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易诸谜》之(一)《易》经到底是一部什么书?

2017-10-15 11:10 | 作者:曲辰 | 散文吧首发

一、《易》经到底是一部什么书?

解释关於《易》经各种各样的历史性谜题,其最大者,莫过於《易》经到底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古籍这个问题。因为,这是事关《易》经诸种历史之谜的一个总纲,其它“小谜”都是由这个“大谜”所决定的。将这个带有决定性、纲领性的大谜一经揭开,掸去历史蒙给它的尘灰,还其以历史的本来面目、本来性质,围绕它而产生的各种谜团,就会引起连锁反映,迎刃而解,一扫而光!

《易》经,既非卜筮用书,又非史书,而是世界上产生最早的一部唯物、辨证、求实,天、地、人、时、“四维一絷”的哲学经典著作。这一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体系,是我中华先民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实践中,对万事万物不断进行观察、认识、研究、积累、总结,而形成的一种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哲学不象西方哲学那样,是由某个哲学家个人著书立说而提出来的,而是一种中华先民中的智者,集体研究、历代总结,不断发展、完善、提高,并创立了一种独特的教、学、传承载体,以其流传至今的。它是我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一笔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一笔无论怎能么估计都不会过分的巨大精神财富!

《易》经以图案性卦画为主,以文字注释为辅,举史事为例以论道理的特殊形式,并不是古人故弄玄虚,搞神秘主义而让后世猜谜,而是恰好相反:它正是在无文字产生以记录语言的历史上,为了简单、明白、易懂,而採用一套图案画以作教学和传承载体的哲学理论经典。此后,在有了文字的历史上,才又以文字进行注释,以帮助人们作正确的理解和记忆。《易》经也正是在这种漫长历史传承过程中,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图文共存、图文一体的古代典籍形式。这是中国古典哲学产生之早、传承既久的一种有力历史证明。

关於这一点,只要我们对《易》经稍加研究,就会明白:

第一,现存的《周易》以及相关古籍都记载,“包牺氏”是观象於天,察法於地,视以飞禽走兽,稽以男女之别,而画阴阳符号组成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①的。中国古代史家述史,对於轩辕黄帝之前的原始社会历史,依其社会发展进步程度和突出特点,都命以一个形象化的名称而作为历史分期,依次为:“兽处群居”时期、“有巢氏”时期、“燧人氏”时期、“包(庖)牺氏”时期、“神农氏”时期。包牺氏时期,是指中国原始社会发展到了以畜牧狩猎为主要社会经济生产特点的历史时期,其年代大体上是在距今三万年至一万年左右的历史上;“神农氏”时期,是指中国社会发展到了以农业种植为主要社会经济生产特点的历史时期,其年代大致为距今一万年左右到距今五千年左右的历史时期。现代考古证明,中国文字产生於距今六千年左右的历史上,到了距今四千七百年左右的历史上,就有轩辕黄帝命仓颉搜集、整理、统一、并增创文字以丰富其表达语言的功能后,而用之以记事述史,开创了中国有统一文字使用的历史。如此,包牺氏作八卦,至少在七千多年以前无文字的历史时代,应该是毫无问题的。这,是我的一个最为保守的说法。

——————————

① 《周易•繫辞》。

第二,从《易》经本身的说明、中国现在所发现的古文字

实物中,我们又知道:“爻”是效的意思;“卦”字,是悬之“掛”的原字;“教”字,在甲骨文中的字形,是一个手持教鞭指着“爻”而教学“子”的图形;“学”字,是一个双手弄“爻”於屋的图形。在稍后的金文中,又添上了学子之“子”字,同未简化前的繁体学字一笔不差。同样,“道”、“德”、“导”等不少古文字的最初创造,都明确地显示出了其和中国古典哲学理论有着密切的关係。这,同样证明了中国古典哲学产生於中国文字产生之前的历史上。中国文字的产生受到过中国古典哲学理论的指导性深刻影响,是毫无疑义的历史事实。

第三,《易》经从总体上,首先是分成卦画、文字两个部分的。卦画是在文字产生之前,用一整套特殊图案画为载体而教、学,以克服时空障碍用作哲学理论传承的。因此,八卦卦画是在没有文字之前,传承哲理中遇到困难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的哲学传承载体,我称此为一种“没有办法情况下的办法”;文字部分,是在后世产生了文字,并且可以作为语言的载体之际,才以注释的形式添加上去的,它的功用,开始时只是为了帮助学者记忆。您如果对我这个认识不相信的话,就请和我来共同分析一下《易》经的卦画系统:

中国古典哲学认为,事物分阴阳,阴阳異性互为感应、互相吸引,互相运动和渗透,以其互依而存、相異而成,促成事物产生变化。但是,阴阳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因此阴阳 又是相互保特平衡的,失阴而无阳,无阳便无阴,阴阳相依,互为己根;而凡阴与阴、阳与阳的同性事物之间,则存在着相互排斥、相互竞争的矛盾性,竞争或斗争的结果,是削弱对方,吃掉对方,合二为一。然而,唯有其相同,才能相合,或者双方用和合的方式合作共存,成和而不同之势,或者可以合倂为一体。对於这种互不伤害、共存发展的规律之在,就是中国古代关於“和为贵”哲学命提出的理论根据。

最重要的,也是我们必须特别指出来的,是中国古典哲学认为:宇宙天体的变化、地球上万物的变化、人类社会发展的变化,这三者之间是一个互为影响的有机统一体,这种变化都是以时间过程而显示出来的。

那么,在没有文字产生之前的历史上,这种人们经过长期观察、研究、认识、积累起来的重要哲学理论,该用什么具体方法来教授人们并广为传播和传承呢?这就是“包牺氏”历史时期创八卦的历史记载了。那个时候的“圣人”们,首先创造出了代表事物阴和阳的两种符号,作为哲学语言载体的一种最基本的符号,然后再分别以代表“天、地、人”的奇数“三”组成图案,这样,就有了八个相互不同的图案画。如此,就以三划都是“阳”的代表性符号代表“天”,而以三划纯“阴”符号者代表“地”,其余的六个图案画,用以分别代表“风”、“雷”、“水”、“火”、“山”、“泽”,这就是“天地定位,风雷相薄,水火相射,山泽通气”①的立卦原理。在人类社会,则这八个不同的图案画,又分别代表“父”、“母”、“长男”、“中男”、“少男”、“长女”、“中女”、“少女”。如此,就建立起了一个传承哲学理论(道理)的最基本框架,就可以演绎天体、地球、人类社会这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以及事物变化的最基本道理了。

但是,仅有此八个图案画,还是远远不能够表述复杂的自然规律的。因为,

——————————————

① 见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周易》。

宇宙间的天体物质也是存在着阴阳属性的,没有阴阳相異互引、同性相斥,也就没有了物理运动与变化。地球万物、人类社会亦然。而八个图案画中代表“天、地、人”的三划,则只能代表“阴”或者代表“阳”;事物的变化,是有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才产生变化的,而这八个图案画,则缺内因与外因的显示和作用;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由一定的时间过程而显示出来的,没有时间过程在图案画中的表示,也是不行的;更为重要的是,世间事物纷纭复杂,只有这八个图案画,是根本不足以进行分类性比拟,用之以讲述“道理”的。於是,就再以这八个最基本的图案画,作八八相重,变成了六十四个各不相同的图案画。这样一来,不仅代表“天、地、人”的三个方面(三才)各具阴阳,而且,以上面的图案画代表事物发展变化的“外因”,用下面的图案画表示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因”,而以最下面的一个阴阳符号起,向最上面的一个阴阳符号叙述,用以代表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时间段落,这样,这六十四个图案画就成了一个完整的哲学理论教学、传承载体了。由於构成这六十四个图案画哲学传承系统的,是八个基本性图案画,教学中用的,也是这八个基本图案画。教学之中,是需要将这八个图案画展示给学者,才能达到教和学的目的的,办法就是将这八个图案画悬挂起来,作不同的相重,以讲不同的道理。因此,就将这个用以教、学、传承中国古典哲学理论的图案画系统,称之为“八卦”。“八”指八种最基本的图形,“卦”是悬掛之“掛”的原字。“八卦”之称就是这么来的。为便于大家加深对《易》经的理解,此绘制一幅《八卦产生演绎图表》附后,以供读者参考:

(可惜,不知道如何上传图表)

综上研究和考证,八卦原本就是中国古代在尚无文字的时代,创造出来作为中国古典哲学理论教学用的,它是中国古典哲学最原始的传承载体。那种将八卦、将《易》经说成是“古代卜筮用书”,是一种不加研究,而依周代以来用八卦卜筮的后事而妄断前古之史的错误说法。

《易》经不是“卜筮书”,而确确实实是中国古代“天、地、

人、时”四维一絷哲学理论的经典著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