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儿子去旅行

2011-09-29 22:56 | 作者:HENG | 散文吧首发

这次出行的目的地是张家界,是自己未曾踏足过的地方。而儿子在七年前还没读书的时候就去过了,小子至今对那里的印象依然深刻,自诩可以为这次出行作向导。这十几年来,儿子去过的地方其实比自己要多,我去过的他都去过了,而他去过的自己还有很多未曾涉足。对这回出行的张家界,其当年的描述是“腾云驾雾”、“如入仙境”,现在问起他来,依然能娓娓道来,所以,将题目倒转写或许更加贴切。

张家界,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与湖北省交界,处于澧水中上游,属武陵山脉腹地,多为土家族、白族同胞所聚居。上世纪七十年代,张家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奇观被世人发现,从而让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扬名天下。张家界据称是因汉代留候张良曾经隐居于此而得名(张良:公元前250年至公元前186年,字子房,汉族,传为汉初城父——今河南宝丰人,汉高祖刘邦的谋臣,秦末汉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汉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汉初三杰”(张良、韩信、萧何)之一),所在地原名大庸,1988年成立大庸市(地级),后因“大庸”之名远不及境内所辖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知名度,便于1994年更名为张家界市。

千百年来,中国名川大山皆因众多名人骚客的赞咏而名扬天下,像张家界未经文人墨士赞颂而四海扬名的实属凤毛麟角,连我们的“驴友”鼻祖徐霞客先生亦未曾涉足之地,竟然能在二十年之间名声鹊起,并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其中想必是有其与众不同的独特和非同凡响的魅力!或许,正是这个缘故吸引无数游人络绎不绝地远道而去,探寻张家界的奇特,感受张家界的魅力。自己也期待着这次出游能描画出张家界的神奇妙韵。

2011年8月13日

下午2时06分。“呜——”,一声长鸣,火车轰隆着徐徐启动,带着期待已久的渴望,在这夏末秋初的季节,走向那充满神秘、奇特而又迷人的湘西山野。

火车,一种再普通不过的交通工具,于心中那些记忆却总是难以忘怀。二十多年前那些并不太多的乘车经历,心深处仍然残留着那种对火车的情怀,或许是因为那些是自己青春岁月里一抹痕迹的缘故吧。这次乘坐的是K字头的9064次普通列车,本来很想尝试动车或高铁,领略高速火车那种风驰电掣般的快感,但由于从广州到张家界只有普通的列车直达而不能如愿。

上个月在温甬线发生的7。23动车事故,令国人谈火车色变,铺天盖地的指责,扰嚷了不少的时日。一边倒的指责其实质反映了当今社会充斥着一种怨气,一种民众对社会不满的愤懑,对政府不信任的怨愤。不过,凡事难有完美,不分青红皂白地将发展铁路技术也列入指责的范畴,似乎就欠缺明智了。政府处理事件的态度和方法固然大不妥,但如果因噎废食而不去发展我们国家的科技,国家又如何立足于世界?前两天媒体报道说:铁道部长称为了提升列车的安全,要将动车、高铁车速及发车密度降下来。听之无奈,这就是我们高高在上的官员的管理之道,宁肯侮辱我们科技人员的智慧,牺牲国家的利益,也不肯检讨自己管理的过失,奈何!

列车出了站,像一条飞驰的铁龙,鸣响着节奏单调的轰隆,抛下喧闹的城市奔驰于乡间田野,绕行群山之中,不时穿越黑洞洞的隧道,回响着列车的轰隆,震撼着寂静的山野,偶尔迎面呼啸而来的列车更是发出震耳欲聋的摩擦声,让人感受着那种风驰电掣的震撼。窗外炽热的阳光煎烤着大地,原野上热气蒸腾,铁路两旁的树木一闪一闪地向后掠过,田野、村庄、小镇、笼罩着淡淡灰雾的山峦像幻灯般变幻着不同的画面,清雅的田园风光,安逸平和的村落,热闹喧嚣的小镇,苍翠寂寂的山野,给枯燥的火车旅程带来悦目的色彩。

下午五点三刻,车抵郴州境内。斜阳横照,原野上蒸腾的热浪开始慢慢散去,炽热的大地变得阴柔。傍晚六点三十分,车辆驶抵耒阳,此时,太阳似乎困倦了,耀眼炽热的光芒褪去,剩下鲜红鲜红的脸,变得柔和明亮,不再耀人眼目。西下的夕阳,给广袤的大地洒下缕缕斑斓的霞光,远处的村庄升起袅袅炊烟,绿色的田野,黛蓝的山峦笼罩在悠柔的霞光之中,一派迷人心醉的田园风光。

夕阳缓缓地从西边的山头上滑落,一抹午间那种腾腾的霸气,像位俏丽的少女,羞涩而妩媚、温存而恬静。红彤彤的大脸一晃悠,沉下去了,霞光四射,霎时大地笼罩在一片模糊的玫瑰色之中。

暮霭轻轻飘落,挂满晚霞的天空,也逐渐被暮色淹没了绚丽的色彩,天色渐渐地模糊下来,然后夜色低垂。此时的列车也似乎倦了,速度逐渐慢了下来。过衡阳之后,每次停站的时间一次比一次长,没有了飒飒窜入的风,车厢变得异常的闷热。最要命的是晚上九点多到了株州站后,一股异味弥漫着整个车厢。连经过的乘务员也嘀咕着:咋这么臭?初时还以为是儿子的脚气,但很快儿子就给予坚决的否定。正在疑惑之际,猛然看到一只吊在半空中晃动的腿,散发着死老鼠般的恶臭。原来那位带着两个小女孩一直坐在通道旁小凳的老伯,脱了鞋爬上铺去了,脚臭于是散发出来。这下可惨了,唯有带着儿子跑到车厢之间的通道逗留。列车停留了半个小时间之后终于继续启程,飞驰在夜幕之中的绿皮,再次让窗外的风呼啸而窜入车厢,空气才回复了它的清新。

列车从衡阳站开始,每次停站几乎都要半小时,车停站后不流动的空气带来燥热,加上那只吊在半空中的死老鼠,令人郁闷。从长沙站开出后,车速一度如蜗牛爬行,少了风的吹拂,那股死老鼠的异味又再肆虐,弥漫整个车厢,令人恶心。庆幸的是,好在这次乘搭的是没有空调的列车,如果是密封的空调车,开车后,异味也不能散去就更惨了。询问乘务员为何停站这么久,回复是调度出了些问题。唉,铁老大,说爱你真的不容易!

几番的折腾,人困马乏,却了无睡意。午夜后,儿子和小弟终于忍受不了困倦倒在铺上沉沉睡去了。我坐在窗边,一点睡意也没有。窗外,夜色如水,凉风飕飕,圆圆的月亮挂在天际。绵软的夜幕,清幽的月光,朦朦胧胧,偶尔闪着几点星火,软软的,有点无精打采;远处静谧的村庄,闪烁着几点幽幽的灯光;隐隐约约的山峦,仿佛披着一层薄纱,幽幽的,很容易让人天马行空地在脑海中勾画山中那些景象;疾驰的列车似乎也褪去了烈日下那种狂躁,轰隆的声音仿佛变得温柔。夜,悄悄的,给人一种宁静;悠悠的,给人一种柔美;幽幽的,让人心如止水。

2011年8月14日

列车本应在凌晨三点四十分就到张家界,但是晚点了,直到四点五十分才抵达。出站后,天色渐明,已是东方欲晓的时分,淡青色的天空嵌着几颗残星,大地一片朦朦胧胧,仿佛罩着一层薄薄的轻纱。站在站台上,张家界市的轮廓隐约眼底。拂晓之中,城市没有日间那种喧嚣和躁动,格外宁静,像位温柔而淡定的少妇,不失俏丽,更添风情。

张家界火车站不大,倒也整洁和新颖,估计投入使用的时间不会太长。车站前是一个颇大的广场,广场一侧停泊着一排前往附近地区的长途客车,出口的前沿是一排长长的黄绿相间的出租车,旁边是一个长途汽车站。或许天色尚早,广场人流不算太多,除了刚出站的游客外,就是那些接游客的导游和候客、拉客的出租车司机。由于时间尚早,公交车仍未营业,我们在广场转了一圈,犹豫着是入市区先落脚还是直接去景区。

既是慕名而来,虽然几乎整夜无眠,但在不觉之间,一睹张家界的风采为快仍然成了首选,犹豫片刻之后还是决定乘坐出租车直奔张家界森林公园。车站距森林公园有三十多公里的路程,但由于是清晨,路上基本上没有什么过往的车辆,所以车开得飞快,六点来钟就飞抵张家界森林公园门口。吃过早餐,匆匆找了一间旅行社作为森林公园的向导。

此时,天色已亮,不过,太阳还躲在山后依然流连于幽幽梦境,不愿展现她的笑容。天色清爽,四周耸立的山峰,缭绕着淡淡的雾霭,晨风轻漾,清新怡人的空气,带着丝丝花草的味道,深深呼吸两口,顿时令人精神一振,一扫旅途的疲劳。

七点正,景区大门开启,我们急不及待地进园,成了今日第一批进园的游客。一脚踏入园门,仿佛置身于一幅水墨薰染的图画之中。入口之处,一峰壁立,宛如刀削斧劈,崖壁斑驳陆离,抬头仰望,磅礴气势扑面而来,令人震撼。眺望前方,晨曦乍现,似天使般轻轻地揭开了笼罩在山野中的绫纱,然后又轻轻地唤醒酣睡的群山,唤醒了甜梦中的生命,使天地顷刻之间万象更新,绽放绚丽霞光;几座突兀奇峰如笋般拔地而起,又像一柄柄巨剑穿过丛林直刺蓝天,在迷人的熹微之中更添几分锐气,晨光映照,峭壁之上泛着微微的金光,轻雾袅袅,似轻纱飘渺,飘逸而妩媚。

从火车站出来的路上,路边的广告牌上都写着“不上黄石寨,枉到张家界。”的巨幅标语,或可说明黄石寨是张家界精品景区中之精品吧,所以,我们决定从黄石寨开始这几天的行程。据导游介绍,黄石寨海拔一千二百米,上山可选择乘搭缆车,或可登三千多级石阶而上,本来游山玩水除饱览青山秀水外,还意在呼吸新鲜空气,登山健体,但由于昨天一夜奔波,人困马乏,同时为节省时间,所以选择了乘搭缆车。

缆车从山脚直上一千多米的高山之巅,其陡峭之状可想而知。悬挂在黑色钢索的缆车快速地向上而行,脚下尽是千峰万壑,奇峰突兀,悬崖绝壁之间,绿树丛生,飘着一层薄薄的灰蒙蒙的雾霾,幽深飘渺。一些胆小的游人惊吓得两眼发直,双腿颤抖,缆车与钢索之间摩擦而发出的吱吱声更令畏高者胆战心惊。儿子面贴着缆车的玻璃极目而望,试图寻觅当年张家界的印象,没有了他描述当年登缆车时的兴奋,嘀咕着:“那些脚下飘逸的云彩怎么没有了?”神情有些失落。当年他感受过的那种腾云驾雾的神仙境界——山腰之间缭绕着缕缕片片的云雾,缆车飘荡于云彩之上,如临仙境一般的景象没有了,飘逸的云彩变成薄薄的雾霾。听导游说,儿子当年所见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情景,只有在大雨过后不久才会有机会遇到那种人间仙界的美事。不过,对于首次领略一座座嵯峨险峻的山峰,在脚下慢慢移动或在身旁闪过的情景,亦足以令人有种惊心动魄的感觉。

很快缆车抵达峰顶,人们迫不及待地奔向各处的观景台。我们绕过缆车站台走到可观整条索道起落的观景点,群峰尽览,千峰万仞,绵亘蜿蜒。脚下,连绵峰峦之中,或孤峰独秀,或群峰相依,万壑千岩,绿树迭翠,气势磅礴;山体是层层叠叠的石英砂岩,仿如堆砌而成,说是峰倒不如说是一桩桩高耸入云的石柱,傲然屹立。峭壁岩缝之处翠色尽染,奇峰之巅,苍松迎风挺立,笑傲人寰。站在高山之巅,俯瞰群峰,令人心潮澎湃。

我们环寨而行,群峰皆立足下,远近奇观尽收眼底。什么“摘星台”、“天书宝匣”、“南天门”、“南天一柱”、“定海神针”、“前花园”、“天桥遗墩”、“六奇阁”……景景佳奇,尽显雄伟之势,隽秀之貌。各景点的观景台多沿峭壁凌空而出,站在其中,美景一览无遗。放眼远眺,山峦起伏,逶迤绵延,绝壁悬崖,气势险峻;眼前奇峰突兀,宛如条条石柱,又似把把利剑,擎天而立,真乃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奇峰怪石嶙峋之间,曲壑蟠涧,绿树幽深,更添无限空蒙犹翠,有道是“风吹过,一啸百吟,云漫开,万千气韵。”令人感受一种超凡脱俗之势。

世上之山多为峰峰相连,纵是孤峰成山也是陡缓有度,再陡再险也能踩着脚下,惟张家界的山很多是彼此头角峥嵘,刀削斧劈,独自成峰,以它的危崖崩壁,让人望而兴叹。据导游称,这些危崖崩壁以前曾有当地的土家人为采摘岩耳偶尔攀爬过(注:岩耳,张家界特产,又名石耳,生长于张家界的悬崖绝壁之上,是岩石的苔衣,体呈叶状,背面多为黑色或黄褐色,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张家界独有的珍贵山珍),在笔者看来此说有点儿像神话故事,要知道那些柱状乃至于上宽下窄的擎天之石,能登其之巅简直让人匪夷所思。

十点半左右,乘缆车下山,继续金鞭溪的行程。金鞭溪是一条深远幽静的峡谷,两侧树林森森,怪石高耸,旁边是一条绵延于奇峰峻石之下的溪涧,溪水并不宽阔,但清澈见底,纤尘不染,涉溪戏水,清冽入心。

走进金鞭溪,数百步之处,一巨石耸立眼前,宛如神鞭直捣云霄,三面笔陡,有棱有角,在阳光映照之下,金光闪闪,气势雄伟,因形如古时兵器的鞭而得名金鞭岩。导游介绍,其高三百八十多米,为张家界数不胜数的奇峰怪石又一典型。站在岩石之下,举目仰望,峭壁峥嵘,峰巅之上苍松迎风,薄薄的雾霭弥漫其中,岩体层层叠叠,似由一层层石英砂岩堆砌而成,给人一种摇摇欲坠的险峻之感。

金鞭溪之名也是因此金鞭岩而得,整条金鞭溪蜿蜒于深壑幽谷之间,树木繁茂,浓荫蔽日,满目苍翠,潺潺的溪水跳着韵律,阳光透过林隙在水面上洒落一片斑驳,给人一种宁静致远,安谧清幽的享受。沿溪景点主要有“金鞭岩”、“神鹰护鞭”、“观音送子”、“劈山救母”、“千里相会”、“猪八戒娶媳妇”等,所谓三分形象,七分想象,笔者之兴致在乎于视觉和心神的感受,而对其名称并无多少兴趣。金鞭溪在张家界的景点中久负盛名,并有诗赞云:“清清流水青青山,山如画屏人如仙,仙人若在画中走,一步一望一重天。”不过,在笔者看来,单就溪涧和河床而言,金鞭溪其实非常平淡,若非两侧耸立之奇异怪石,从观景的角度而言实属乏善可陈,当然若以休闲的角度则另当别论。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行程,中午时分抵达“紫草潭”。附近若干店铺售卖特色小食和饰物,游人聚集,有的充饥,有的歇息,熙熙攘攘。或因一路跋涉,我们也早已饥肠辘辘,于是买了些炸魔芋、葛粉饼等尝试,也权作充饥。说是特产,其实味道并没啥特色,且价格不菲。

下一行程是袁家界,据导游说在这里再过不远就是上山的百龙天梯,登袁家界可以选择搭乘电梯或走三千多级的石阶山路。“不爬山,何叫游山玩水?”儿子神气十足地说。小弟却面露难色,但经不住侄儿的调侃,也勉强同意登石阶上山。站在旁边的导游脸上掠过刹那的愠色,但很快回复舍命陪君子的神情。吃过东西,稍息片刻,背上行囊继续行程。

前行过“千里相会”,上袁家界的山路就从这里开始。山路崎岖,峰回路转,一会绿树蔽日,一会悬崖耸立。选择徒步上山的游人多为三五成群,以年轻人居多,一路上,人人挥汗如雨,斗志飞扬。小弟平日缺少运动,一路上气喘如牛,疲乏不堪,我们父子俩或因时常锻炼,虽然辛苦却仍能稳步前行。历时一个半小时的攀登,到达将近巅峰的最后一个驿站。驿站设有食肆,小弟或因在山下时吃小食不多,建议吃饭再行,儿子是个馋猫,自然附和。食肆是简易的水泥瓦面建筑,面向山道,背靠山坡,条件简陋,地上散落不少的餐厨杂物,卫生条件不言惨不忍睹也只能用恶劣形容。我们走到门口,一位三、四十岁的妇人笑脸相迎,我们在门口的一张水渍斑斑的小餐台坐下,我见此情景早已没有丝毫食欲。小弟拿着餐牌看了看,菜式价格不菲且不合胃口,便随便点了两个菜权作充饥,那妇人见只点两个菜,笑容即时打住,面露愠色。

叔侄俩匆匆扒了碗饭便继续行程,很快抵达一千多米高的袁家界之巅。成百上千的奇峰,如笋似剑,层层叠叠;峻峭之石如英武将帅,嵯峨之峰似勇猛壮士,千姿百态,有声有色,呈现眼前,好一派“峡谷翻澜千柱抵”的壮丽景象。一路的攀爬之劳,履险之苦,及那妇人的晴转阴的面色霎时间抛诸脑后。

袁家界位于张家界森林公园的中心地带,与金鞭溪一衣带水,东接索溪峪,南眺鹞子寨,西南与黄石寨隔着峡谷奇峰遥相呼应,西邻杨家界,北靠天子山,地理上是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有诗赞云:“云雾缭绕,花香鸟语早,南国奇峰何处找,袁家界上独好。千峰穿云高耸,万顷松杉葱茏,石林百态千姿,幽谷碧水淙淙。”这是袁家界奇雄隽秀,巍峨秀野的真实写照。

袁家界和黄石寨一样,都是自上而下欣赏峡谷的风光,整个景区仿如一个巨大的石盆,那些奇峰怪石,葱茏绿野就仿佛是置于盆中的景致,游走于各个观景台就宛如行走在盆边之上。登上袁家界,我们沿着“后花园”、“迷魂台”、“情人谷”、“天下第一桥”而行,沿线全部位于悬崖峭壁之边,部分甚至凌空突出,下边是百多丈深的峡谷,向下俯望,畏高者心惊胆战。放眼四望,清幽壑谷,怪石嶙峋,奇峰林立,神态各异,似兵勇列阵,又似群贤聚首,连绵簇拥,姿态万千,气势磅礴,蔚为壮观,让人叹为观止。什么“拜仙台”、“八卦阵”、“猿人问月”、“神龟探天”、“小洞天”、“情人谷”、“五女拜帅”、“百元大钞”、“乾坤柱”、“阴阳界”等美景尽收眼底,令人目不暇接。

张家界奇特的地貌独一无二,据介绍是因石英砂岩经过亿万年的风化、碎裂,再经过漫长的水蚀作用,使其沿裂面崩塌而形成拔地而起的柱状石峰。而在石柱孤峰之上,悬崖峭壁之间,绿树葱郁,苍松迎风皆因石英砂岩具有蓄水的独特结构所至。

过“迷魂台”不远,一条巨柱如定海神针,从空中直插深谷,这便是美国科幻大片《阿凡达》中的悬浮山——哈利路亚山的实景——乾坤柱。该石柱垂直而立,上粗下细,高达约150米(海拔高度1074米);顶部苍松揖翠,植被郁郁葱葱,底部绿树幽深,峰体形态奇特,如刀削斧劈,巍然屹立于群山之中,顶天立地,气势逼人,让人遐想无限。

据说《阿凡达》之后,国内有所谓“精英”扰嚷要将“乾坤柱”更名为“哈利路亚山”,网民反应激烈。笔者以为此乃中国的悲哀也!崇洋媚外何时休?

再前行不远,一条天然石桥凌空飞架两座石峰之巅,雄奇伟岸,气势宏大,这便是有张家界十大绝景之一称谓的“天下第一桥”。据桥边一块石碑上所介绍,石桥宽仅2米,厚5米,跨度约50米,相对高度近400米,是由峰墙在风化作用下,下部岩层坍塌形成。桥上苍松挺拔,桥边古藤冠木缦绕飘悬;石桥两端的石峰之上,丛林簇拥,茂密葱郁;桥下幽深莫测,深不见底,峰壁宛如刀劈,寸草不生。走在桥上,松涛呼啸,山风飒爽。据称在云雾天气,桥洞之中白云飘渺,有如吞云吐雾一般,远远望去宛如神仙境界。此桥为天然所成,是大自然又一个鬼斧神工的奇迹。据说桥所跨的两座大山原为一体,只因中间部分的石质较为脆弱,经风化、崩塌作用的影响,又经长年累月的日晒雨淋、流水冲刷、山洪肆虐,便形成了眼前这一旷世奇观。

登高凌远,千峰叠障,绵延起伏,我们陶醉于这片奇雄隽秀的山野之中,不经意之间已是夕阳西下的时分。我们结束今日的行程,导游带着我们搭乘区内的环保车,行走了一段路之后,在一个弯道之处下车,转入一条水泥山道,徒步行走约十来分钟便到了今晚投宿之地。这是一条山间的小村落,坐落于一处比较平缓的山坳之中,小村落布局呈箭头状,房屋沿路展开,入村一边略呈下坡之态,跨过一条小溪涧后,沿溪边展开一排房子。村屋多为二层瓦顶楼房,白墙彩瓦,木框窗户,依山而建,除了村民自住之外,均作客栈之用。屋前一条潺潺小涧,一溪之隔是一片绿油油的庄稼地,偶尔几株硕果累累的沙梨树点缀其中。到达小村时正值傍晚时分,炊烟渐起,夕阳斜照,袅袅随风,一派宁静安逸的景象。

我们入住的客栈位于村尾的一间一层平房,背后是一个树林葱茏的山坡,门前是一个没有围墙的院落,与小溪之间有一个小池塘,几只鸭子泛水轻漾。依山傍水的环境,优美而宁静。从一些资料上的了解,土家人生性纯朴厚道,本以为可以在优美的山村中愉快地渡过一晚,怎知正是这些土家人的不厚道令人心情有点不畅。我们找导游的时候就考虑到晚上食宿之地的饭菜可能不合胃口,所以当时也决定到住宿时再看情况而定。我们下榻客栈的主人是一对中年夫妇,刚到店的时候,热情相迎,但当我们看过菜牌觉得不合胃口,说不在这里吃饭时,态度立马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这本来倒也不太在乎,毕竟只是住一宿,怎知外出去小店铺打算买些快食面充饥时,更令人不爽,一碗3元左右的快食面竟然要价20元!比袁家界山顶上的还要贵几倍,询问之下店主都爱理不理,大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之态。无奈之下,跑回客栈点菜吃饭,此时店主面露蔑视神色,比起中午在袁家界山上那个食肆的老板娘的变面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实纵使价格贵,能供之食物无非只是鸡鸭猪肉、禽蛋豆干蔬菜之类的东西,三人之餐也吃不了多少钱,只是这些人的态度和不厚道令人感觉不爽。本以为山人会比都市人纯朴,但都被午、晚两顿饭的事情给颠覆了,不知道这是偶然所遇还是普遍所在。好在经过昨晚一夜火车的劳顿和今天整日攀登的艰辛,早已精疲力竭,早早洗澡完毕就呼呼入睡,根本无暇为这些不快而郁闷。

2011年8月15日

一觉醒来,天已经大亮,匆匆洗漱后就继续今天的行程。乘搭导游安排的一部面包车,出到大道就转乘景区内的环保车向杨家界进发。今日的行程安排是行游杨家界和天子山,然后返回市区。

杨家界之名与北宋鼎鼎大名的杨家将有关,据说,当年杨家将曾领命在这一带围巢土家族向天王子(向天王子是流传于湖南张家界及湖北长阳、五峰、鹤峰等的土家族首领向大坤)而在天子山安营扎寨,后因战事旷日持久,杨家后代繁衍于此,所以后人为此取名杨家界。附近很多地名、山名都与杨家将有关,如“天波府”、“五郎拜佛”、“六郎峰”、“七郎湾”、“宗保湾”等,都是后人为纪念杨家将而取。另外,除了杨家将传说外,大家耳熟能详的《湘西巢匪记》中大名鼎鼎的乌龙寨也隐于这崇山峻岭之中。从这些史料或传说中可以看出,这一带历来匪患不断,或说明土家人生性不羁,桀骜不驯,而非那些描述土家人生性淳朴温顺之说。

环保车片刻就抵达杨家界入口的车站,一条铺满碎石块的上坡山路向着密林深处延伸,两旁是密密麻麻的竹林,入口处是一片售卖工艺品、饰物及小食、饮料等竹木搭建的简易店铺,这里的小食、饮料等的价格相宜,与昨晚投宿处有着天渊之别。沿着碎石路徐徐而行,早晨的太阳透过茂密的竹叶洒落斑驳陆离的阳光,脚下碎石咯咯而响,呼吸着那飘着竹香味的清新空气,让人心旷神怡,神采奕奕。

很快到达坡顶的一个驿站,过驿站后山道变成下行的石阶路,两边是葱葱郁郁的树林,三五成群的猴子攀爬跳跃,左穿右插,个别墩在路边,趁人不备,毫不客气地抢夺游人手中的食物,然后,毫无怯色,当着游人之面大口咀嚼,乃至发出啧啧之声,引来游人一阵惊呼。

走过一段曲折的石阶,到了一处山坳,面前赫然耸立着一座石峰,峰顶树木丛生,旁边一条笔直石柱相伴,石柱除柱壁缝隙之间长着几株小松树外,几乎寸草不生,顶端一块石头屹立着,形如雄鸡,仰望蓝天,仿似雄鸡报晓,这就是杨家界著名景点“金鸡报晓”。站在此处向东展望,一座巨大的山峰呈现眼前,峰壁直立裸露,峭壁之中,一间砖木建筑掩映在一行绿树之中,一条悬挂于峭壁之中的山道从屋顶向东蜿蜒而上,隐没在峰壁拐角之处,那便是闻名遐迩的乌龙寨。

过“金鸡报晓”再下行不远,经一座售卖饰物的一间土家风格的木瓦建筑处,右转沿石阶上行就是通往乌龙寨的山道。登至半山便是乌龙寨的寨门,寨门由棕褐色木头依崖边搭建,顶铺瓦片,体现山野简朴特色。根据寨门内一块导游牌上的资料介绍,乌龙寨原名蒋家寨,相传李自成兵败南逃,隐居石门夹山寺,他的财政大臣携带大量的皇家珍宝藏于临浬后,也随李自成隐于夹山(位于湖南石门县),伺机再起。由于满清朝政日固,李自成欲集部重振旗鼓无望,只好长期隐居,最终圆寂夹山。蒋家得了大批皇家珍宝,怕别人觊觎,派人走遍湘西大山,找到两个可以藏宝的险要去处,一为桑植廖城,孤山一座,上山靠索桥与栈道相连,山上牛羊繁殖均靠柴码背幼崽上山;二为乌龙寨,众山耸峙之中的一个不显眼的奇险小去处。蒋家出资买下了这两座山,将财产一分为三,分藏于临浬本家、廖城和乌龙寨,故蒋家寨之名,则由此面来。蒋家派人日夜把守,有人在晚上休息时望见此山相连,形似一条黑龙,于是又叫此寨为黑龙寨。民国年间土匪盘踞,因与湘西乌龙山相连,这里是其中一寨,故又叫乌龙寨。

穿过寨门,沿着石级攀登,从悬崖边拐过一处狭窄的弯道,再从石缝之间的石级攀爬而上,然后穿过仅能侧身而过石阶而下,很快就到了乌龙寨。乌龙寨四面是以竹木结构建成的平房,中间是一个大致方形的大天井,整座建筑呈深褐色,在绿树丛中格外显眼。走进乌龙寨,里面设有一些店铺,飘挂着两面“乌龙寨”的彩旗,几个女孩以《乌龙山剿匪记》中的国民党女军官的扮相,几个男人则以土匪的装扮,吸引游人拍照,以赚取收入,场景很有一翻当年乌龙寨的风采。

从乌龙寨后门出去,呈现眼前的就是“天波府”。所谓的天波府是一柱孤峰,从乌龙寨后门望去,有如碧海中的一柱神针,峰顶是一个几米见方的平台,峰壁苍松碧翠,令人惊叹。走下乌龙寨,绕行一条曲折的石阶道,有一条铁索桥与天波府相连,铁索桥随风轻荡,让胆小的游人心惊胆战,惊呼连连。越过铁索桥,两把两丈见长的铁梯直攀天波府峰顶。因为铁梯笔直,攀爬时必须手脚并用,如果是女生要登天波府,建议不要穿裙子,否则裙底风光尽露,一览无遗,当然,山野峻峭之中,加一抹秀色,或更加迷人,哈哈。沿铁梯攀上峰顶,山风习习,极目天舒,崇山峻岭尽收眼底,有种登高远眺,众山皆小的气概。据说,如果是云雾天气,云彩在壑谷峰峦之间缭绕,人就会有种腾云驾雾,如坠仙境之感。

站在天波府之巅,环顾四周,山峦如黛,群峰空隐,连绵起伏,白云蓝天,一望无际,让人心旷神怡。俯瞰山谷,奇峰峥嵘,气势宏伟,眼下石峰呈城墙状,参差不齐,巍峨诡奇,犹如断壁残垣,又如当年杨家将在排兵布阵,仿佛金戈铁马势犹存,擂鼓鸣金声尚在,让人感叹造化之鬼斧神工。风光如画,依依难舍,但游人纷至沓来,留连片刻沿铁梯返回,穿过乌龙寨,走下台阶右转,经“一步登天”而返。至于“一步登天”之说何来,由于导游偷懒,止步于乌龙寨山门,所以不知所以。不过,笔者对这些形容并不太在意,下到寨门与导游汇合时也忘记询问了。

出乌龙寨门原路折返,继续天子山行程。其实,杨家界尚有很多可观景点,什么“绝壁藤王”、“空中走廊”、“双榆抱石”、“灵石咬树”、“龙泉飞瀑”等不一而足,据闻也是值得一游的好地方,但时间所限,难以一一细品。

十一点左右搭乘区内环保车抵达天子山。天子山山高一千二百多米,原名青岩山,因古代土家族首领向大坤率众起义自称“天子”而得名。素有“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的美誉。地貌与张家界基本相同,多属砂岩峰林地貌。据介绍所称,是三亿八千万年前,由一片汪洋大海逐步沉降而成的沉积岩,经过漫漫岁月的沉积成岩,形成今天所见的厚度达五六百米的石英砂岩。天子山的景观造型奇异,都是天造地设,全无人工雕琢的痕迹,自然优雅,奇异隽秀,风光旖旎。这一带的景点众多,但都相对比较集中,有“凭栏览尽天上景”之称。

我们从贺龙公园进入。顾名思义,贺龙公园是为纪念贺龙而建,公园内,屹立在“云青岩”上的贺龙铜像是我国近百年来塑造的最大的一尊铜像,仅从此即可见湖南人对贺龙的敬佩之情。天子山最著名的景点均集中于这一带,“众将出征”、“仙女散花”、“将军列队”、“天子阁”、“御笔峰”、“石船出海”、“点将台”等均在贺龙公园附近。出贺龙公园向南几百米,便是天子山最著名的“御笔峰”和“仙女散花”景点,相隔数十米之处即是“天子阁”。

御笔峰位于云青岩下的山谷之中,立崖边向西南眺望,山谷之中奇峰秀石错落有致,巍然屹立,直指蓝天。其形较袁家界之石峰精瘦,顶端多尖细。山谷中部,有几座相依排列的石峰,头稍尖,峰壁光洁,如刀削一般,峭壁灰褐色,缝隙之处,点缀几株细小而翠绿的松树,峰群形态隽秀清雅,仙风道骨,仿如经精雕细琢,格外引人注目,这便是曾倾倒万千“色友”(摄影爱好者)和画家的“御笔峰”。天马行空者言靠右的石峰像倒插的御笔,靠左的石峰似搁笔的“江山”,还称这石笔相传是向天子所留,当年他兴兵起义时,就是提此笔批阅公函,御笔前的圆形石峰是他的御书台,云云。详端良久,佩服世人想象力之丰富,笔者或愚顿,只知群峰脱俗秀丽,美色诱人,倒悟不出“御笔”之神韵,惭愧惭愧。

“御笔峰”斜对面是天子山另一著名的景点——“仙女散花”。或许由于今日是晴空万里的原因,资料所介绍的情景并没有展现眼前,远眺俯瞰、东张西望,无法体会“仙女散花”的意境。据闻,在春暮时节,这里茫茫云海翻滚,把无数画峰翠崖变成座座孤岛,石峰俏立云端,云彩飘渺,形态极尽妖娆。风翻白雾,渐露一少女倩影,她头插鲜花,酥胸挺立,怀抱一只玲珑花蓝,纤纤玉手抓起满把的鲜花撤向人间,满月似的脸庞挂着淡淡的微笑,挽起的发髻轻摇,腰间的素带随风飘逸,仪态万千,风情万种。遗憾无缘感受仙女情怀。

天子阁并非古物,只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建成的仿古建筑。阁高30米,分六层,混凝土柱基,石雕栏杆,花岗岩地面,梓木门窗,金黄琉璃瓦屋顶,朱红色阁身。造型普通,本身并无独特之处,不值观赏,但其三面临渊,是欣赏远近景观最佳之地。登高眺望,远近奇峰秀石、连绵山峦,万千气象尽收眼底。我们逐层绕阁从不同高度欣赏四周景致,感受不同视觉的效果,然后折返,沿着所谓的精品游览线向东前行,“石船出海”、“点将台”、“人间迷宫”、“一指峰”等等尽览无遗。其实诸多景点皆坐落于神堂湾的深谷之中,不同角度,各景形态各异。神堂湾,一个凹形深谷,形如一个偌大的圆缸,四面都是刀切般的绝壁,谷中层峦叠嶂,树木幽深,奇峰争秀,让人叹为观止。

天子山上景点众多,上述所览者只是所谓精品景观,一路艰辛,时间所限,加之导游不力,无法尽阅。午后便出景区搭乘环保车到天子山门票站转乘交通车返回市区。出门票站途中,车上一位资深导游在向其客人讲述张家界被发现的过程以及开发情况,表述生动,娓娓道来,绘声绘色。自己一直疑惑于张家界如此美色却养在深闺无人识,经这位导游一说仿佛茅塞顿开。

原来,张家界以前是湘西大庸县北部的一个林场,因地处偏远,交通闭塞而一直没有被文人墨客所发现,而当地人祖祖辈辈生长于深山之中,人都有一种见惯不怪的特性,日夜所面对,当地人自然感悟不了这里奇特的风貌,而且当时国人生活艰苦,纵使偶尔有外来人见此风光,也难激发那种闲情逸致。后来一个叫吴冠中的画家到这里写生,被这里的美色所吸引,并于1980年1月1日在《湖南日报》上发表了《养在深闺人未知——张家界风景明珠》及国画《张家界》,张家界由此名声鹊起,当然吴冠中也因此名声大振,被誉为发现张家界第一人。除此之外,正如那位导游所言,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家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起步,国人生活条件大有改善,人们解决了温饱,精神生活需求发生变化。所谓饱暖思淫欲,吃饱了撑着就得找点消遣(那位导游之语),所以旅游业开始兴起,正好推动了张家界的开发和名声的传播。在此背景之下,较之于桂林,秀色不让,峰峦更野,幽谷犹诡;在雾抹青山,雨意绵绵之时,风情更胜黄山的张家界,自然而然在短暂的时间便能名噪四海了。

至于说,因交通闭塞而一直没有被文人墨客所发现之说,仍旧难解心中之惑。名山大川,飞瀑幽谷,在古代有多少不是在交通闭塞乃至荒芜之地?关于张家界,据说仅有明朝诗人夏子云游张家界后,有“苔痕终古迷幽壑,壁面千年挂劲松。”的诗句外,再无其它片言只字,连我们的大旅行家,驴友鼻祖徐霞客也竟置若罔闻,遗漏如此旷世奇观,令人不解。

带着解不开的迷惑踏上了返回市区的中巴车,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车程,下午四点多钟抵达了昨晚预计的七天酒店,结束了张家界森林公园的两天之旅。今晚终于可以好好吃一顿,然后睡个好觉了。

2011年8月16日

今天的旅程是游天门山。

天门山是张家界又一个闻名遐迩的景区,览其真容更加方便,因为它离市区仅几公里之遥。游天门山的门票价格不菲,连3元保险在内为261元/人,比张家界森林公园更堪,不过在当地各旅行社订票会有三、四十元的优惠,有意登天门山的驴友可不要多付冤枉钱了。

上天门山除了缆车之外,从山门沿通天大道而上也可,但好像只能到天门洞,山顶只能搭乘缆车而上。索道下站就在市区,位于迎宾路和大庸路交汇处,距火车站只有数百米。早上七点多钟,我们从酒店打出租车直奔索道站,到了站凭旅行社开出的订票收据向其指定的联系人员换了门票就登上缆车,开始今日的行程。

上天门山的索道非常之长,据资料介绍,索道于2004年建成,全长7455米,落差1279米,最大坡角38。6度,是世界最长的单线循环式客运索道,其坡度之大也是世界罕见,被誉为天门山四大奇观之一。不过,有很长一段实际上是运行于城区和村庄平缓之地,大可在山脚之下建索道而上。中国当代官吏大都有好大喜功之僻,似有人为地争当所谓世界之最之嫌。不过,置身于缆车之中,前面是晨曦之中巍巍耸立的天门山,由远及近,气势如虹;脚下是美丽迷人的田园风光,在淡淡的晨雾中,静谧的村庄、绿油油的梯田、丛丛簇拥的花地、葱茏的山坡和蜿蜒的溪涧不断地闪过,人犹如凌空飞翔,又如融身于壮丽的山水画卷之中,那种神奇的感觉倒也难以言喻。

缆车到达山脚,索道坡度急速徒增,向上仰视,索道依山籍壁,拔地冲天,宛如飞龙,腾翔于苍穹之际,蓝天白云之下,明媚阳光之中,耸立山间的立柱和飞行的点点桥厢熠熠生辉,恢宏壮观。近山顶,上下两堵巨大的峭壁赫然呈现眼前,突兀耸立,直插云霄,气势逼人。蔚蓝的天空中,两条银白的烟带飞越天际,蔚为壮观。一幅气吞山河的景象,绝对是上佳的摄影题材,但非常遗憾,缆车玻璃的反射光,影响了拍摄的效果,加上缆车飞快,机会瞬间即逝。

经过二十多分钟的行程,缆车抵达天门山顶的索道上站。走出站台,凭栏远眺,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油然而生。天门山海拔一千五百多米,山体孤峰耸立,气势临空独尊,四周均为悬崖峭壁,山顶平缓,台型地貌,或因此古有壶头山(方壶山)之称。其中森林茂密,古树参天,藤蔓缦绕,古寺雄踞,奇石点缀,据称空中俯瞰,犹如天界仙境,被称四大奇观之一。天门山拔地而起,山势陡险峻拔,景色雄奇壮丽,其擎天之势,顶天立地,鬼谷仙洞,诡异怪诞,悬崖栈道,腾空而出,震撼人心。

上天门山之游人称不上游人如鲫,远不及张家界之众,或因人们钟情于迷幻秀色多于险峻惊怵之故吧。以笔者之见,如果说蜚声海内外的张家界以雄奇、隽秀、幽深、秀野著称,那么形容天门山非险峻二字不可。

索道上站后面,有一座砖木建筑叫李娜别墅,似为新建。近期网球名将李娜叱咤网坛,媒体报道铺天盖地,初以为湖南政府如此慷慨奖赏娜姐,走近一看才知此李娜非彼李娜也。此李娜乃以一曲《青藏高原》唱红大江南北的著名歌手,其于1997年5月登天门山时,皈依佛门。有说是受天门山的神奇力量点化顿悟而遁入空门,有说是为情所困而求解脱,而所谓出家之后不是呆在天门山而是去了美国。风花雪月,情何以堪,人生感悟各有千秋,罢了罢了。

天门山山道以天门山寺的樱桃湾为点分为东、西两线,实为环山之路,另从樱桃湾至云梦仙顶及李那别墅之间辟有一条所谓中线游道。西线基本上都是空中栈道,景色最为壮丽,东线凌空栈道相对较少,多为崎岖山道,密林幽深之所。出别墅,我们绕西线而行,不远一处观景台叫“凌霄台”,立于其中,山风习习,大热天时,竟非常清爽宜人。向东南眺望,凌霄畅远,一望无边,张家界城区尽收眼底,碧绿的澧水河从东向西蜿蜒穿过整个城区,如一条玉带飘逸山城之中。

前行数十米,达“倚虹关”。旁有碑刻:“行行历山腰,巨壑幽且旷,路断忽复连,彩虹架其上,从化报天关,不闲仙人杖。”或概括其险峻之状。鬼谷栈道从此处起点,至“小天门”为终点,全长数里,平均海拔一千四百多米,悬于峭壁沿线,下方深不可测,上方距崖顶十数丈,随山形而蜿蜒起伏,从远处眺望,仿如盘踞于峭壁的蛟龙,又如飞越堑谷的彩虹。立于栈道之中,仿佛悬于半空,背靠悬崖绝壁,脚踏万丈深渊,直面万里云天,远山巍峨,四野空旷,惊险绝伦。行走于悬空栈道,山风飒爽,婵嘤清脆,偶尔树木凌空而生,横斜逸出,苍翠欲滴。拐过一处山角,东面屹立一座足以比肩天门山的山峰——七星山(?)。巅峰之上,壑谷之间,白云缭绕,逸于峭壁,一条扇形如绸缎般的云带仿佛从那里喷射而出,然后飘逸于蓝天之中,妙笔生花,宛如仙界奇观,迷人心醉,让人流连忘返。

信步而行,游人不多,三三俩俩,更感旷野空寂。我们时而背壁远眺群山,时而仰望蓝天,时而凭栏俯瞰深谷,风声婵鸣,松涛啸啸,空灵之音让人感受如仙般轻盈。儿子好事,视万仞幽谷而好奇,偶执石抛之深谷,凭栏俯身目视石块飞坠,未及谷底已消失视野,久未闻回响,林际万籁俱寂。

栈道萦纡曲折,绕过一角,栈道旁绿树繁盛,红绸飞扬,为游人所许心愿,写在绸布系于树上,形成红彤彤一片,随风飞舞格外鲜艳夺目。细看绸布所书,多为“安康”、“学业”、“仕途”、“爱情”、及至“升官发财”、“早生贵子”之类的心愿。游人至此,多有此举。千百年来,人类多寄望于天而鲜有寄望于“人”,是天意难违,还是人心难测?

过许愿林,栈道上下顿变空旷,下方绝壁直插谷底,谷底依然绿树幽深,然而大片悬崖石壁却寸草不生;上方峭壁也多为裸露的砂岩,灰白偶尔带点砂褐色,砂岩层次分明,仿佛堆垒而成,偶有植被也稀稀落落,石形嶙峋,偶或突出于栈道,游人需侧身而过。对面是险峻而秀色不减的七星山,远山云霞飞舞,景色壮丽。栈道绕过一处山角不远,巨大的峭壁向内凹入十数丈,形成一条深不可测的堑沟,这便是“鬼谷天堑”。经此处的栈道凹入岩壁,部分栈道需弯腰而过,向下俯瞰,幽谷阴森,犹胜鬼谷之名。

其实,天门山上的一些地名与其传说有关。“鬼谷”之名实际上并不是表达其险峻之象,而是与春秋时代的鬼谷子之缘。相传鬼谷子在天门山绝壁上的鬼谷洞内隐居,研习易经,并传授当地百姓强身健体的“鬼谷神功”,也就是现在名闻天下的大庸硬气功。而天门山上另一个景点“野佛藏宝”则与李自成有关,传说李自成兵败后,由其侄李过将所有财宝秘密运至天门山藏匿,李过并因此在天门山寺出门为僧,法号“野佛”。但上述所言并无史料记载,仅为民间传说,是否真实,不得而知。但通过这些传说亦足以说明天门山之神秘和历史之悠久了。

至“野佛藏宝”下方的栈道,是一处转折之地,旁边是一个供游人歇息的驿站。驿站绿树婆娑,阴凉清爽,游人可以在此歇脚,如有雅兴还可花10元点上一曲,聆听两位土家女孩银铃般的歌声,在经历了惊心动魄的鬼谷栈道之后,不失为一种放松的享受。举目蓝天,赫然发现驿站的上方十数丈,有两条粗实的钢丝绳索,挂着两排摇椅,悄无声息地滑过。湛蓝的天空,清澈如洗,几絮雪白如丝般的卷云和那条银练般雾带,以及悄然滑过的山顶缆车,仿佛悬挂在浩瀚苍穹之中。后来,因为小弟畏高而放弃了搭乘这条山顶观光缆车,没有感受到那种飘逸于空中的快感,直呼后悔。我想,如果乘上这条如悬于蓝天之中的缆车,下,俯瞰天门山之奇观——空中花园,上,仰眺一碧万里的深邃蓝天,头绕浮云,手揽雾练,脚踏清风,那种感觉一定会是飘渺如仙,妙不可言。

在驿站逗留片刻,继续前行,很快就到了小天门,惊险万状的鬼谷栈道至此而终。经过蜿蜒曲折而惊险万状的鬼谷栈道之后,一座百米长的铁索吊桥赫然在目,跨越一条长长的山谷。走在其中,风吹晃动,令人更感山风飒爽之妙。走到桥的另一头,回头眺望,呈黑褐色的栈道变得细小,但在灰白色的绝壁上却格外醒目,凝望着那随山形蜿蜒延伸的栈道,思绪随之飘逸。巍巍巅峰之上,有一座两层圆形宝塔,底宽顶尖,色彩红白蓝相映,遥望之,仿似一处艳丽的蒙古包,其耸立于茂密的丛林之中,为万绿丛中增添一抹艳丽色彩。此时,天际阳光灿烂,湛蓝的天空中,白云如丝如缎,仿佛从山巅之处腾空而出,形成宝塔四周祥云飘逸,浩瀚蓝天白云丝丝缕缕之状,那便是天门山之巅的“云梦仙顶”,名符其实的云梦仙顶。目光回望峭壁,栈道下方百丈,有一个幽深的山洞,那便是令天门山充满玄幻之象的鬼谷洞。在刀削般的悬崖绝壁之中,距幽谷数百丈之渊,与崖顶百数丈之遥,鬼谷子是如何遁身其中修道养身,令人匪夷所思。

过吊桥不远处,有一处形似大木桶的东西,桶壁刻满古字,称为“捭阖”(捭者,开也,言也,阳也;阖者,闭也,默也,阴也),似奇门遁甲,内里八卦布局。木色仍新未见沧桑之态,应为近期所置,虽不足让视觉生色,倒也能添点玄幻之象。前行过“求儿洞”不远,一群偌大的建筑呈现眼前,场面宏大,气势雄伟,这就是著名的天门山寺。

天门山寺始建于唐代,是湘西地区的佛教中心,现在的天门山寺是在2009年在原址重建,由山门、钟鼓楼、天王殿、观音阁、藏经阁、法堂等组成,红墙绿瓦、飞檐斗拱,檐壁浓墨重彩,绚烂华丽。建筑新颖,虽说欠沧桑之感,却也宏伟浩大,厚重庄严,气势磅礴。步入其中,庄严、肃穆、恬远的禅音,悠然于耳,不失古雅清幽之韵。寺院坐落山窝,后依青山,前临峭壁,南与云梦仙顶遥相呼应,视野开阔,极目东南,众山皆小,确有一山独尊的气概。伫立于寺院门前广场,放眼而观,整座天门山寺沿山坡向上呈梯级状延伸,错落有致,金碧辉煌,天上蓝天万里,白云如丝,与亭台楼阁互相辉映,整座寺院犹如空中玉宇,端庄秀丽,气势非凡。

据说,在重建的天门山寺2009年6月8日开光和安放舍利子的前一天,这里突降暴雨,使本来炎热无比的气温陡降,变得清凉舒适。还说当晚天门山顶一直闪电不停,巍峨的天门山轮廓,方圆二十里可见。降雨量比城区多四倍,也是张家界有气象记录以来的首次降雨现象。当地盛传,此次降雨是观音菩萨显灵,倾洒甘露,洗净凡尘。是巧合还是天意,可能真的只有天才知道了。

在天门山寺旁边,有个叫樱桃湾的地方,经这里可沿东线继续行程,之前在驿站处看到的缆车也是从这里与云梦仙顶相连。和儿子走下缆车站转了一圈,顾及小弟畏高,犹豫之下放弃悬空揽天的机会,留下这次旅程的遗憾。

游人至此,放弃东线前行的游人不在少数,或选择中线游道,或原途折返。我们则不畏艰险继续前行。整条东线游人稀少,其山道设施似乎不及西线游道完善,除两段不长的栈道之外,基本上都是一些崎岖难行的山道,多密林、荆棘和石道。穿越密林过程中,偶尔会见到一些树木跟石头相互依存,树依石而生,石抱树而立的景象,仿如一对对相濡以沫的恋人,所以这一带以“木石之恋”、“木石奇缘”来命名。明清时代的胡世安在其《游天门山记》中,有“信步而前,乎入仄径,萦纡曲折,藤萝络石夹道,幽趣逼人,遂扪石缘木而下,幽奇怪伟,莫可名状。”之说,或是对这些山道最好的描述了。

过“木石之恋”转出悬崖栈道,继续领略惊心动魄之感,东线栈道之险峻足可与西线鬼谷栈道相提并论,不过沿途远处的风光似乎稍有逊色。经过片刻,就到达这条栈道的尽头之处——“南俯视天门”。在这里可以从上而下观看天门洞,不过,或因视觉原因,无法感觉到天门洞那种奇绝天下的气势。稍行,攀登而上,便到山顶的最东端“扣云关”和“醉云亭”。“扣云关”据称其名由清朝乾隆时期永定县知县俞良谋“我欲振衣岩顶去,翠岚深处扣云关”的诗句而来,名字有豪情万丈之势;而“醉云亭”则是从元末进士杨辀赞美玉壶峰的诗句“半空有仙子,白日醉云关”而得名,展现浪漫超凡的境界。据说,这两个地方是天门山观赏云海最佳之处,遗憾今天天公不让我们枕云而醉,不能亲身感受那种登高揽云的豪情和与云彩共舞而醉的浪漫。

不过,站立在高高的扣云关上,俯瞰是万丈悬崖,幽谷林海,远眺是连绵山峦和一湾碧水悠然而过的张家界城区,仰望天际,浩瀚蓝天白云飘逸,振臂一呼,那种豪迈之情油然而生。静坐醉云亭之中,清风佛脸,蝉嘤袅袅,静静地,用心感受旷野的空灵,自然而然神迷心醉矣。

梦醉三刻,不舍而行。走过一段崎岖山道,一座院落掩映于绿树林荫之中,清幽静谧,这便是“灵泉院”,为一道教建筑。据说灵泉院因其东侧有灵泉而得名,始建于唐代,唐末诗人周朴曾隐居于此。灵泉院有一段佛、道并存的历史,或能反映当时道教和佛教的发展和兴衰。

过“灵泉院”达玉壶峰。其位于天门洞东侧,山峰东、北、西三面皆绝壁,拔地擎天,陡峭险峻,气势宏伟。上面所提“扣云关”、“醉云亭”等其实均在玉壶峰地界之内。玉壶峰为天门山十六峰之一,因形如酒壶而得名,曾一度被误为是天门山最高点,天门山的另一个名字方壶山,也正是此峰而得名。

玉壶峰之巅,有一座木制的两层观景台,或因风吹日晒雨淋,缺少保养,已显露残破之貌。我们登高台上,放眼四顾,顿感天地之悠悠,苍茫无际。向下俯视,天门山另一个奇观——“通天大道”尽收眼底。大道迂回曲折,盘山而上,宛如玉带飘逸,又如白龙盘绕,蔚为壮观。

从玉壶峰沿山道而下,拐过两弯便到了“北俯视天门”。能见山洞与在“南俯视天门”所见相当,难感天门洞磅礴之气势,倒是东望玉壶峰,其万丈悬崖,刀削斧劈,拔地而起,耸立云端,一股冲天之势,更令人震撼。

过“北俯视天门”之后,经“天门翻水”,穿“盆景石区”,到“吊索神峪”,再行一段不长的栈道,便回到索道上站了。此段行程没有奇景,但有一个传奇则不能不提,就是天门翻水之迷。这个传奇不是传说而是确有其事,只不过是难得一见的奇观。在海拔1500米的天门洞左侧绝壁,平时即便是滂沱大雨过后,也不会发生水流垂挂之象,然而,有时却在大旱的季节里出现洪水怒泻而下,啸声如雷的奇观。只不过这样的奇观相隔十几年、几十年才会发生,而且时间只持续片刻,只有幸运者才有机会一见。其离奇之处在于:一是天门翻水的瀑布找不到源头,每次翻水都是凭空从地下冒出一股水来;二是洪水都是发生在雨季而天门翻水每每发生在大旱季节;三是天门翻水每次的发生都与中国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紧密相连,常常是翻水不久,中国大地就会有重大的事件发生。根据记载,1949年,出现天门翻水奇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65年,发生规模最大的一次翻水现象,第二年“文化大革命爆发;1976年再次出现翻水后,唐山大地震,周恩来、朱德、毛泽东先后辞世;1998年5月又一次发生翻水奇象,当年7月起全国各地遭遇超过有史记录的特大洪涝灾害。看着这些记录,天门山奇异之象,简直令人匪夷所思,或真是世界之奇,无奇不有也。

回到站台,意犹未尽,逗留片刻,再乘缆车下山。坐在缆车之上,回望山巅,感觉异同。上山之时,万仞绝壁山巅由远及近,扑面而来,气势逼人,给人震撼;下山之时,由近渐远,留人遐想。

片刻,缆车达索道中站,此处几可观全山,绝壁层层叠叠,其间植被葱郁,顶端耸立一面巨大绝壁,其后有一个偌大的通天山洞,那便是天门山奇观之一的天门洞。洞之左侧便是玉壶峰,其形如定海神针,拔地冲天,有股直插霄汉之势,震撼之感比站在其巅时所感尤甚。出站后,转乘巴士向天门洞进发,过程亲感“曲径通天”之奇境极致。

通天大道以进山的山门为起点,顺山势而修建,通达天门洞脚下,全长近十一公里。它从海拔200米一路急升至1300米,两侧绝壁千仞,空谷幽深,迂回曲折,180度的急转弯此消彼起,层层叠叠。其势惊险奇绝,荡气回肠,而且湾道刚好九十九个,暗合“天有九重,云有九霄”之意,令人叹为观止。通天大道沿途景色峻伟壮丽,可惜观光车匆匆而过,目不暇接,如果能从山门一路徒步细观,我想,“曲径通天”的意境或令人更难以忘怀。

车经约二十分钟爬行,达天门洞脚下。急不及待,纵目而观,天门神洞顿慑心神,造化神工叹为观止。据介绍,天门洞高131。5米,宽57米,深60米,南北对开于海拔1300余米的峭壁之上,扶摇而通天,气势磅礴,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天然穿山溶洞,无愧旷世奇观之称。远远望去,天门洞气象万千,宛如明镜镶嵌于蔚蓝的天幕之上,又似天门洞开于仙界之中。据说天门洞中,时有云雾自洞中吐纳翻涌,道道霞光透洞而出之象,瑰丽神奇,似蕴藏尽天地无穷玄机。史料有载:“玄古之时,有土人见霞光自云梦出,紫气腾绕,盈于洞开,溢于天合,以为祥瑞,肃而伏地以拜之。”难怪有元朝诗人张兑有:“天门洞开云气通,江东峨眉皆下风”之叹。

通达天门,有一条长长的“上天梯”,天梯陡峭,分九段,五缓四陡,缓陡相间,共有999级,暗合九九之意。有说每当雨水季节或水汽充沛之时,天门洞便会风云激荡,蒸腾的雾气仿似白龙在洞里洞外翻飞,形成“天门吐雾”奇观,使“上天梯”笼罩在云雾缭绕之中,仿如仙界神景,故此上天梯又有“悬梯浮岚”之名。

今日天晴气朗,我们倒无缘见此佳景,但登天梯之感受亦足以令人难忘。步入上天梯,从登上一个用大理石砌成的高台开始,高台墙壁上镶嵌着“上天梯”三个金色大字,旁边有“莫畏山高空仰上,此中真有上天梯”的诗句,为清朝时期永定县知县俞良模所书。高台上一个硕大的香炉燃着粗大的檀香,两旁各有一个亭子,供奉着菩萨,香烟缭绕,是信徒祈福之所。

儿子一马当先,一鼓作气,冲上999级天梯,直抵天门洞,引来不少游人注目。自己得益于多年来坚持的锻炼,虽未能一口气直跨999级石阶,尚能轻松而达。这下可苦了小弟,中途虽几经歇息,仍气喘如牛。等到小弟登上天门洞,整整花去半个小时。置身天门洞中,山风穿洞而过,习习有声,洞外不时云彩飘逸,仰望洞顶,不时有水从洞顶的石缝中飘洒而下,如丝如珠,漫天飞舞,晶莹剔透,清凉甘甜,这便是传说中的“梅花雨”,为天门洞一大胜景。站在洞内,回眸天梯,居高临下,宛如置身天宫仙阁,大有“我欲乘云仙飞去,直入九霄揽乾坤”之感。

逗留两刻,沿石阶而返。登车返回索道中站,转乘缆车下山,再赏沿途风光,乐在其中。约5点返回酒店,结束今日旅程。

这次湘西之行,本计划19号下午才返程广州,但由于昨晚购火车票时,19号已经没有合适的车位,唯有购买18号的回程票,行程计划因此变更。换言之,这次的旅程剩下明天了。回到酒店,立马找旅行社了解,经推介的几处景区,权衡再三,由于这几天多为游山,鲜有水玩,便决定明天去张家界大峡谷,看看张家界之山水。

2011年8月17日

早上七点,从酒店出发。这次拼团是和住在附近酒店的一对来自上海的母女,共五人结团而行,其实也只是由旅行社租车及代办门票之类而已,大峡谷之行一般并不需要导游。

上海女人,约三、四十岁,挺健谈的妇人,小女孩倒是沉默少语,略比我儿子年少。妇人一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谈其出外旅游之心得。原来她们是在贵州一游后转来张家界继续旅程,行程方式和我们相当。上海人以精明节俭著称,一路听其所言确实受益匪浅。她们抵达每一地总是先安顿好,再规划行程,然后找当地游行社货比三家,力争取得最佳、最优惠的服务,而且,行程安排总是先简而后精,令行程高潮迭起。而我们这次出行却正好犯了这些急于求成的错误,钱多花,服务不爽,激情也日渐而减。

大峡谷,位于张家界慈利县,与森林公园相邻。“山崖峭立,绝壁悬瀑,如天河之水,似玉带飘扬。人来人往,天高云淡,动若银蛇狂舞,静若处子迎宾。”这是宣传简介中对大峡谷悬崖飞瀑的形容。见此介绍,如诗如画之景象飘然于脑海,令人心驰神往。

实际景色如何,还有待深入其中。大峡谷距市区有几十公里之遥,驱车要个把小时。过森林公园不久,路旁有一景,名曰“百丈峡”。司机驶至此处,声言送我们一个免费景点,其实是其想在此候人,不过,倒真的是值得一看的美景。路旁有一碑刻简介称:“百丈峡位于武陵源景区,相传是一个古代战场。诸景点如系马桩、插旗峪、玉玺岩等均与古代战场相关联,故百丈峡又名‘百仗峡’。武陵源各风景区少有史传,而此处因地势险要,在明初便见诸文字。据《慈利县志》记载:‘峡高百丈,高秀入云,石屏赭赤,关眼突兀,奇甲天下。’”最值一提者,当数耸立路边的一柱孤峰。其高百丈,形如利剑,又似神针,靠山一侧几乎寸草不生,靠路一边,点缀稀疏而翠绿的植被,势如冲天。附近几座山峰,形态秀美,虽不及张家界之雄奇,但能在路边有此一景点缀,也令人耳目一新。地方不大,一眼览尽。

司机稍等片刻,未见其候之人,或不好意思,启程而去,不消一刻则抵大峡谷。一入景区,便是一条狭窄的峡谷,一条石梯蜿蜒而下,两旁峭壁耸立,这就是所谓的“一线天”。大峡谷景点名称颇众,令人眼花缭乱,仅从入口落到谷底就有“一线天”、“天梯栈道”、“三叠游道”、“平台吴王坡”、“石壁裂缝”、“千年古藤”等等,不一而足。有奇特之处,却鲜有观赏之韵。从滑道直下谷底,一条清澈的溪涧蜿蜒流淌,两岸是耸立的高山悬崖,木搭的栈道则沿溪边顺流延伸,确实山水相间,不缺青山秀水,但入我眼中,却总觉平淡无奇,不知是否前几天那些秀野、清幽、雄奇或险峻之景象仍然充斥于眼球,以至失判其美色?

出滑道,过木桥便见一帘十数丈瀑布从峭壁之中飘然而下,有名“翠潭揽瀑”。上面所引用简介之介绍便是描写此瀑布之华丽藻词。有时不得不感叹我们祖先所创造之文字,其无穷无尽的渲染力似可化腐朽为神奇,同时,也不得不佩服那些策划者们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其实,倘若你感受过黄果树瀑布飞流怒吼之震撼,其似乎就不值大呼小叫了。不过,远看虽无撼人之势,近观倒也飘逸,未失纤纤飘洒之风韵。或者说,前后之比,刚柔有别,各具特色。瀑布从峭壁中部的一条缝隙中涌出,飞泻而下,跌至其中,被一突出岩石所挡,分成多条水帘飘下,击起水雾翻飞。走入溪中,伫足于瀑布之下,感受如丝水雾轻拂之快,清爽之感难以言状。

大峡谷,传说颇众,有说这里曾是当年吴三桂和李自成残部李过的指挥部,清兵入关后,吴三桂率兵与李过在此决战;也有言,这里曾是中华第一保镖杜心武习武采药之地。此地标榜景点甚众,屈指难数,其实多有言过其实之嫌。什么“闯王亭”、“隔音石”、“竹仙泉”、“仙人洗面”等,只不过是一个小亭,一块石头,一眼最普通不过的泉水,一处天马行空的想象罢了,倒是其曲径通幽,蝉噪林静,鸟鸣山幽,溪水汩汩,更令人逍遥。

当然,有些景点,如“圆桶绝壁”、“灵芝沐浴”、“神泉峡”、“一帘幽梦”、“土匪洞”等,虽然缺乏大气之势,倒也颇有特色。过“翠潭揽暴”不远,有一圆桶型绝壁,高有十丈,仿如对开的圆桶内壁,纯粹天然,绝无雕琢,绝壁之上翠绿如茵,鬼斧神工,令人惊讶。沿着栈道信步而行,一堵弧形石壁赫然呈现眼前,石壁边沿参差不齐,壁中突出成罩,形如千年灵芝,壁顶水珠纷飞,如丝轻飘,故名灵芝淋浴。再前行不远,一段悬崖凸出,峡谷收窄,栈道仿佛是在崖脚下开凿的隧道,悬崖上有两处飘洒着如珠的水帘,洋洋洒洒,晶莹透亮,酒在身上,清凉透心;如果是雨季想必是两处壮观的水帘,这就是神泉峡。

一路信步而行,游人稀少。前面的一段峡谷狭窄,大概仅有丈把宽度,水道两边就是悬崖峭壁,所以栈道只能修于水中;峭壁高耸,形成一线天的光景,两边峭壁植被葱绿,阳光从崖顶洒落,映射在清清的溪水之中,泛着植被的倒影,仿佛一条玉带轻拂。石壁上不断地渗出水来,整堵峭壁湿湿漉漉,在植被上那些枝叶上形成一个个洁白晶莹的水珠,在阳光的映照之下,闪亮剔透,宛如颗颗的珍珠,这便是著名的“珍珠墙”。

走出这段百余丈的神泉峡,峡谷豁然开朗。不远,一处沿山坡激流而下的瀑布隐匿于密林丛中,长而不大,美感不足,这就是“蝴蝶泉瀑布”。走过那处“清泉石上流”,一湾碧水倒映着两岸苍翠,水平如镜,似乎纹丝不动,原来不远处有条拦水坝。穿过坝上的玻璃桥,前行不远是一条湾道,一间残旧的木屋置于拐弯之处,似乎已经弃置,给人一种荒凉之感。再过就是所谓的“一帘幽梦”,实际上,是一处呈月牙形,底部凹进的石壁,前面是处于拐弯状态的溪涧,潺潺的溪水蜿蜒而过,不过,或由于时点和光线的原因,又或笔者缺乏空间的想象力,无法体会到那种“幽梦”的意境。

出“幽梦”之境,一个硕大的洞穴呈现眼前,洞穴前有一条蜿蜒的石阶路,拾级而上,顺阶梯而行是穿洞而过继续前行的游道,从过道入口前向右边爬过那些硕大的乱石,有一个高而大的洞,那便是“土匪洞”。洞前很多巨大的乱石,儿子又再一马当先向洞口攀爬而上,小弟这次亦紧趋其后,倒是轮到自己不能继续前往了,那个同游的小女孩跟着我们翻过那处乱石,本想跟我们一齐探探洞里秘密,但到洞口下便不敢再前,唯有留下陪着她而失探究之机。儿子返回后述称,洞幽深而宽大,凉风飕飕,说话回声,未见尽头。

折返,穿过黑漆漆的洞穴通道,在一处驿站稍息。再前行不远,对岸崖顶飘落一帘瀑布,名为“天仙水瀑布”。其比“翠潭揽瀑”为高,水从山顶飞下,有别于“翠潭揽瀑”从峭壁中间喷射而出之状,形态各异。临近瀑布,溪涧有一条横向水道与一处溶洞相连,称为“大鲵洞”。洞口建有一座小巧玲珑的月牙形拱桥,凭栏向洞内观望,难见内里乾坤,更未见娃娃鱼。过桥数丈即达“天仙水”之下,仰望观之,纤纤秀色,轻盈飘逸。下方为一条拦水小坝,令溪面平缓,瀑布飞泻,溅起片片水雾,四周蜻蜓轻舞,点水翻飞,水坝上几个游人戏水,勾勒出一幅宜人景色,静静品味,心旷神怡。

栈道至此而终,水坝下方为一个小水库,无路可行,除非原途返回,否则非乘船不可。水坝之下,早有一艘木制游船静候出谷之人。上船片刻,慢慢驶出,平静的湖面泛起轻波,两岸青山,绿树葱郁,偶见野鸭戏水,宁静清幽,静坐船上观四周,虽不能言景色迷人,倒也轻松写意。不经意间,船抵码头,结束大峡谷之行。

出景区已是中午一点,游完峡谷需三个多小时,不过,一路徒步,都是信步闲庭,无需翻山越岭,倒也轻松自如。总体而言,景区景色平淡,没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但其空气清新,环境幽远,不失为休闲之处。不过,128元的门票似乎物非所值了。

登车回程,中途爆胎,停车修理。时值晌午,阳光猛烈,我们走到路边树荫下等候,费时不少,但绿树葱茏,旷野寂寂,倒也惬意。司机大佬用电话叫其儿子过来帮忙的时候,大叫:“这回亏大了,亏大了。”似有自认倒霉之意,不过,这位司机诚实守信,服务并未受此影响,顺利地送我们回到酒店。

2011年8月18日

今天没“战”事,一枕黄粱,已是早上十点了。回程的火车票是下午的三点半,一个比较尴尬的时间,找景区游玩似乎不够时间,不出去走走又时间似乎太多,只好睡一个懒觉,也算补补这几天的劳累。

洗漱完毕,外去逛逛,了解一下张家界市区也算没有白来一场。不过,这个小城市根本就没有什么可以逛的地方,看地图和从天门山上俯瞰,感觉面积不算太少,然而建筑有点像乡村的小镇,却又没有小镇的风情,特色无踪,索然无味。于是,在酒店附近兜了一圈,就转回前两晚吃过饭的餐馆早点解决午饭。磨磨蹭蹭,回到酒店近一点钟,收拾好行李也就差不多到退房的时间了。

两点离店,打出租车奔赴火车站。酒店离火车站其实不远,很快就到了。感觉时间多了一些,百无聊赖地消磨时间。好在张家界的火车站候车厅挺现代化的,空调、卫生、秩序一应俱全。不过,好不容易等到差不多入闸的时间,广播却通知班车晚点了,而且不是几分钟的晚点,而是晚点四十分钟。天啊,真无奈。

等到车启程的时候,将近是下午四点半了。随着列车的轰隆,这次旅程就真的结束了。眺望着窗外渐远的张家界市,看着随车而蜿蜒的澧水河,内心有种淡淡的不舍涌现心头。斜阳横照,白云飘渺,碧水山色,中午时仍感到索然无味的张家界市,仿佛间浮现出一种飘逸迷离的风情,脑海中忽然闪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

评论

  • 白雪:拜读你的美文推荐
    回复2011-10-01 06:11
  • HENG:回复@白雪:谢谢白雪!
    回复2011-10-01 14:14
  • 성의가없는:大骗子
    回复2011-10-01 17:16
  • HENG:回复@성의가없는:哈哈,与君素味平生,何言大骗子?
    回复2011-10-01 18:14
  • 성의가없는:回复@성의가없는:因为你把那里写的太好了,对于没有艺术细胞头脑简单的人来说,那只不过就是一山一树一草,平常的很,并没有你写的那么美,所以才说你是大骗子啊
    回复2011-10-02 13:04
  • 浅歌:你很有才哦
    回复2011-10-11 17:55
  • HENG:回复@浅歌:目有所观,心有所感而已。多谢欣赏!
    回复2011-10-12 12:39
  • 云如雪:阅文如身临其境,谢谢美文带我免费旅游一回。赞一个!
    回复2011-10-18 10:57
  • HENG:回复@云如雪:多谢支持!
    回复2011-10-18 12:48
  • 牛牛:太有才了,湖南人民感谢你,可以带动旅游产业,我决定也要去目睹一翻···赞一个!
    回复2011-12-07 18:47
  • HENG:回复@牛牛:湖南,不但山清水秀,更是藏龙卧虎之地,令人向往。如果文中指出的湖南一些不太好的现象能改善,相信湖南一定能成为人间的乐土,我们期待着。
    回复2011-12-07 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