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可待永追忆

2017-12-25 06:28 | 作者:枕书听雨 | 散文吧首发

一声邀约,四方呼应;初见惊喜,再见亦然,这便是世间最美的同窗情!

——题记

馨香五月,花开荼蘼,草木疯长,如同心中浅浅的念,牵动你我,放下手中的繁琐,相约晋城,一起来到世外桃源般的司徒小镇和享有“小桂林”美誉的蟒河,一路欢歌笑语,一路真情回放,仿佛一切回到从前,仿佛岁月从不曾流逝。那情,那景,那人,依然如此真切而清晰。五月的阳光,映衬着大家灿烂的心扉;五月的柔风,绵长着岁月唯美的风景。你在,我在,他在,便是心中最好的友情蔓延,最好的花开明媚!

(一)

来司徒小镇正是好时候,蔚蓝的天空下,大朵大朵的“棉花糖”漂浮在头顶上,让你看到一个层林尽染,色彩惊艳的特色小镇:青瓦泥墙,花格窗棂,传统的农耕体验区,小流水,磨盘,水井,琳琅满目的优质农副产品,让你身临其境,流连忘返,重拾儿时农耕的记忆,有种久违的亲切感。

轻携一缕芬芳,和着初夏韵味,脚踏仿古的青石板,走在司徒小镇的泽商古街,两旁别具一格的特色小商店,让你目不暇接、亲睐、驻足、嘻戏、拍照、留恋,一缕阳光轻洒脑门,一串笑声荡漾街心……

闻着花香,来到山西味道小吃街,八百种山西名吃,独具特色的地方菜,让你眼花缭乱,一饱口福:有耳熟能详的山西美食“刀削面”,有垂涎已久的“平遥牛肉”,有闻所未闻却美味异常的“定襄蒸肉”、“吴家熏肉”、“ 荞面河捞”等等,驻足品尝,把酒话聊,笑语翩跹,记住一种味道,上一座小镇。

在这里,你可以观赏精彩的民俗演绎;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山西民俗文化的伟大魅力;在这里,你可以穿越时空,回到久远的明清年代;在这里,你可以静享孔雀开屏、蝴蝶飞舞的美好瞬间;在这里,你可以聆听风铃清脆的妙音;在这里,你可以与草坪亲吻,静坐湖边小憩,感受安静恬淡而被我们忽视的美好。

幸福时光莫过于晚上观看穿越千年的浪漫铁花秀惊艳表演,随着嘭嘭嘭的打击声,灼热的铁水于半空撒开,一簇簇银花凌空绽开,变幻莫测,绚丽多彩,此起彼落,构成一幅幅奇异的烟火图景,那一刻,友情随美景图腾空,忘乎所以,沉醉其中……

看完表演,找到一家别致的餐馆,同学们吃着辣的够劲的湘菜,喝着度数不高的小烧酒,有的即兴高歌,表达着浓浓的情意;有的微醺沉思,一副慵懒随性的样子;有的侧耳倾听,神情是那么专注认真……其间还夹杂着拍手声、赞叹声、喝酒声、畅笑声,欢呼声,应有尽有,无所不有,一天的疲劳也随之烟消云散,直到很晚,同学们才带着对蟒河美景的殷殷期盼回去休息。

(二)

第二天一早从司徒小镇出发,前往大蟒河,沿途一边听导游介绍,一边欣赏着山中美景,山上树木葱葱绿绿,山下河水轻盈透亮,同学们的目光被吸引着,赞叹着,有的干脆拿出手机拍照,导游笑着说,别着急,等到了蟒河再好好拍,那儿的景致更美。

山一程,水一程,伴随着急弯车颠荡出的笑声,地势慢慢开阔起来,谷地开始平坦起来,树木越来越密,闻着“哗哗”的流水声,美丽蟒河渐渐呈现在我们眼前:水清如碧玉,山秀如诗画,清新的空气、翠绿的林木、蔚蓝的天空,无不给人以清新的心情,连儿的啾鸣也格外动听;同学们喜笑颜开,尽情拍照,或三五成群,或男生女生,或集体群照,不知是为蟒河景色迷人而陶醉还是为了心中那浓浓的友情而高兴,个个手舞足蹈,笑声回荡在幽谷水边,经久不息……

漫步林前小径,只见那满山遍野的猕猴群挂满枝头。隐身石后细看,猴之王国,乐趣无穷。缚藤,吊耍千秋;有的携婴抱子,尽享天伦;也有的东追西赶,蹿上蹿下;还有的磨肩擦耳,啃果嚼食。一见有人出现,领首猴王高叫一声,群体奔窜如箭,霎时无影无踪。

蟒河的水,轻柔轻柔的,似一曲悠远明净的古典音乐,让人陶醉其间,把手伸进去,凉飕飕的舒服极了。蟒河的水又是灵性多情的,不仅用它的秀美映托了高山,用它的丽质点醉着崖畔,更用它的温情滋润着万物生灵,无论多么纤弱的生命在它的怀中都会得到保佑,安享自由。

随后逆流而上,就会看到蟒河的又一景观——水帘洞,我们站在宽不足半尺的深潭边的一个石龟的头上,拍摄到蟒河水从天而降直落深潭的镜头,感觉美美的。

沿着一路水影溯流而上,就来到了蟒河的发源地——出水洞。这里水流湍急,并发出雷鸣般的轰响,十几里外都听得到,出水洞深约两米,股股清泉由岩壁上的一条狭缝汹涌而出,像一条巨蟒奔腾而下,蟒河大概也是由此而得名的吧!弯腰捧一掬泉水送到嘴里,清凉甘洌,微微发甜,其感觉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沁人心脾”。

看完出水洞,我们返回山腰小路,一路俯瞰蟒河流水的神韵,欢快的水声非常有节奏的撞击着人的心灵,让你神清气爽,如入仙境,完全没有了往日的喧嚣与焦躁,只剩下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有生能遇如此美景,还有二十多个同窗挚友同行,真乃一大乐事!这一场美景与友情、身体与心灵结伴同行的旅程,注定会成为今生难忘的记忆!

青山在,人未老,同窗情更浓;岁月增,细水流,情怀依旧深。千言万语,道一声珍重;万水千山,盼来日重游!

此文已载《吕梁文学》2017年第4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