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儿女天山情(第七章42)

2018-09-04 18:22 | 作者:王龙生 | 散文吧首发

(四十二)难忘聚会老同事

2013年5月11日,原新疆生产兵团农四师工程处政治处干部股干事杨金友携夫人胡宝莲从乌鲁木齐乘飞机来上海,寻访退休回沪定居的老同事、老朋友。他们夫妇俩虽然年过七旬,体弱多病,身患糖尿病、高血压,却怀旧情深,思友心切,坚持要在有生之年,见见分别四十多年的老同事、老朋友。这种怀旧思友之情实在难得,令人感动

六十年代初,我们这批上海知青从繁华的大都市来到西北边陲新疆伊犂,分配在兵团农四师工程处工作。不到两年,我和倪九龙、沈德明、王耀忠、金才良、施令英、胡瑶琴、张金兰、陈幼君、盛莲香、罗静凤、张杏芳、张桂芳、何平等同志先后从基层调到处机关,有缘和老杨成为一起工作的同事、朋友。1969年工程处撤消后,少数人留在师机关和师直单位,大多数同志分到工矿企业和农牧团场。大家分散各地,忙于工作,很少有机会见面、相聚。时间一长,许多人互相失去了联系。后来,有些同志调到内地,离开了新疆,一别就是四十多年。当年英俊潇洒的小伙子、年轻漂亮的小姑娘,如今成为白发苍苍的退休老人。

人老了,免不了怀旧,特别怀念年轻时代那种纯朴、真挚的同事之情、朋友之谊。老杨这次来上海,终於如愿以偿,见到了许多老同事、老朋友。无论是徐汇区的张清华、张金兰夫妇,宝山区的罗月奎、胡瑶琴夫妇,金山区的金才良、陈幼君夫妇,还是浦东新区的戴再鸣家,普陀区的马廷举家和我们家,老杨夫妇所到之处,都受到主人的热情款待。他们在沪逗留的十天暂时日里,老同事、老朋友们轮流在饭店请客聚餐,热情招待远方客人。大家从四面八方汇聚一堂,举杯同饮幸福酒,欢声笑语忆友情。正如老杨在酒席上讲话中所说的那样:“这次迟到的相聚尤如陈年老酒,更醇香,令人回味无穷。”

老杨夫妇原本打算应邀来我们家住宿,我们也提前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后来听说倪九龙、施令英夫妇和王耀忠、郑芬夫妇分别从新疆、武汉来沪探亲访友,住宿在我们家,担心人多挤不下,便决定在张清华、张金兰夫妇家住宿。其实,他们老俩口来我们家,也能解决住宿问题。我们早就准备好了三套被子、床单、枕头,客人分别睡在主卧、次卧和书房里,我们睡在客厅沙发上。

5月20日,王耀忠的哥哥王国忠和老邻居一起来家里看望我们,代表家人表示谢意,并在饭店设宴招待我们和他胞弟王耀忠夫妇以及倪九龙夫妇。老王还赠送了两册专著,我也回赠给他一本2000年出版的散文随笔集《生活漫笔》。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5月下甸,老杨夫妇和倪九龙、施令英夫妇以及王耀忠、郑雪芬夫妇先后告别亲友,离开上海,分别返回新疆和武汉。他们一走,家里一下子冷清了许多。热闹忙碌了十几天之后,又恢复到以前平静、寂寞的两人世界,似乎有点不太习惯了。

对于我们这些退休老人来说,趁身体还行、行动方便时,老同学、老同事、老朋友之间应该多走动、多交往,增进友谊,加深感情,这也有利于身心健康,使晚年生活更加充实、幸福、愉快!令人遗憾的是老伴身患尿毒症,每周两次血液透析,雷打不动,没有机会远游访友,只能在上海朋友会聚时见见面,聊聊天。令人痛心的是,老朋友彭财珍、晓梅(张驰)、曹妙兰,老同事张桂芳、何平等同志相继病逝,过早地离开了我们,再也没有机会相见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