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字的母亲(作者:伍昆山)

2017-05-02 10:40 | 作者:文明-汉阴 | 散文吧首发

我与母亲阔别已有三年之久,母亲在我的印象当中除了慈,没有其他了。天下母亲都一样,爱自己的丈夫,爱自己的儿女,甚至是能用水般柔弱的身子撑起一个家。

农村的女人,大多出生卑微,农村老一辈的人固守传统,女子无才便是德,女人家应该相夫教子,不宜过多的读书识字。我的外公、外婆是从旧社会摸爬滚打出来的,母亲她们四姐妹,没有兄弟。所以,除了最小的三姨以外,母亲几乎不曾见过学堂是什么样子。

记忆中,天晚上依偎在母亲的怀中,听母亲讲着属于她那个年代的故事,津津有味。母亲不识字,故事却很多,一个夏秋,故事总是很新鲜,让我念念不忘。

其实,后来听母亲说过,她和父亲成婚后,正好赶上课堂开到家门口,上世纪90年代的扫盲教育时期。全村的妇孺老少不识字者,皆可参与其中。扫盲教育由村子里的医生承担,医生,在那个年代算是一位穿长衫的学者身份,有时候不仅仅是看病扶伤,还能帮助在家守着期盼的人写一两封家书,传达情思哀愁。

扫盲教育并未给母亲带来实质性的变化,生活依旧,扫盲教育也就不了了之了。

不识字的母亲对孩子读书的信念却是特别地笃信。那个时候,我和姐姐两个人放学归家,母亲早已准备好两个小板凳,那个时候家中无能够供我和姐姐写作业的桌子,小板凳是母亲一个远方亲戚用黄杨木做成,刷了两层厚厚的漆,很耐用,童年的作业基本上是在那两个小板凳上面完成的。每次,母亲便要问道:“今天在学校,老师都交了什么内容?”姐姐总是会抢着说,我却记不清楚。尔后,母亲会守着我和姐姐完成所有的作业。有时遇不懂的题目,母亲却能一一解答。一位不识字的母亲,我却不知母亲运用怎样的智慧来作解答。

母亲不识字,也引起过我的耻辱。

家长会,学校要求所有的家长参加并发言。我知晓母亲不识字,恐母亲说错话贻笑于人前,让我在同窗面前抬不起头。曾经记得因为一位同级的女孩子因为母亲长相丑陋而被其他同学讥讽,而愤愤离学。因以有了前车之鉴,我便向母亲撒谎,竟称让我婶婶代为参与家长会,婶婶当时年轻,漂亮,而且因为家庭殷实,上过高中,也以能干。母亲并未说什么,那次的家长会婶婶去了,也发言了。但也未能给我带来什么,反而在我见到母亲的时候,感觉变了。母亲,再也不像从前那样的充满智慧,在我和姐姐写作业的时候,母亲也是干着自己的活儿,也不怎么询问解答我们的疑惑了。那年,我的学业成绩下降的很快,上课无心听讲,总是觉得自己对不起自己的母亲,虽是无心之过,但觉伤害了母亲。自那次家长会后,我和母亲产生了一种隔阂,那种隔阂很轻,但很重。后来,这种隔阂被亲子之情冲散了,生活恢复到了以前,母亲总是能在我和姐姐放学归家前准备好小板凳让我们写作业。有几次,母亲拿着《新华字典》让我和姐姐教她查字,读拼音。甚至,在我和姐姐的帮助下,母亲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

这就是我不识字的母亲!

而今,母亲却终其一生未得识文读书的机会,我曾经问母亲,这样的人生您觉得有遗憾吗?母亲淡然一笑,我不觉得有遗憾,我的儿子和女儿都是能够读书识字的人,你们是我生命的全部。

不识字的母亲,我敬佩您!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十一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