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庐山

2012-11-30 00:23 | 作者:Seeking | 散文吧首发

初识庐山

里庐山,是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生长在幼稚的童音里;是一幅幅唯美的画,张贴在影视屏幕上;是一串串不解的问号,沉浮于岁月的长河中。噢,庐山,你究竟有什么非凡魅力,令世人侧目,令诗人吟咏,让历史铭记?让我们在九曲十八弯的盘山路上,历尽颠簸,只为了一睹你的威仪?

初次谋面,在那个炎热的日。你款款出迎,以脱俗的仪表,历史的厚重,绿荫的热情,给我们惊喜,让我们舒心。

空气,是那样的凉爽透明,景致,是那样的清爽迷人。不由赞叹,避暑胜地,果然名不虚传。山上没庙宇,五岳没列名,然而庐山的牯岭“世界村”,胜过瑶池仙境。在这里,没有善男信女的朝拜,只有各种肤色的人们,和谐相处,生活娱乐,休养身心。

庐山,你让我精神一振,耳目一新。掩映于丛山峻岭中的避暑山庄,我们见过不少,然而这样大规模、高层次的山中城,可谓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形形色色的别墅依山傍溪就势而起,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相映成趣。众多的西式铁皮圆顶屋,浅黄色的、深红色的、青绿色……像朵朵鲜艳的蘑菇,散落在青苍的山谷里,沉浮于波峰浪谷中,形成一座多姿多彩的绿色园林,构成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

有别墅有人,自然是有故事滴。故事起源于山腰上的白居易草堂,得追溯到晚唐诗人白居易。大诗人被贬官到九江后,曾栖居草堂达半年之久。不仅对草堂情有独钟,而且以文字记之。其中“仰观山,俯听泉,旁睨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说得牯岭一如天上蓬莱;“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更令追求体健长寿的达官贵人们心驰神往。终于,在1895年,英国传教士李德立发现了商机,认定此地是块宝地,决定择开阔处兴建别墅,把它辟为避暑胜地。于是买通地方官绅,以200两黄金租借了牯岭,建起了第一幢别墅。序幕掀开后,英、德、美、俄、意、日、法等25个国家的商贸名流纷至沓来,竞相在牯岭登台亮相,划地造房,同时,建起了基督教堂、天主堂、医院、银行、学校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牯岭被打造成了别墅城。于是在19至20世纪之交,这里出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一度成了众多国家的租界。之后,随着外国别墅群的崛起,国内的达官显贵和富人们也闻风而动,掀起了第二次别墅建造热潮。各种风格的近代别墅建筑群分布于庐山牯岭上,成为近代以来中西文化碰撞的见证,成为一座别具特色的雾中山城。

到了20世纪30年代,战争风云再度席卷全国,庐山一度成为重要的政治活动场所,演出过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曾在这里召开过庐山会议,国民党曾把这里视作南京政府的“夏都”。别墅城里的那座“美庐”别墅,据说是宋美龄夫人的密友赫莉夫人赠送给宋美龄夫人的,每到夏天,蒋介石与宋美龄都要来这里久居避暑。解放后,毛主席上庐山也是在这里下榻。遗憾的是,此程,导游只带我们漫游了白居易草堂,庐山会议旧址和美庐别墅,无缘去看个究竟。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这等豪迈壮丽的诗句,一直以来,我都认定是庐山最有名的瀑布的真实写照,到了庐山,才知道误会了。原来,李白诗兴大发的那地方叫秀峰。秀峰的瀑布远不及三叠泉壮观著名。不过呢,观三叠泉得从山底爬到山顶,上那一层层石阶,少说也有十里路,平时车马代步、缺少运动的人从谷底爬上来,不是那么容易吃得消的,不累个半死,也会气喘如牛。养尊处优如李白,自然是不敢冒然攀登的,抑或年纪原因不太方便也有可能。大诗人是否也来此峰一游,观看了此处瀑布,无从考证,只是游客们觉得,两处瀑布的景致似乎有着惊人的相似,不然,李白的浪漫夸张描写与三叠泉怎么会如此吻合,以至于有些大人、孩子一边观看,一边大声朗诵。

巧的是,我们观赏的那天一直下,淅淅沥沥,没完没了,但庐山照样游人如织。一路上来,穿着雨衣,打着雨伞,我们走走停停,喝着饮料,嚼着口香糖,摆着V字手势及各式造型拍照,谈笑风生,悠哉闲哉,胜似闲庭散步。上至顶端观景台时,“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境彰显无遗,总算让我真正感受了一回!登高送目,但见迷蒙雨雾外,群峰叠翠间,一条又白又长的湿漉漉的白龙,抖着水珠,腾空而起,从遥远的天边浮游过来,折叠着,喧嚣着,然后飞身直下!如此的大气磅礴,势不可挡!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实在令人叹为观止。不亲历其境,只看图文、照片,是无法深刻领略和体会的。灵感触发之际,于是即兴吟诗一首——

观三叠泉瀑布遇雨

相机抢镜碧潭前,白练飘垂花树间。

乘兴登楼全景现,游龙出海半空悬。

呼风唤雨添奇趣,飞瀑流泉叠壮观。

眼界大开来客笑,伞花缀满庐山巅。

庐山啊,你的自然风光,让我迷醉;你的人文内涵,让我回味。多想留住,太多的诗情,且让我以文字为载体;多想留住,太多的画意,请许我以相册封存于记忆。未来的夏日里,只要有可能,我还想来看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