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趣忆

2011-02-25 06:01 | 作者:崔今望 | 散文吧首发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语文课本里有一篇课文叫《孔乙己》,文中有一句孔乙己语曰“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学完这篇课文之后,马上就被一同学套用了。

晚上照例到学校的食堂里吃“和子饭”,一同学端着稀而少的“和子饭”,随口说出了这句孔乙己的经典语:“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言毕,就蹲在一角落里大吃起来,显然是很饿了。

这“和子饭”是先在大铁锅里做好之后,再捞出一小锅来,供在校的的老师们吃,余下的就是住校学生的晚餐了。经过“打捞”的“和子饭”稀的可怜,端着碗低下头就可以照出自己的面孔来。一些形容这种“和子饭”的词语句子在这些“上灶族”里就随之产生了,什么“清汤灌大肚”呀,“汤饱,汤饱,干的儿(指“和子饭”里煮的面条)没有多少”……等等。

食堂实行份饭制,就是不管男生女生,饭量大小,每人就这一份。吃不饱的话只有自己解决,所以每次放假回家,母亲都要给我准备一些干粮,在吃不饱的时候,到寝室吃点儿干粮压压饥。即便如此,也总是闹“饥荒”。撑饭的量具就是那个舀水用的瓢,同学们排着队将饭缸儿从一个开了口的窗户里伸进去,食堂的大师傅拿着那个瓢在这锅里这么一舀,然后倒进饭缸里,再将撑了饭的饭缸伸出来,就可以拿去吃了。

食堂里没有餐桌,天的时候大家一般是端了饭到教室的课桌上去吃,天的时候男生们索性就蹲在校园里种的一排杨树底下去吃。

那时也不知自己是在长身体,还是天生的肚子大,上初中的三年的时间里,我对这段校园生活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永远都吃不饱,老是饿得慌。每当快到吃饭的时候,就是盼望那个钟声了。学校里的作息时间就是靠这个钟声来控制,号令是“一上二下三开饭”,这个钟其实是一根半截的铁轨,长约1。5米左右,在铁轨的一端打了一个孔,用铁丝将它拴起来,绑在一根木桩上倒挂起来,用一铁锤敲起来很是响亮。这“铛铛铛……铛铛铛……“的声音响起来,心里就念叨着,开饭了……开饭了……

食堂的早餐每天都是小米闷饭,外加少量的炒土豆片作下饭菜。都怪那个食堂的管理员对粮食保管不善了,这小米闷饭里经常被吃出个小虫子来,女生们一见到这个东西,就难以下咽,统统的将闷饭倒入剩饭桶里了。只有男生吃得津津有味,只要能吃饱,偶尔见点儿“荤菜”也没什么,但这“荤菜”说实话我也吃不下去,只有将它捡出来扔进桶里,全当什么都没有看见,继续吃。中午则是面条,对于吃惯了粗茶淡饭的我来说,算是改善生活了,但是量比较少,买来的面条三八两下就被我吞完了。象我这样的饭量,这感觉吃它个三几份是没有问题的。晚上又是那个“和子饭”了……

那时的学习条件虽然说是差了一些,但是这三年的校园生活却给我留下了一段美好永恒记忆,二十多年过去了,偶尔与几个保持联系同学们聚在一起,聊起这一段在一起学习、生活的经历,大家都感到非常的激动,仿佛就象昨天一样的记忆犹新,回味无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