人工移植"斗鸡公"。但总是不能成功!有时,最寄予希望的地方,连"斗鸡公"的影子都见不到,反而在狗窝旁边,雨后能冒出"斗鸡公"来。两个孩子辛苦建立起来的"斗鸡公"培育试验园地,从没有见过什么"斗鸡公",从土地里长出来。两孩子生气的说:“该长的地方,它不长出来!不该它长的地方,"斗鸡公"却冒出来”。小陆笑着说,县里面许许多多的农科专家都束手无策,你们俩个小不点,能行吗?

我儿子特别喜爱生物学这门课,从小在陆叔叔家里做的一些生物种植实验,给他带来了良好的生物课实验培植知识。为此,儿子现在在读本科、读研时,都与生物学相关联。在成都石室中学(成四中)读高中时,儿子的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国家一等奖,高考成绩可加十分,达到了保送复旦大学生物系的必备条件。

儿子特别喜欢喝"斗鸡公"做的肉片汤。初中毕业前夕,全省统一汇考当天,在考试前,儿子喝了一大碗"斗鸡公"肉片汤,结果数学成绩全省第一名。四川省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前日,儿子也喝了一大碗"斗鸡公"肉片汤,结果获国家一等奖,全省第七名,入选四川省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集训队参加全国竞赛。儿子也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学生干部。在中国核一院里,我儿子比我要更有名气、要更有声望。

儿子与我的专业兴趣和爱好比较相近,其实我也非常喜欢农业科研方面的课题,只是没有机会去实践罢了。儿子喜爱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有坚定的自信心,来实现他自已的研究想。那年考研,儿子放弃了南京大学本校免考保送的机会,非常有信心地去报考同济大学的生物学方面工程专业研究生。同济大学的建筑类和生物学类的专业,在全国211系列大学中,与清华大学和武汉大学齐名,同被称为全国超一流的的专业水准。儿子报考的是同济大学研究生录取分最高的专业。

这个专业的指导老师是同济大学著名的徐祖信教授,徐教授同时担任上海市环境保护局的局长。

儿子以当年同济大学考研最高分的成绩被徐教授录取,她今年一共只招收两名研究生。徐教授看重我儿子的基础水平和专业水准。去年,儿子代表南京大学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以儿子为主的竞赛小组,超常发挥水平,力压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代表队,在当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上,获唯一的一个一等奖。

南京大学从未在此类竞赛活动中,获得过第一名。南京大学非数学专业的学生,荣获全国一等奖,在南京大学引起轰动。我真为儿子感到骄傲!

儿子把他的数学获奖论文从网络上传寄给了我,儿子秀丽、简朴、严谨、专业的文笔,让我赞叹!

电话里,我对儿子说:“不好意思,看不懂儿子的数学论文,老子不如儿子啊!”

电话里,儿子对我说:“假期回家,老再给我继续做一锅"斗鸡公"网片汤吧!”

哈哈,儿子在南京读书、在上海考研,但还想着四川的"斗鸡公"呢!

啊,"斗鸡公"的菜肴味道太鲜美了,"斗鸡公"也实在是太神奇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