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儿女天山情(第八章112)

2019-02-11 19:46 | 作者:王龙生 | 散文吧首发

(一百十二)浅谈稿酬

近几年来,退休闲居在家,除了外出旅游、探亲访友,坚持每周写一篇随笔之类的博文,发到新浪网上,受到不少网友的好评,有的还被报纸选用。

近日,收到报社汇来的稿酬,一篇千字随笔30元。这是近几年来一直没变的稿酬标准。说心里话,报纸能选登我的文章,打心眼里感到高兴,衷心感谢编辑的偏。至于稿酬多少,并不在意。因为我不是以写作为生的自由撰稿人。写作对我这个每月有退休金、衣食无忧的退休老人来说,仅仅是一种个人兴趣、爱好,一种精神寄托,不是谋生手段。一位知名作家在某省作协会议上无限感慨地说:“物价不断增长而稿酬标准已多年未变,作家依靠创作纯文学生日益艰难,这些因素加剧了文学生态的恶化。”我想,这也许是绝大多数文字工作者的共同心声吧。记得六十年代高中毕业后,从上海支边进疆、参加工作后,经常利用业余时间采写一些新闻报道,给报纸投稿。没想到稿件见报后,还寄来稿费。几百字的诮息1元,一千多字的通讯2元。当时我的工资才40多元,每月能有几元钱的额外收入,心满意足了。那时候物价低,1元钱可买不少东西呢!后来,调到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伊犁记者站当驻站记者。除了拿电台的固定工资、超额稿酬外,还给各级报刊投稿,每月挣不少外快稿费,令许多人羡慕。

据说,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的稿酬就更加可贵了。那时候,报刊比较少,而投稿的业余作者很多,能在报纸副刊和文学刊物上发表作品,很不容易。一些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的业余作者,又出了名,又获得丰厚的稿酬。有的后来成了著名作家、诗人,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崇敬,成为文学青年们心中向往的偶像。无论是作家、记者,还是业余作者、通讯员,对于他们来说,写作既是个人兴趣、爱好,又是一件名利双收、相当体面的事,受到社会的尊重。

如今,稿酬仍参照执行1999年制定的每千字30元至100元的稿酬标准,大多数报刊以最低标准支付稿酬。近十几年来,物价飞涨,而稿酬标准坚持不变,成了“被天遗忘的角落”。那些单纯以文为生的职业撰稿人,大都举步维艰,甚至穷困潦倒,亲身体会到在这个时代社会地位的卑微。写作本来是一件苦差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篇千字散文,光写作、修改至少一天时间。至于动笔写作前的准备工作,如翻阅资料,积累素材,酝酿腹稿,提炼主题等,不知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更何况文章发出去后,报刊不可能每篇都釆用。尤其那些没有知名度的普通作者,稿件采用率能达到百分之二三十就不错了。现在,钟点工干一个小时收入15元,一篇千字文章的稿酬,相当于钟点工干2个小时的收入。普通撰稿人的收入还远远不及钟点工。难怪现有靠稿酬生存的自由撰稿人越来越少,全国已不足千人。这对于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为数实在太少。这是这个时代的悲哀。时至今日,写作仍然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的表达,同时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职业。随着物价上涨,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依然保持偏低的稿酬,显然会使很多热爱写作、没有固定收入的自由撰稿人难以养家糊口,不得不忍痛割爱,另谋生路。这是近十几年来好作品越来越少的原因之一。

诚然,高稿酬不一定能够直接造就精品,但一定能吸引更多的作者全身心投入写作,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上海作协的几家报刊去年开始大幅提高稿酬,吸引了一些好作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据悉,稿酬标准修订已经提上了有关部门的议程,使从事写作的文字工作者看到了希望

2011年12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