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芳华》(上)

2017-12-23 15:42 | 作者:独自行走 | 散文吧首发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赶在立以来最冷的一天进了唯一的一次电影院,为的就是看冯小刚的电影《芳华》,一年磨一剑,冯导从来没让我们失望。

这不是一部轻松的影片,如果你没有一定的阅历,不对那段历史感兴趣,喜欢小鲜肉和高富美,想一边吃着爆米花一边享受电影带来的声光刺激,那你最好还是别看,这不是你的菜。

电影描写了一群部队文工团演员的芬芳年华,青岁月时间,上世纪七十年代,地点,祖国西南边陲的大山中。

影片的主人公刘峰,是一位来自山东沂蒙山区的小伙子,自幼家境贫寒,长大后入伍到成都军区某野战军工兵营,因为会翻跟斗,被破格吸纳到俊男靓女扎堆的部队文工团。在那里,他理所当然的受到排挤和嘲讽,但他丝毫不为所动,用他一贯的朴实和对谁都敞开心扉的真诚和热情,用默默无闻的奉献为自己赢得了尊重,被戏称为活雷锋。他就像空气,无所不在,但又时时被她们选择性忽略。

刘峰的悲剧在于他上了不该爱的人,他钟情的对象是那个看起来一脸懵懂,很傻很天真,实际上精明算计,自私市侩,上海里弄里走出来的小市民林丁丁。刘峰想要的是爱情,他巴肝巴肺,恨不得将心挖出来给对方看;而林丁丁想要的只是友情,她享受着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却把这一切视为漂亮女孩子应得的福利,她的目标是嫁入豪门。两人的价值观不在一个层面,门不当户不对,刘峰的追求看来还是有些鲁莽了。

如果仅仅是一次未遂的爱情也没什么,年轻人谁没经历过失恋的痛苦?爱情的折磨?但刘峰却为此付出了一生的代价,这就有些沉重了。

当刘峰向林丁丁表达爱情的时候,他正处在一个最佳的地点,最合适的时段。

色朦胧,灯光氤氲,在木工屋里,只有他们两个人,刘峰向林丁丁展示他为战友结婚,亲手打制的沙发。林丁丁坐在上面陶醉了,夸他手巧,没有不会做的。气氛如此美好,天地如此安然,以至于刘峰产生了错觉,感觉身前的这位情人唾手可得。蕴藉多年的感情终于岩浆般喷发,他心跳骤然加速,用颤抖的声音向林丁丁做了大胆的表白,并情不自禁的拥抱了对方。

可惜,他忘了关屋门,恰在此时,两个闲得蛋疼的路人甲和路人乙看到了这一幕,眼神里露出一种捉奸成双的快意和好白菜都让猪拱了的嫉恨。被刘峰的求爱搞得有点发蒙的林丁丁立刻惊醒了,她想到了自己的大好前程,想到了被卷入流言蜚语中的后果,为了自证清白,她大声呼喊着,并挣脱开刘峰,一路哭着跑回了宿舍。

一切似乎不言自明,女人天生就是弱者,何况是年轻漂亮的女人,刘峰一生的悲剧就此奠定。他被揪送到部队保卫处,在那里,受到了代表组织的人义正言辞而又厚颜无耻的逼供和诱供,他怒不可遏。后来,他理所当然的被开除出文工团,下放到远在川滇边界的伐木连。

七九年中越自卫反击战一打响,他便自告奋勇上了前线,他要在战场上用鲜血洗刷掉无端加在自己身上的耻辱,他确实做到了。在一场运送弹药的途中,他们的队伍遭到了越南人的伏击,他身受重伤仍然不下火线,他成了战斗英雄,但失掉了一条手臂。

受到排挤的还有一个叫何小萍的女孩子,她因为入队晚,因为有一个蹲牢房的右派父亲,因为爱出汗,身上有异味,便一再受到她们的欺辱。她们甚至在大庭观众之下公然展示她的海绵胸垫,并当面指责她不该“弄虚作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文工团概莫例外,何况这里还有高干子弟,红二代。出身上的高贵带来了道德上的优势,她们可以居高临下,坦然的审视别人,肆意践踏别人的尊严,丝毫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何小萍对她们失望了,失望了的何小萍发誓不再和她们同台演出,哪怕为此受了处分。她被下放到野战军医院,战事一打响便上了前线,在枪林弹中目睹了战争的残酷,生命的卑贱,目睹了无数残缺的身体,血淋淋的伤口。战后,就在她作为战斗英雄被吸收到英模报告团,荣耀加身,前程似锦时,巨大的反差却让她一下崩溃了,她住进了精神病院。

又是N年过去,刘峰和何小萍这两个心地无比善良的战斗英雄终于走到一起,何小萍心里始终埋着对刘峰深深的爱,在历经波折,生命归于平淡时,她梦想成真。没有婚约,没有盛宴,两人十指相扣,心心相印,过上了平静而温馨生活,电影最终给了我们一个美好的结局。

事实真是这样的吗?严歌苓的同名小说我恰好看过了,小说中的结局有些惨淡,有些压抑,有些让人哀怜。刘峰得了重病,为了不连累他人,他切断了和所有亲朋好友的联系,独自住在北京郊区城乡结合部一个凌乱的村子里,在临终之时,他身边只有何小萍一个人。好人似乎并无好报,这打破了我们心中的幻想,以及寄托在主人公身上的美好祝福,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小说中的结局或许更符合现实,不是有句话吗?“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这就是人性的悲哀。

电影的主题貌似很简单,写了一个很平常的爱情故事,没有第三者插足,没有宫廷内斗,没有撕逼卖萌,没有插科打诨,但如果你这么想那就错了,冯导的野心远不止如此,他是用一部华丽的影片致敬了他曾经生活过的那个火红的年代,那个波澜壮阔又命运诡谲的年代,那个多灾多难,让人扼腕长叹的年代。看看他电影里出现的大事件吧,文化大革命,伟人逝世,唐山大地震,粉碎四人帮,七九年自卫反击战,哪一个都是沉甸甸的话题,都足以改变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影片一开头,就是一个火红的画面,一个个洋溢着青春活力,朝气蓬勃的镜头扑面而来。

部队文工团练功房内,一群女孩正在排练芭蕾舞,修长的身材,干净的脸庞,优美的动作,铿锵有力的伴奏,翩翩起舞的身姿,让人看了顿时心跳加快,鼻子充血,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荷尔蒙味道。

电影的色彩尤其饱满,草绿色的军服,鲜红的领章和红五星,衬托得文工团的姑娘们更加俊美。

室外,披红挂彩的宣传车徐徐开来,车前悬挂着毛主席大幅画像,一群人站在车上,兴奋的振臂高呼,高音喇叭里传来主席的最高指示,锣鼓喧天,红旗猎猎,口号阵阵,我们仿佛一下子就回到了那个年代,“东风吹,战鼓擂,这个世界谁怕谁”。

对电影细节的铺陈,冯小刚做足了功课,极尽渲染之能事,让人感觉那个年代就像在开一个大PARTY,高潮无处不在。

但这一切其实都是铺垫,PARTY总有曲终人散的时候,PARTY越是喧嚣热闹,高潮迭起,之后的杯盘狼藉就显得越发冷清,就像烟花,绚丽璀璨过后的天空会更加暗淡沉寂。就在懵懵懂懂间,七九年到来了,那年刚过完春节,就发生了一件惊动世界的大事,中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了,我认为,这才是整部电影冯导想要讲述的重点,也是本片的精华和戏眼之所在。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这场发生在四十年前的战争,那年战事刚打响的时候我还是个少年,每天守着收音机收听广播,当听到我英勇的中国军人又往前线推进了多少公里时,兴奋地不能自已,一颗爱国心鼓胀得满满的,现在的我早已两鬓斑白。

但我们又实在不应该忘却这场战争,延宕十年,动用了几十万军队,以举国之力打赢的这场战争付出的是数万人的伤亡,多少精壮的汉子,青涩懵懂的学生娃就这样长眠在南国边陲那片凄风苦雨的土地上,而那些残疾的军人,更是要带着身体和心灵上的双重创伤备受煎熬的苟活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