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草岂能报春晖

2009-01-11 10:24 | 作者:晨暮随心 | 散文吧首发

自从父亲去世后,不知为什么,我的情感变得特别脆弱,当年陈红的一首《常回家看看》,竟使我泪流满面,难以自控。是生活的经历多了,情感丰富了;还是工作相对清闲了,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回忆往事,去感怀过去了;是因为自己也有了孩子,懂得了什么是无私的,对爱有了更深的理解了。对此,我实在是难以确定,也许是三者兼有吧!总之,我会时常回忆过去,经常念及我的父亲和我的母亲

念及母亲,年轻时那和蔼可亲的面容和那整天忙忙碌碌的身影。

念及母亲,在那天寒地冻的严,为了不误我们上学,天还未曾亮,就早早地起床,为我们生火做饭,为我们烘暖衣、袜。

念及母亲,在我体内寄生有钩虫的那些日子里,深更半,因难忍奇痒而痛哭流涕时,母亲总是不厌其烦的点着煤油灯,在那微弱的灯光下,耐心细致地帮我逮虫,为我止痒,给我安慰。

念及母亲,当我们因顽皮而弄湿双脚时,母亲便忙着敞开她那温暖的胸怀,为我们驱寒为,我们取暖。

……

母亲一生,共生养我们姐弟五个儿女。初到农场时,母亲没有工作,仅靠父亲微薄的工资收入,艰难地维持生计。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里,尤其是在“文革”时期,一切私有经济都被视为资本主义。因此,除了父亲的工资收入以外,根本就没有其它的生活来源。时常是还没有到月底,就要到事务室去借一些饭菜票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等到发了工资后,再还上所借款额,月底不够了只有再借,就这样借了还,还了借,周而复始,往返循环。

时候,难得能穿上一件新衣,一件衣服往往是老大穿后,老二穿,老二穿后,老三穿,直到衣服穿破了,穿烂了,不能再穿了为止。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句当时非常流行的话来形容,真可谓恰如其分,一丁点儿也不夸张。每件物品如果不让它的价值发挥到极至,决不会轻易丢弃。像这样如此艰难和十分尴尬的日子究竟持续了多少年,现在已经无法记起了。

母亲是旧社会过来的人,封建传统观念非常重。在家中,父亲就是天,对父亲,母亲可以说是百依百顺。虽然父亲从小家境十分贫寒,但他却很讲究,即便是小时侯跟着老爹一起讨饭,如果讨来的饭不是干净人家的,他是坚决不吃的。由于父亲的讲究,所以也就比较难以“侍候”,遇到心情不好时,他会时不时地发脾气,甚至有时不小心将有豁口的碗给他盛了饭;或者是一双筷子长不一;那怕是两只筷子不一样,他都会大发雷霆,凡是遇到此类事情,母亲总是忍气吞声,从不与之争吵。母亲在尽心尽力地照顾着一家人的衣食起居,而自己总是省吃俭用,非常的节俭,即便是偶尔的加一次餐,母亲都很少伸筷子,总是让父亲和我们几个儿女多吃一些。有时候,因忙于家务,只能在我们吃过后,简单地捡些剩菜,或者淘些菜汤,马虎了事。

所幸的是,农场开垦前是一片湖滩,建场初期,自然资源还算丰富。无奈中,母亲会经常打些莲籽,逮点小鱼小虾,捉一些黄鳝,改善一下一家人的伙食,补贴一些家用。

人人都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我的母亲就是这样凭借着自己的勤劳和俭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姐弟五人抚养成人。

母亲今年已经有七十八岁的高龄了。自从父亲去世后,母亲的身体也就每况愈下。今年五月间,因突患脑梗阻,现在不但说话口齿不清,而且腿脚行走也不那么方便了。即便如此,母亲仍然还是像以往那样非常地节俭,从来没有因为自己年事高了,对子女的责任已经尽到了,而有过该好好地享受了的念头

每当夜幕降临时,非不得已是绝对不会开灯的。天冷了,每次回去都见母亲时常将双手插在袖筒里,我怕母亲可能是手冷,便从望江给她买了个电手焐,送给她时,她却一个劲的不要,并坚持说:“我不冷,你拿回去。”我说“你不冷为什么要把手插在袖筒里呢?”她回答说:“我是习惯了。”

母亲生病后,我们一直都坚持叫她装台空调,但她始终坚持不要。四弟媳怕她是舍不得花钱,便主动提出,由我们五个子女出钱帮她买一台,但她还是坚持不要。听说寒流又要来了,见她整天畏缩在那里冷怯怯的样子,小弟弟便硬是搬了一台空调回来,就这样她仍然还是无奈中带有几分坚持地说:“要不是怕我今年冬天难以过去,我是坚决不会让你买的。”空调装好后,她仍然还是舍不得用,没开一会儿,便叫小弟弟把它关掉,说了两遍没人理会她,便大发脾气:“小五子,叫你把空调关掉,你没有听见呀!”我十分了解我的母亲,多少年来,她一直都是这样,她不是不冷,也不是不需要,她是舍不得花钱,舍不得子女们为她花钱。

前些天,我回去看她,故意逗她说:“你要不要我回来?”她回答道:“要哟!”“要我回来,干什么呢?”“吹牛嘛。”“昨天陪你吹牛,你又不吭声喽?”“今天不是说了嘛。”没事的时候,我会经常回家看看,陪陪母亲说说话,非常有限地帮她老人家驱赶那一刻的孤独寂寞,望着母亲那老态龙钟的身影和那苍老的面庞;望着母亲那孤独和无助的眼神,我的内心深处不时地翻腾着阵阵酸楚……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晖”!

母亲老了,是需要我们的时候了……

二00八年十二月三十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