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行伦子

2014-04-09 11:14 | 作者:伦子 | 散文吧首发

今年暑假,我和人来到赣州,这里是我的第一故乡,十年前回来过一次,踏进赣州路途,很远就看见了巍然耸立的城楼,在那斜阳里熠熠生辉的鎏金大字:涌金门。

赣州涌金门,据说是附会杭州涌金门的。然而在阳光下的贡江浪如金涌,城内店铺林立,四季交易火爆,流金淌银,一派繁华之迹象。如此看来,涌金门之谓,名副其实。

清清的贡江水静静地流淌,将一块块土地划分为江东江西。涌金门就在贡江的西岸。沿着青砖铺砌的城墙走,江风轻抚,细鱼逐浪。放眼望去,江东一片葱茏,岸渚如黛,远远可见一堵黄墙,掩映在绿树之中。逆江而上,看见一横卧江,人曰:“浮也。”忙急急奔去。游人如织,浮桥随水轻轻摇晃,几个渔翁持竿垂钓,竟丝毫不受影响。同行的人告诉我,赣州三面环水,自北宋以来,章贡二水之交,先后铺有西津、东津桥和商桥等三座木浮桥以沟通城乡。现仅存贡江的东津桥。此桥全用铁索连环而成,舟面横铺木板,作为桥面。人行其上,顿生轻飘之感。远处望去,犹如一条巨龙蜿蜒于两岸之间,构成赣州特有的人文景观。

行走在城墙下,现代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贡江吹起的风,早已将涌金门浓重的历史痕迹吹散。只有静静流淌的贡江水,在不远处镌刻着纷飞战火的浮桥,才让我忆起这座城楼有过辉煌的历史。

随后,我们来到八镜台,登上八镜台,章贡二水的汇合处就出现在眼前了。这座溢彩流金的建筑,巍然壮观。 我似乎看见历史中的那个人,长衫飘飘,凭栏而立,才思如水汹涌。大江东去兮,八景见于眼兮。那惊叹声荡漾开去,一直到现在。

八镜台是赣州古城的象征。它始建于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据说登上此台,赣州八景一览无余,所以取名为“八镜台”。而现在,只有三台鼎峙和二水环流了。

八镜台建成时,主持建造此台的地方官孔宗瀚曾将登台所见绘成《虔州八境图》,请苏东坡按图题诗。苏东坡“观此图也,可以茫然而思,灿然而笑,然而叹矣。乃作诗八首,题之于图上”。后来,苏东坡贬官岭南路经赣州时,亲临八境台,在遍览赣州的旖旎风光之后,深感原诗“未能道其万一”,遂补作后序一篇。

走在八镜台前,却怎么也找不到那种感觉,那种凭栏而立挥斥方遒的感觉。苏东坡的诗,此时好像不过是挂在墙上优美而又充满幻想的文字。行走在历史的中间,需要多少丰富的想象力?我自问缺乏这种想象力,所以我只看见了八镜台下面,游人如织的场面。他们在欢笑,或者奔跑,或者休憩。他们的生活,真实,而且美好。这些,苏东坡看到了吗?台下捧诗文而立的孔子第四十六代孙、虔州知县孔宗瀚看到了吗?没有。都没有。

熙熙攘攘的人流,嘈杂纷陈的叫卖声,以及周围高大现代的建筑,无一不在昭告着,我们是游客,是一个两个或是一群来八镜台登高怀古的游客。

诗人说:“关于大雁塔,我们又知道些什么呢?我们爬上去,看看四周的风景,然后再下来。”我觉得也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