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万圣节手抄报图片汇总

发帖时间:2017-03-20 19:20 , 散文吧 | 0条回复,255次阅读
2016万圣节手抄报图片汇总

引导语:万圣节主要流行于英语世界,如不列颠群岛和北美,其次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下面关于万圣节的手抄报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一起来看一下吧!

关于万圣节的手抄报精选一

关于万圣节的手抄报精选二

关于万圣节的手抄报精选三

1.万圣节名称由来

万圣节前夜就是“圣夜”的意思。万圣夜已经变成一年中最流行和最受欢迎的节日之一,许多玩家都以极大的热情来庆祝这一节日。万圣夜在11月1日的前一夜,其实是赞美秋天的节日,就好像五朔节是赞美春天的节日一样。两千多年前,欧洲的天主教会把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 (all halowday)。西方很多民族都在万圣节前夜有庆典聚会,这又被叫做“all hallow e'en”、“theeve of all hallows”、“hallow e'en”,或者“theeve of all saints'day”。最终约定俗成演变成了“halloween”,中文意译成了万圣节之夜。在西方国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个halloween”,辞典解释为“the eve of allsaints'da”,中文译作:“万圣节之夜”。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这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节”。华语地区常将万圣夜误称为万圣节。“hallow”来源于中古英语halwen,与holy词源很接近,在苏格兰和加拿大的某些区域,万圣节仍然被称为“allhallow mas”,意思是在纪念所有的圣人(hallow)那一天,要举行的弥撒仪式(mass)。

现在社会上为了商业利益或其他目的,在10月31夜里组织各种充满妖魔鬼怪的活动,完全背离了万圣节的神圣意义。

2.起源发展

起源传说一

两千多年前,欧洲的天主教会把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all hallowday) 。“hallow” 即圣徒之意。传说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把这节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 美国加州举办水下刻南瓜灯大赛。他 们认为该日是夏天正式结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严酷的冬季开始的一天。那时人们相信,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着的人则惧怕死魂来夺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死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灵吓走。之后,他们又会把火种烛光重新燃起,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传说那时凯尔特人部落还有在10月31日把活人杀死用以祭奠死人的习俗。

起源传说二

万圣节及万圣节前夜也来自于天主教对其它宗教的节日的吸收、改造和重新诠释。万圣节前夜起源于不列颠凯尔特人的传统节日,在10月的最后一天,他们相信这是夏天的终结,冬天的开始,这一天是一年的重要标志,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被称为“死人之日”,或者“鬼节”。这一天各种恶鬼出没,死去人们的灵魂也会离开身体,在世间游走,这一天的晚上也就格外危险。人们会把食物放在门口吸引有主的鬼魂灵魂,而为了吓走邪恶的鬼魂,凯尔特人会戴上面具。鬼节是一年中很特别的日子,英国人和爱尔兰人在这个时候悼念他们死去的亲友。这些人相信,死去的灵魂会在这一天来到人世间,因此每年10月31日他们燃起篝火,举办盛宴以求好运。天主教传教士登陆不列颠诸岛的时候,传教士们为了压制这种被他们视为异端的德鲁伊传统,就把这一天之后的11月第一天定为万圣节,纪念天主教的圣人们,希望以此打压这些鬼怪观念,所以说是先有鬼节,后有万圣节。然而,异教徒除了在万圣节对天主教圣人表示尊敬之外,仍继续在10月31日庆祝鬼节。

发展传承

到了公元1世纪,占领了凯尔特部落领地的罗马人也渐渐接受了万圣节习俗,但从此废止了烧活人祭死人的野蛮做法。罗马人庆祝丰收的节日与凯尔特人仪式结合,戴着可怕的面具,打扮成动物或鬼怪,则是为了赶走在他们四周游荡的妖魔。这也就是先全球大部分人以古灵精怪的打扮,来庆祝万圣节的由来。时间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起了变化,变得积极快乐起来,喜庆的意味成了主流。死魂找替身返世的说法也渐渐被摒弃和忘却。到了今天,象征万圣节的形象、图画如巫婆、黑猫等,大都有友善可爱和滑稽的脸。万圣节这样有趣,是因为异教徒没有听从教会。他们在万圣节继续沿用许多鬼节的仪式,有些仪式仍然存在。实际上万圣节和鬼节的习俗,主要是在英伦三岛和北美的前英属殖民地,也就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其中,美国的万圣节前夕传统最初来自于爱尔兰和苏格兰的移民,于19世纪传入。而其他发达国家则于20世纪末受美国流行文化影响而开始庆祝万圣节前夕。

3.万圣节服装由来

万圣节的服装起源于恶作剧,大人带孩子一起出门(一般是大人驾车停在路边,小孩说:“不给糖,就捣蛋(trick or treat)。大人事先要求孩子只许去门口有节日布置的并点了灯的人家,否则不许打扰。另外讨糖过程中必须始终站在大门口等待,不许进屋,讨回的糖也要交给大人检查后才许吃。对接待孩子的人家也要求不给自家制作的食品,也不给未包装的食品。

万圣节的服装,万人万相,不只是单调的大鬼小鬼。制作最简单的鬼服就用一张白床单顶在头上,抠两个洞留出眼睛;若要扮演魔术师,就穿上黑衣黑裤,再戴上黑礼帽,并在礼帽与头顶之间藏一只绒毛小兔备用;小孩穿上白衣白裤,再在背后绑一个手电筒在头上就打扮成了小天使;也有家长把孩子打扮成他们喜欢的卡通形象的。

4.南瓜灯由来

南瓜灯源于古代爱尔兰。传说一个名叫jack的人,是个醉汉且爱恶作剧。在万圣节当日,他设圈套将魔鬼困在一棵树上,他不许魔鬼下来,直至恶魔答应永远不让他住在地狱。jack死后,因他不相信神,他不能进天堂,而魔鬼也不让他入地狱,为了协助jack找到回人间的路径,魔鬼给了他一块燃烧的炭,jack将这燃烧的炭放在他以大红萝卜雕刻成的一个灯笼内,这第一个「jack的灯笼」,帮助jack找寻他的路径回爱尔兰,但他从没找著,于是他永远带著灯笼流浪人间。

在古老的爱尔兰传说里,这根小蜡烛是在一根挖空的萝卜里放着,称作“jack lanterns”,而古老的萝卜灯演变到今天,则是南瓜做的jack-o-lantern了。据说爱尔兰人到了美国不久,即发现南瓜不论从来源和雕刻来说都比萝卜更胜一筹,于是南瓜就成了万圣节的宠儿。

5.三个令人困惑的日子

11月1日是真正的万圣节(all saints,day)是第七世纪时由当时的教宗所创立,为的是纪念过去的圣徒,因为圣徒数目已经很多,无法一一立日纪念,就设立同一个日子来追念他们。本来是定在五月十三日,后来到了第九世纪由另一位教宗改到十一月一日,目的是为了对抗当时已经开始流行的万鬼节(halloween),但是结果并不如理想。

11月2日是万灵节(all souls' day),是天主教徒们纪念过去的祖先(未被册封为圣徒)的日子。

10月31日晚上开始的是万鬼节(halloween)的前夕,真正的万鬼节也是十一月一日,也就是前述天主教教宗想要对抗的日子。古时一天的计算都是由晚上开始,而非今日习惯的自早上起算。(上帝创世时的一天也是自晚上开始,见创世纪第一章)。所以当时天主教徒也是在10月31日晚上开始以聚会来纪念圣徒,万圣节夜(前夕)称之为 hallow evening或 holevening.神圣之夜的意思,谁知却被世人借用,把两个英文单字连在一起成了今日的halloween。

因为是鬼节,所以要「正名」为万「鬼」节,有别于真正的万「圣」节。郑重建议,此后要称halloween为万鬼节,因为它是欢庆死亡、荣耀魔鬼、邪灵的日子,神的儿女不能使用归与神的「圣」字来称呼它。因为不但窃取神的荣耀,也迷惑了世人,其中也包括了许多不明就里的基督徒。

中国传统的七月中元普渡鬼节与西方的万鬼节相仿,在鬼节这段时间里连许多非徒都忌讳许多事情,就是为了避免遇到晦气。可见即使在民间信仰中都知道,精灵鬼怪之事最好敬而远之。可惜的是却把它包装成一个狂欢、刺激、放任的节日,在商业利益诱因的推波助澜之下,把万鬼节哄抬成除了圣诞节与感恩节之外的第三大节期,每年此时在夜色的掩护下迷惑了世人,随著死亡之舞的节拍膜拜恐惧与死亡。

6.流行地区

万圣节主要流行于英语世界,如不列颠群岛和北美,其次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如今一些亚洲国家的年轻一辈也开始倾向于过“洋节”,到了万圣节前夕,一些大型外资超市都会摆出专柜卖万圣节的玩具,小商贩也会出售一些跟万圣节相关的玩偶或模型,吸引年轻人的眼光。

好了,小v今天先说到这里,下次继续跟大家谈谈万圣节的习俗。

2016万圣节手抄报图片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