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底无私天地宽

2017-08-29 06:23 | 作者:子愚雅趣 | 散文吧首发

时光总是无情地剥蚀着记忆,把那些长河中的浪花隐没在白云深处。但有些东西却越淘越明,这便是“沙金”,人生的真谛。

三伯是我父亲的堂兄。我参加水利工作时有幸与他在一个单位工作了一段时间。如今看来,长辈纳言敏行,耿直不阿、义仁智信的所为确是人生难得的老师。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百废待兴。水利作为地方农业发展的支柱是吃香的部门。记得三伯当时是县水利局的党总支委员,也算是局里的领导干部。行政上做过渔场的场长,水库管理所的所长。当时人们戏称县里是“九龙治水”。水利局有九个局长、副局长,可想工作上互相牵制,冗繁低效,班子内部勾心斗角不团结无奈局党总支让三伯兼了局办公室主任,成了缚“龙”的“龙”!局长管不了副局长,倒是办公室主任管起了整个班子成员。每天哪个局领导去开会,干什么工作听办公室主任委派。班子成员间的不合靠办公室主任去捏个。局里一台北京吉普车,大家都争着做,结果谁坐谁不坐都听三伯的。就是这样的环境,三伯坚持工作原则,给理的有条不紊。后来县委组织部调整干部先听听三伯的意见。

那时,兴修水利工程有水利粮补助,写张条子盖个水利局的印鉴到粮店就可买到低价的白面,但三伯没有为亲朋好友行过私情。记得他还管过一段机关食堂。那时候管机关总务是肥差。水利粮、水利款假接公家的名义流入个人腰包的多啦,谁当当事务长都发家了。可三伯没有,至少我没有多吃多占过。实际上三伯家几个孩子日子过得颇拮据。

也可能是老王家世袭务农家训的缘故,听说我曾祖经常“白话”子孙与人为善,不惹事祸事。回首既往,三伯秉持的就是孔夫子的中庸之道。于领导间不搞亲亲疏疏,同志们也没有说谁最近谁最远。为人就是这么个信条,不做亏心事,岂怕鬼敲门。

人们都说会说当钱使,恭维好办事。三伯不会阿谀奉承,要说小有实权,在那个时候或许能给孩子安排个好工作,君不见眼下有人家的孩子吃空饷吗。可非也!三伯七个子女只有一个是他病故后接的班,无人享受特殊福荫。

性直还表现在他后来管人事期间。那时正逢合同工临时工转正。涉及到参加工作的时间点,或是证明材料的真伪,三伯丁是丁卯是卯。有些人如果他放一马这些人就是国家职工了,可他们被挡在了体制外。事后有人说他不会办事,得罪人划不来。

三伯是患了糖尿病综合症去世的,五十多岁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令人唏嘘不已。但他走的很坦然。我想到了

南宋诗人鲍照《代白头吟》中诗句:“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这不正是三伯的人生写照吗!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写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实际上司马迁对生死观只论述了一部分,还有多少介于泰山与鸿毛之间的人。窃以为中间的大部是草芥一族。他们不慕权贵,善为无争,不在意丹青留名。更不会去做违心的营营狗苟之事。那是淡泊处世、不慕名利、心底无私的人。而三伯就是其中的一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