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用光阴遇见最美的文字

2017-11-20 19:21 | 作者:夜雨孤鸿 | 散文吧首发

如果你的心灵有通向神圣的完美阶梯,

你就像真理花园中的百合花,

无论你的芳香消失在空中

或消失在人身上

她消失在何处

就在何处永存。

——纪伯伦

一直相信生命在边走边悟中圆满,人生的最美便来自心灵深处的通透与清欢。我不是信徒没有更多的禅悟,便觉在寻求通透和清欢的路上,会因为有前人可供借鉴的经验少走很多弯路。学生时代我就喜欢看书,现在做了老师之后更加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性——在生命的边走边悟中,阅读让生活多了更多驻足的风景,也让生活有了更多靓丽的色彩。

喜欢苏东坡,缘于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每次读来那宏阔的境界,遒劲的笔力带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的气势,瞬间就把我带到了古赤壁:听惊涛拍岸,看巨浪堆,品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羽扇纶巾的周郎,谈笑间80万曹军灰飞烟灭令人神为之夺。而我似乎穿越历史的长河与东坡共同面对滔滔江水举杯邀明月,醉看如人生。

上苏东坡始于林清玄的一篇散文《清欢》,字里行间的淡然与潇洒之间,我遇到了另一个东坡。虽没有面对长江的大气磅礴,但这种细润物无声的触感却更直击心灵。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时东坡这样写道:

细雨斜风作晓寒,

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

蓼茸蒿笋试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东坡因试吃野菜的这种平凡的清欢,顿觉人间更有滋味,竹杖芒鞋的居士形象也在此时多了些许烟火气。对平静疏淡简朴生活的热爱让东坡在品味山野菜的清香时,感悟到了清欢的人生况味。林清玄笔下对平静疏淡简朴生活的热爱便构成了清欢的人生境界。

受阅历所限,我没有更深的感悟,但这样简朴疏淡的生活也正是自己一直所向往的。于我来说,执书一卷,清茶一盏便觉满足,这也就是我的清欢了。不需要把它上升到人生境界的高度,能够做一个安静读者,享受清雅的读书生活便觉满足。抛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清高孤寂,抛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黍”的功利,在清雅的读书生活中体味百样人生,做安静的读者在时光里静好清淡如菊。

晨光微熹,手执书卷神往《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午后闲暇,捧起《追风筝的人》或《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度过静谧的时光。转眼间夕阳正好,正好诵读诗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怀激烈,“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的绵绵情恨,“人到情处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的无奈哀伤,甚至是“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做了连江点点萍”的刻骨感触便都蕴含其中了。深人静伴着滴答的钟声,或与天地精神往来,寻找《各自的朝圣路》;或雨夜凭轩和蒋捷、余光中《听听那冷雨》,风里雨里体会人生的种种况味……

一直以来都很庆幸,为了可以正大光明的看“闲书”大学我选的中文系。思念的大学时光,因了书籍的陪伴五彩缤纷的生活里也有着简朴疏淡。特别是备战考研的时光,在图书馆埋头苦读一年让我对书籍有了更深的爱意。毕业后为了工作几经辗转,不知不觉间喧嚣热闹取代了手里的书卷,每当夜深无眠,心里便觉空落落的。就这样转来转去,又转会到了起点。我回到校园成了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教师,又可以捧着心爱的宝书,度过工作之余的闲暇时光。特别是《朗读者》播出之后,我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你多久没朗读了?很久了吧。因为很多人都觉得朗读,那是学生时代的事情,或者说它只属于一小部分人。”其实朗读应该成为每个人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愿用一生的光阴遇见最美的文字,也希望用身体力行影响身边的人,让阅读真的可以走进每个人的生命。

其实我走上讲台的时间不长,在教书阅读方面并没有很多深刻的体会。这学期在给学生推荐图书的时候忽然萌生了这样的想法: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要求学生阅读,不停的布置阅读任务、推荐图书而当阅读变成了任务不得不完成的时候,又能起到多大的效果呢?对于学生来说,很多时候语言其实是最苍白的,与其费尽唇舌事倍功半,不如用身体力行,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让阅读成为学生自觉的习惯

生命在边走边悟中圆满,我渴望通过阅读坚守心灵深处的通透与清欢,坚守在三尺讲台,身体力行让阅读走进每个学生的生活,让阅读的种子种在学生的心田用时间的沉淀浇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正如《朗读者》第一期所说:“希望从今天开始,《朗读者》和大家的遇见,能够让我们彼此之间,感受到更多的美好。”而我愿用光阴遇见最美的文字,不离不弃,此生不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