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方大特钢:精准扶贫解乡“愁”

2018-10-13 12:15 | 作者:曦昱木木 | 散文吧首发

声声闹晓,花恒野树发几枝。柔情似水的江南春天来得早,方大特钢定点扶贫村——瑞金市武阳镇石阔村和赣州市于都县新陂乡庙背村,散发着脐橙花的芳香。

这里烙印着赣南原中央苏区的红色印记。但受历史、地理等因素制约,两个村庄却分别成为了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贫困村之一,笼罩着一份份乡“愁”。

石阔村愁的是山地多、耕地少,道路窄小、泥泞,交通不便,农业生产基础薄弱,农民生活生产条件差、增收缓慢;愁的是村里基础教育薄弱,仅有的小学也是破烂不堪;愁的是年青人想学技术,可是投师无门。

庙背村愁的是基础设施薄弱,农田灌溉设施欠缺,只能“靠天收谷”;愁的是贫困人口多,尤其是因病因残致贫人员多,贫困程度深,全村精准贫困户85户350人中,因病因残致贫的就达193人。

“决不能让老区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共同建设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2012年以来方大特钢相继承担起石阔村和庙背村的定点扶贫任务,派专人实施驻村扶贫,为村民们解“愁”。

要发展,先修路。方大特钢整合资源,争取扶贫资金,为石阔村争取到114.6万元资金用于村级建设。如今,平坦的水泥路在村中蜿蜒,悠悠的绵江水在下流淌,安垅桥上刻着的“方大特钢援建,2013年3月”字样无声地展现着它年轻的姿态。

为帮助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方大特钢协助石阔村组建了金银花、脐橙、烟叶、养殖、蔬菜、农业粮食等六个合作社,举办烟叶、脐橙、金银花、泥工等各类技术培训,并协助争取农田水利配套工程资金等,努力帮助村民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有特色、可持续的农业产业化经济。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改善石阔村义务教育学校学习生活条件,方大特钢捐赠73万余元将薄弱学校改建与校安工程等项目统筹衔接。

为有效提高农民的技能,方大特钢与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建立结对帮扶联系点,开展技术帮扶行动。如安排村民进行电焊工、电工等特种职业技能的学习,获得特种职业操作证;帮扶低收入家庭子女就学、减免学费、申请国家补助、毕业优先推荐安排工作等。

帮助庙背村多渠道争取扶贫项目资金修水利渠,并捐资15万元实施双江河水利渠引水项目,彻底解决农田水稻干旱灌溉问题。

协助庙背村村委进行精准贫困户的上户核实、建档立卡、政府扶贫政策宣传、帮扶措施对接,以及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摸底登记等,让村民不再因病因残致贫。

逢年过节,走访慰问村里的五保户、特困群众、烈士遗孤、孤儿等,把温暖送到群众心中。

……

一系列精准扶贫“组合拳”,让石阔村和庙背村呈现出一幕幕生机盎然的景象和一首首勤劳致富的篇章。

一直在外地做服装批发生意的陈小红回到家乡石阔村,在方大特钢的协助下,成立了蔬菜合作社。如今说起石阔村的蔬菜远近闻名,无公害蔬菜远销香港。

庙背村贫困户黄荣贞,通过政府贴息贷款,种植了150余亩的油茶和脐橙,喜获丰收。

村民们正用勤劳的双手在田块成型的“开心农场”,按照自己心中的蓝图,打造幸福生活。

这两个群山环抱中的美丽而宁静的村落,远望去,青山如黛,花木如洗,万物清新,青翠欲滴。在橙花绿林中的,村民们新建的一幢幢“青瓦白墙”徽派民居建筑,散发着古朴淳厚的气息。

乡“愁”已散,透出的是一个可以预见的乡村振兴美好未来。

作者简介:罗霞,网名曦昱木木,南昌市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杂文学会会员。《钢魂》杂志副主编,从事新闻编辑、记者职业。文字,乐于通过散文诗歌评论、朗诵等多种形式,记录、反映生活的点滴,表达、传递内心的声音,多件作品获全国冶金记协、江西省广播电视协会新闻奖项,偶有诗歌、散文作品跻身国家、省、市级征文获奖名单,作品散见于报刊、网络。崇尚用诗意的眼睛看世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