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的思考小航作品

2017-06-25 09:18 | 作者:小航 | 散文吧首发

敦煌的思考

小航QQ435183157 微信wwwfxhorg

延续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发展史来看是不容易的,期间,必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分化与合成,分歧到统

一,失去既复得。中国的发展史,比任何一个国家的历史都要悠久的。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高科技和智能化时代,那么提供当今学者和考古以前社会的生活习性和社会风貌

,主要依据就是遗留的文字和图片了。在此,我们更应该感谢古人的笔墨和当代艺人的贡献,如果

没有他们的记载和绘画,我们根本就不可能了解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以及历史等。

近些日子,我发现一个很有价值的内容,当然了,我只是一个毛小子,谈不上什么研究之类的,若

是被古人听到了,必定会大骂我,或者给我几巴掌,然后用一手指怒指着我说:你一个毛小子竟敢

对我们的东西指指点点,太不像话了!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可有点害怕啊。我呢;只是写一点点我

心中所想的文字,憋在心里好久了,干脆写下来吧!

在余秋的一篇文章《道士塔》中了解到了敦煌的大概,觉得自己挺喜欢的,又翻了冯骥才先生所

关于敦煌的文字,看后,感触太多了。觉得,敦煌确实是一个好地方,一个使人能够感到中华的真

正艺术魅力的精神文化之地。

公元三六六年的时候,一位叫乐遵的行脚僧人,走到敦煌的这个地方,被这里的山水所吸引了,忽

然他看到眼前三危山顶放射金光,好像似千佛降世之兆,于是他便在对面鸣沙山沿河的徒壁上开凿

了第一个洞窟。此后,在这里偶尔路过的文人墨客,雕刻,彩绘画家,就陆续在这里留下作品。时

日已长,便形成了庞大的窟群。那么,我们看到窟中的雕塑时,会为当代的艺术文化水平而深深叹

服,不会想象到具有那大的魅力和水准。菩萨的逼真,丰满,妩媚,动人,完全体现了当时唐朝的

:以胖为美;的概念。

据说,当时武则天受宠,想永驻青,于是,皇上命令人将武则天的形象刻出来,随后就形成了

现在的佛的形象。武则天登基后,还率领文武百官曾来此观看,场面壮大,那么,敦煌的菩萨也许

就是在此基础上的体现吧?!基本上,菩萨都是一样的,其区别在于,有的最下巴有三根胡须《为

男菩萨》。窟中的各种人物形象和彩绘壁画,让人看的如痴如醉,无不感到惊奇。

在当时,敦煌达到兴盛之极,许多人们都来到这里,善男信女,络绎不绝等盛况场面。可是,好

景不长,种种的原因,导致敦煌衰落,达到兴盛一时的敦煌,落的一败涂地,冷清许多,可是,最

不想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竟然让王元篆来当敦煌的主人,在历史有记载;他是敦煌的罪人!

王道士是一个平民百姓,第一眼看上去,他目光呆滞,缩头缩脑,完完全全是最普通的,当时老百

姓的形象。起先,王道士因生活所迫,当过兵,但因他觉得不挣钱,就当逃兵了,再后几年,因与

一名老道士相识,就当了道士;试想;佛与道本不是一家的,可我就是想不通,怎么会让他来看管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天意吗?

起初,王道士走进窟中,大致看了看,他看不懂这些画,更不知道这些画的价值,总觉得太鲜艳,

太堂皇了,要是弄白,刷一边白灰,明亮起来该多好啊!于是,他到市集上打听了一下白灰的价钱

,觉得还买的起,就买了一些;一刷,二刷……把壁画一点点的刷去,此时,我真想大喊:住手,

求你了,快住手,好不好!因为什么,我又无法说起,他是在整理自己的房子,我凭什么让他停下

,凭什么呀!他摸了摸口袋中的银两,又犹豫了一下,觉得没有必要把那么多的壁画刷完,就先放

下来以后再说吧。他又走到几处,看到那些佛像,觉得太刺眼,他原本算得上一个道士,可他胆小

相信神鬼之说,于是,他决定了,把佛像弄走,请人雕塑神像,太上老君等,可是塑像的人不会

弄,也不知道怎么弄,王道士笑着说‘

随便造个型,是那个意思就成!’

于是,他们好像小孩堆人一样,这里时鼻子,那里是眼睛,弄好以后,王道士谢过,满意地笑了

可,就是在其间,有一个震动世界的发现;在刷壁画的过程中,他们有一人在休息,把几根草往墙

缝里塞,往往都是不会掉下来的,可这次恰恰相反;等工人走后,就对这块墙壁自己大量,突然,

他打开了一扇小门,王道士感到惊奇,于是,他进去了,顿时他呆了,里面堆放许多的书籍和画卷

,他翻了翻这些书画,并不知道价值有多大,他不识字,他心里想,这些东西藏的这么隐蔽,一定

是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于是,他取了一些,拿去给县官看,县官是一个金石学家发现这些东西价值

,马上吩咐让当地部门加以保护,并建议运往省城维护。可是,征服官员并没有要保护的意识,只

是说运费没有,就让王道士就地保护了。王道士随即用砖把口砌好,又用锁加了保护,钥匙就在王

道士身上。他每天都辛辛苦苦地在敦煌转悠,打扫自己的家。

就这样普通的举动,震动了全世界,外国的学者和探索家已经不远万里向敦煌进发,他们早已做

出了身死异乡的打算,他们不怕这些,他们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尽快赶到敦煌,他们甘心情

为学术而献上自己的生命,也不后悔

当他们风尘仆仆到达之时,却看到一把铁索,此时,王道士没在家,当然了,他们不愿放弃,就

一步之遥,于是,他们找了个地方住下来,慢慢再说。

第一次他们见到王道士,就觉得他畏畏缩缩,很土气,并提出要看看那些书画,王道士当然不肯

,于是,他们就说自己是沿着玄奘的足迹来的,自己很敬佩他,于是,王道士就经他们种种骗说,

答应了。就这样,他们进去研读七八天,并给王道士一些钱,拉走了几百卷经文和书画。

就是这样,许多慕名到来的外国人,一点点地将书卷拉走,运回自己的国家,迎接他们的是响亮的

掌声和赞赏,受到天皇国王的接见,一个不起眼的平民百姓,一下子落进了蜜糖坛中一样,到处演

讲游说,时不时还会提到王道士这个名字。而此时的中国官员们,没尽到保护中华文化的责任,他

们也懒的去管,当一捆捆书卷图画被外人打好,赶着骆驼向自己国家进发时,中国的官员呢?茶亭

内,正香茶缕缕,大吃酒宴,美女作陪,哈哈大笑,我真的很想问他们;没有运费,那就有钱在这

里吃喝,难道你们连一点文化良知都没有吗?亏你们还是政府的人,读过圣贤书,连一点维护国家

的责任也不尽。可是,我知道说这些都没有用的。当车队驶进沙漠的时候,当夕阳的光辉洒下地平

线的时候,仿佛看到天边映着鲜红的朝霞,好像一个民族在流血。

这其中的书卷经文等,价值不可估量的,研究价值也是深奥的。现在我国的一些学者正在埋头苦干

地研究敦煌学,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想敦煌学不久就会影响世界的,给世界各国的文化影响也

将是深远的。

中国的文化发展史诗悠久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来保护它们,它们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

的,任何人不能据为己有,更何况是外国人。现在专家和学者正积极地挽救和讨回散失的文物,那

也将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时间到了民国时代,当学者建议国民党政府对残留的书卷经文进行保护时也遭到拒绝,但最终,经

各方人士要求和努力下,蒋介石下令抱回敦煌文物,并成立敦煌研究所。不幸的是,由于打仗的原

因,资金紧张,研究所成立不到几年,就被拆掉,那些学者当然不会让拆,经过长达几个月的争取

,终于保住了研究所,保护了敦煌的研究和本质文化。我觉得,那些学者的心血没有白流,他们为

了敦煌尽了自己最大努力,把自己的青春都投入了进去,直到白发苍苍也没有停止过。

但,当然他们被历史遗忘,如果没有这些学者们的发现和研究其价值的话,我想到现在,敦煌还是

一文不值,始终留在沙漠,日复一日地被风沙刮着,吹着,永远地被遗忘在历史的一角,这是很可

怕的。

好,现在我们再回头看一下,当年被外国人拉走的书卷场景;大家试想一下;茫茫的沙漠,没有一

点生命的迹象,风不断地将一层又一层的风沙挂起,弄的人睁不开眼睛,天上是晚霞当空,血红血

红的,这时,可以看到一队骆驼队,在几个人的驾驭下,缓缓地走着,驼峰上是一箱又一箱的书卷

画纸,想到这里,大家感觉如何呢?内心有没有一丝的愤慨?他们拉走的是我们的东西啊!几千年

来,祖先给我们总结的智慧,就这样被他们悄悄运走了,我真的好恨,我真想拦住他们的车队,求

求他们,等一等,请等一等,可是等什么,我大脑一片空白。但,就是不准他们这样静静地,悄悄

的拉走了。可是,这时理由吗?他们花钱从王道士手上买来的东西,我凭什么呢?我只能让他们停

留在沙漠里,默默地对视着他们,然后,再大哭一场。

好恨!!!

不止我恨,连敦煌研究的学者,比我还恨的很,他们不太愿意抒发感情,手拿着微缩胶片,叹息一

声,摇摇头,走到放大映机面前。他们没日没工作着,用高昂的价钱从外国人手中买来胶片,

就是证明敦煌学是在中国。

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几年的一次敦煌学术报告会上,宣布了,敦煌学在中国。那些学者听后并没有

异常举动,只是两眼含着泪水,因为他们等待这一刻,已经等的太久了,真的太久了。他们不知道

自己已工作多少年?也从没觉得苦,心中只有一个这样的目的。谁也不知道他们在哪个夜幕下而偷

偷掉眼泪,就这样,十几年如一日。

在他们这些学者身上,完全体现了文化的良知和面对的态度,在当时,他们呢就是鲁迅先生笔下

的脊梁,只要有这些人,中国就不会垮掉,才大有希望!民族的自信力,才会大大增加,国力才会

加强,经济才会快速发展!

敦煌之所以能够成为巨大的文化信息,就在于它本质上的内在历史文化,它以独特的方式再现了

一代又一代的王朝兴衰风貌,以浓烈的画面反映历史变迁中的生活习貌,以最为本土化的形式,为

现代所从事研究敦煌学者,提以最好的素材。

我想,那些故去的古人学者都应该安息了把,他们很庆幸,他们的作品在几千年,几百年之后,

会被他们的后人发现研究,他们应该含笑九泉,因为,他们的文字和思想,将会获得永生。

小航QQ435183157 微信wwwfxhorg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