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是最快乐的音符——序《2016当代作家文学精品》第一卷

2016-01-31 23:43 | 作者:红尘一笑 | 散文吧首发

文/红尘一笑

今年的来的早且冷,一场又一场的事淹没了秋的喧嚣,用极致的纯净粉妆玉裹这个世界,而迎年的烟花就在仰望的视角中渐行渐近。

审完最后一篇稿子,已是深,啜一口香茗,一种释怀与舒畅并举的感觉漾在心田。几天来,栖息在作家们心灵文字里,300多篇或忧伤或炽烈的呢喃依然在胸中波澜壮阔,挥之不去。依稀之间,仿佛与每一个作者悄然低语,与每一双眼睛深情对望,与每一个灵魂倾心交谈。那些或唯美婉约,或朴素自然的文字,就在默默中洋洋洒洒成一幅幅韵味悠长的图画。

小的时候,曾坐在树下痴痴地听过语,一树两树千万树的婆娑,一声两声千万声的鸟儿的啁啾。那声音是清亮的,抑或是浑厚的,有的如戏剧中长长的唱腔,让你回味无穷;有的如现代剧中的悄然呓语,让你不能不怦然心动。清风徐来,四周野花星罗棋布,静静地开放……

假使,在我们暂时忽略声音的重要性之前,或许色彩是寂寞的,但因了这倾情的啁啾,世界仿佛刹那间便斑斓了起来,喧嚣了起来,生动了起来。亦如这文字的花圃,千千万万文字人蘸生活之墨,以喜忧为毫,在岁月的枝头尽情歌唱。这歌声,无论是低沉、嘹亮,哪怕是哭泣,都是来自心灵的呐喊,更是灵魂走过千回百转之后的沉淀。世界,也便在这呐喊声中充满温暖感动……

红尘纷扰,精神的世界是浩淼广阔的,而那些为生计劳碌的千千万万倾听者,也终是因了这文字的多彩而摒弃了寂寞,或重扬心帆,或心灵共颤。文字,是神圣的,纳天地之灵气,携灵魂起舞,当一句话点亮了心灯,当一段文感化了生命,于读者,何尝不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快乐与欣喜?于作者,又何尝不是一种生命的圆满与修为?

徜徉在68位优秀作家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写作手法的文海中,触摸每一个作者咚咚的心跳,无数次与他们一同流泪,一同欢笑,作为编者,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起起伏伏中被一种大所感染,所震撼,所同化。一种语言,不必出声,却字字心声;一种倾听,纵使无言,亦是懂得。倾听这些作家来自心灵深处的喜怒哀乐,灵魂是满满的圣洁。爱着、痛着、思索着、呐喊着,将自己的心以透明的形式呈现给大家,这,或许就是作家的天职与使命吧!

白晓娟,是我在草原采风时认识的一位女作家,她的文章视角独特,笔触冷峻,善于在沉重到一种近乎压抑的思维中,一层层拨开心灵的痛点,且看她的《老父老屋》:“涓子有种被掏空的晕眩,不知该想什么不该想什么,脚步轻飘,不想坐也不想站。身后有扇窗,她只想化作一缕轻烟,逃逸。对,逃逸。父亲死了,她唯一的念头竟是逃逸。”对于有着很深的隔阂与憎恨的两代人,她在面对父亲的死亡时,可以说心理上是扭曲的、矛盾的。“她捡着父亲的骨头,尽量想象小时候蹲在父母身旁拨拉火塘玩,尽量做到无悲无喜,尽量,泪水终究还是没有滑落。她直接用手翻找,意识里只有唯一的一个念头,白色的是骨,黑色的是丁,白骨入棺,黑丁弃外。”读到这里,不能不让人在揪心的疼痛中唏嘘到泪眼迷离。是的,还有什么感情能胜过亲情呢?时光流转,纵使再恨,难敌一声父亲。“老天似乎就为留点时间给父亲安葬,最后的香纸就快燃尽时,灰蒙蒙的大从山顶慢慢压来。”谁能说,这大雨不是作者压抑在心中的泪的喷涌呢?整篇文章让人在跌宕起伏的疼痛中,获得灵魂的震撼与警醒。

游记散文是一种情文并茂的文学形式,卢秀琴的《湘西闺秀张家界》,通过对金鞭溪楠木及蓬莱天子山细致入微的描绘,将大自然的美丽尽纳笔端,愉悦身心,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满腔热爱。而杨国玺的《布拉格之旅》,向我们展示的是一幅异国风情,流畅的文笔让人有耳目一新,身临其境的感觉。可是,他乡的景再美不如故乡,他乡的人再亲不如家人,作者在字里行间饱含了对家乡对亲人的无限眷恋与思念

大家都知道,散文是一种形散而神不散的文体。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托物言志,也可以直抒胸臆,或婉转含蓄,或朴实自然。李婳的《月亮只剩一半》,吕江峰的《当时只道是寻常》,均用娓娓道来的笔触,巧设空间与时间的跳跃,恰到好处地实现了情景、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在品读中领会更深的道理。

无论用何种表现形式,散文的重要一点就是以情感人。本书入选了多篇亲情散文,有献给婆婆的,有献给妻子的,有献给丈夫的,其中尤以马建祥、王新丽描写父母的亲情散文最让人感动。“记得我上小学那会儿,家离学校远,家里又没有表。为了不至于使我迟到,母亲常常三更半夜看月亮、听鸡叫。”(马建祥《怀念母亲》)。“父亲却淡然一笑说:没有如果,现实就是现实。现在我们家过的不是挺好吗?你们都长大了,看着你们都很顺,很懂事,学习好,很争气,很独立,很上进,我和你妈就很知足。”(王新丽《父亲活在我里》)。这两名作者文章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语言质朴无华,情感真挚,亲切感人。

还有钱贝贝的《浮生一盏茶》,语言优美凝练,清新明丽,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致,落地有声。

书中另一大亮点便是杨福仁的长句,这是一种独特的写作手法,作者善于将思维的脉动用长句的方式展现。读来婉约唯美,隽永深情,有荡气回肠之感。

诗歌是这本文集中比重仅次于散文的部分。有生活的地方,就有诗的歌唱,诗来源于生活,是生活大海的闪光,是诗人强烈感情的产物。请看古明川的《如果你执意要来》:“如果你执意要来,请等一等/我将回顾江河流经的地方,有没有/流失的麦地和废弃的故乡/我将守望内心的山脉/给它们起一个未雨绸缪的名字/好让你一一细数/我曾经思念花开的地方”有思念的地方就有守望,有守望的地方就有阳光,作者用精炼而形象的语言,诉说一种深沉强烈的感情。再请看吴琼的《心径》:“从未见过雪中的红艳/却抗拒不了/雨后那欲滴的疼痛/为了那遥远的未知/为了雨后踩水的小身影/不是自编自演自看/我愿那块青石光滑百年/只为/等待那没有约定的再见”寥寥数语,一个母亲对孩子牵挂、疼爱与期待跃然纸上。诗是意象的创造,境界的拓展,情感的释放,没有这些,也便没有了诗。

而刘振东的《老狼》不但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的描绘融为一体,全诗还运用了大胆的联想与幻想交融的方式,从而突破了物我之间、时空之间的界限,最大限度地将人的心灵感受和丰富情感表现出来。“蹒跚离开战场/密林深处/已是他的渴望/激战正酣的脚步/颤栗他脆弱的耳膜/一声低嗥,正如谢幕/他知道/已经苍老”。这些生动的诗句,让我们知道:诗歌灵感瞬间的经过,一旦点亮心灵的空间,那些灵动的诗句,便可以直抵灵魂。

再谈谈文集中的小说,这部文集中小说虽不是很多,但可以说绝大部分都是精品。我们都知道,故事情节来源于生活,却比生活更具有代表性。任何一部优秀的小说,总有使人难忘的典型人物,人们可以通过这些艺术典型的镜子,看到和理解许多人的面目。宫佳的小说《再婚》堪称是一篇直触现实的佳作,文章描写的是一对老人的黄昏恋情,从老汉因孤独找了老伴,到儿女故意刁难横加挑剔,再到老伴含泪离去老汉孤独而死。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心灵刻画入木三分,情节安排匠心独运,可谓撼人心魄,发人深省。

除了以上文体,曾新国的赋,康玉楼的词,孙爱玲的古诗,都可圈可点,达到了一定的文学水准。

屈指算来,这本合集已是我主编的第8部大型文卷。止笔回眸,文集中优秀作品不胜枚举,篇幅所限,在这里不能一一赘述。

喜欢日里那浩荡的青草味道,阳光跃上枝头,触手可及的温暖弥漫心田。2016年新春伊始,也正是我们手捧这本《2016当代作家文学精品》的时候。收获,是最快乐的音符,愿每一朵阳光都与微笑同在!

红尘一笑2016年1月30日于锦州

红尘一笑文学群38526488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