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田沧海话汾阳【文湖篇】

2018-02-10 07:21 | 作者:神龙 | 散文吧首发

作者/冯恩启

北宋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北宋政治家,赵瞻出任汾州通判。一天,他闲着无事,便走出官署,跨马扬鞭,向着城东门外的文湖奔腾而去。时值仲之际,树木葱茏,百草丰茂,野花盛开其间,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久积的愁闷,此时已荡然无存,一种难得的豪爽,掠过他的心头。不一会儿,他就到文湖了。

他放眼望去,湖水浩渺无边,云烟缭绕,渔舟激浪。水声、风声、歌声、叫声、欢笑声、摇橹声、声声动听入耳。乡村、古镇、古城、蓝天、白云、飞鸟、远山倒映湖间,景景奔入眼中。那遍布水中的荷花,还有那遍布湖边的红蓼花草,在波光粼粼的湖里湖边,摇曳着,似一幅幅水彩画般美丽迷人,让人陶醉。面对此景,他怎能错过这抒怀吟诗的好机会而遗憾终生呢?

于是,他摘掉官帽,脱掉官服,以鞭为笔,蘸水为墨,书写出了一首《文湖渔唱》的美丽诗篇:湖光潋滟之莲荷,欸乃渔郎贯此过。笛韵吹残红蓼岸,橹声摇出锦鳞窝。狂歌明月间愁少,放浪扁舟适兴多。蓴菜鲈鱼供一醉,掉头归去卧烟蓑。

你看:片片青绿的莲叶,朵朵鲜艳的荷花,随着潋滟的湖光水色,不停地摇曳。你听:那渔郎的摇橹声,哗啦哗啦,掠过湖面,从远方传播而来。竹笛声声,打破了寂静的红蓼水草湖岸。橹声阵阵,摇出了丰鱼足食好渔家。狂歌明月,荡漾碧湖,尽情唱吧,人生就没烦恼悲伤痛苦惆怅。摇橹划桨,乘舟激浪,放怀游吧,人生就会兴致高昂,快乐无边。吃着肥美的鲈鱼,品着鲜嫩的蓴菜,喝杯美酒,醉一回,人生无不惬意畅快。游完文湖,掉头归去,什么也不想,睡卧在烟蓑衣中,做个好梦,真如神仙般美好

透过赵瞻的这首《文湖渔唱》美诗,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汾阳东部,烟波浩渺的文湖水乡美景和文湖渔民的生活景象。可惜,敢与杭州西湖比美的汾阳文湖,却在以后的岁月里,慢慢消失了。

相传,大禹治水前,太原盆地一片汪洋。周围森林茂密,水草风貌,而我们的祖先就在这些比较高的山地丘陵,建造起了最初的家园。但是,让他们犯愁的是,他们开垦的土地和所建的家园,到了夏秋之际,有的不是被洪水冲走,就是被上升的湖水淹没。

时候,天气比现在炎热,空气湿度大,在夏秋经常是大雨滂沱。太原盆地四周围千百条河流滚滚滔滔,浩浩荡荡注入盆地中。形成了一个无边无际的泱泱大湖。当时,人们只好,围村筑堰,来保护新建的家园。但他们的努力,终究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后来,大禹带领着人们,在灵霍峡谷,辟山崖,深挖谷,才让晋阳湖的水泄去。这就是传说中“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的美丽传说。晋阳湖水退去之后,湖底露出来了。但在这个大盆地中形成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湖泊和水坑。汾阳文湖就是其中的一个。

据史载:汾阳文湖,位于汾阳城东,距城10里。在北魏时,南北长30里,东西15里。是一个方圆百里的泱泱大湖。因湖地处古汾河西岸,又称西湖。“湖之西侧,临湖有一城,谓之潴城。”《水经注》。当时,古汾河和古文湖是贯通的。汾河水很深,河道很宽。在河里可行大船。雨季水大时,文湖水自动流入汾河,旱季时,汾河水自动流入文湖。形成了河湖互补,相为依存的壮观景象。

据说:隋炀帝时,在文湖东北,汾河西岸绿洲高台地,建有非常豪华的汾水行宫。汾水行宫成了当时汾阳古八景之一。一直是汾阳人民引以为自豪的皇家行宫。但经过唐、宋、元几百年后,汾水行宫只剩一片野草丛生的废墟。一切已无从确认了。

汾阳考古专家吕世宏,在他的《汾上访古》详尽地叙述了汾水行宫确切存在的地址、规模。明朝郑国仕有诗曰:“君不见,汾阳宫,昔时殿阁连碧空,清霄千骑恣游宴,富贵繁华熟比隆。又不见,隋家王业已尘灰,河畔离宫俱草莱。遗踪故址无觅处,但见年年塞雁哀。”说明明代时,“汾水行宫”已踪迹难觅了,只剩美丽传说了。

从北魏到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文湖已由方圆百里,变为“围四十里”的湖泊了。文湖由于受西、北部山地洪水的影响,泥沙在湖底越沉积越厚,湖水也越来越浅。《山西通志》载:金大定以前(1161年以前),文湖“深一丈,长十五里,阔八里,水泽千顷”。六七百年间,文湖水面积缩小一半。此后,沿湖居民又将湖水“浚渠入汾”,将湖身“锄以为田”,建造村庄。但由于地形低洼,夏秋之际,原文湖地常常被淹成泽国。直到清末,原文湖之地,才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彻底为村庄耕地占有,永久堙没于历史的长河里。

文湖消失,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由于砍光了西、北山地丘陵的树木,开垦草地为耕地,致使丘陵泥沙大量涌入文湖,把文湖湖床逐渐抬高,使湖水逐渐减少。二是,人们挖渠筑堰空出湖水,开垦成耕地。三是,文水改道东移,隔断了水源。汾河东迁,文湖消失也为汾阳带来了新的地理和气候环境。

览汾阳史卷,方知文湖历史久远。手捧汾阳史卷,我感慨万千。文湖兴盛衰亡,在历代汾阳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文湖的博大浩瀚,开放了汾阳人民气势磅礴的胸怀;文湖的枯寂衰亡,凸现了汾阳人民,以地为本,重视粮食生产的农耕思想。

历史有时是在错误的更替中发展的,前人做错了,后人依然继续。清汾阳知县周超的《文湖怀古》一篇诗文:秋霖淹没郊之东,嗷嗷中泽鸣哀鸿。咄哉汾本高凉地,此何胯下遍伤农。近湖村落资灌溉,明守禁凿汾波通。愚民但窥一时利,私决无复当时谼······。道出了文湖沧海变桑田后,大自然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无不让人感叹!

让人庆幸的是,汾阳近年来,不断以植树造林来绿化荒山丘陵和平川,来保持水土,改善自然环境。汾阳市为重塑古文湖风采,于上世纪末开始打造文湖精品旅游景点。

汾阳文湖景区位于城东二公里的建昌村。景区依托亚洲第一最高砖塔文峰塔和历史上自然形成的生态湿地而建设。景区总面积已超120万平方米。水域面积40多万平方米。“ 由东至西三湖相连的‘蝶形’,周边各延伸出一条舞动的水系,构建出‘两环、一心、两轴、六大群落’的布局结构。” 在景区已建成孔子文庙,郭子仪汾阳王府,汾州府衙等一批气势磅礴的古建筑群落。还有休闲娱乐场所,中国式古建园林,度假别墅,仿古酒楼,宾馆,茶楼等等。为建设生态、文化、美丽汾阳,文湖景区做出了表率。

听说,在美丽的文湖景区,将建一座含有学前教育、小学、中学,大学的《山西汾阳孔子国际学校》。学校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将为祖国培养更多更好的国学人才。为汾阳的文化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再写首诗以表达对美丽文湖的思念向往:

《思文湖》

渔唱文湖撒网忙,船随橹棹泛残阳。

绿荷阵阵荡莲起,红蓼微微伴稻香。

野鹤双双飞水去,闲云片片顺风翔。

往来多少沧桑事。都化无穷草木殇。

2018一2一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