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派玉雕大师李克生:想雕玉,先雕心

2017-11-07 14:53 | 作者:天缘地宝 | 散文吧首发

清晨6点,李克生一如既往准时出现在工作室,拿起工具,一坐便是4个小时。40多年,日复一日,这个习惯一直没有改变。

“停下来手就生了。”今年60岁的李克生是广东省首届玉石雕刻大师、国家玉石雕刻高级技师,广东省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总工会确定为珠宝玉石行业唯一一位“南粤工匠”。

他创办的玉雕工作室一直以来坚持纯手工雕刻新疆和田籽料精品,多次在国家展览比赛中荣获金奖,其中,就包括今年在深圳文博会上备受关注的“水上漂”鼻烟壶十件套作品。

每当有人问李克生“雕玉”的秘诀,他总说:“想雕玉,先要雕心。”

鼻烟壶“水上漂” 技艺堪比明清大师

16岁那年,李克生进入潮州市二轻玉雕厂,开始踏上“玉”途。用他的话:“不止是我选择了玉雕,也是玉雕选择了我”。

当时,作为国营大厂的二轻玉雕厂门槛非常高。李克生经过考试层层筛选,跻身三甲,但因未满16岁而未被录取,可异于常人的天赋和潜质被厂长看重,故收为旁听学徒。他十分珍惜这个机会,日日苦练基本功,很快就从学徒转为正式员工,一年后被提拔为技术骨干,一干便是15年。

改革开放后,一些大厂很难适应多变的市场,慢慢开始落后,李克生于是自己出来“单干”。机缘巧合下,一位古董商人给李克生看了一个老件鼻烟壶,向他感叹历史变迁,如今能将鼻烟壶掏膛掏得像明清时期一样水平的技艺已经失传。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李克生开始着手研究鼻烟壶的制作工艺,决定重拾这项断层的技艺。

“想要还原古代艺术品,就必须先理解古时鼻烟壶是由何种雕刻工具完成”,可由于找不到任何史料记载这段工艺,李克生只能自己钻研、琢磨。

无意间,李克生看到父亲生前留下制作潮州传统大锣鼓的工具,突然深受启发,研制出具有弹性的雕刀来针对掏膛的问题。这种工具既类似于古代鼻烟壶掏膛的工具,又根据不同的掏膛程序、力度以及角度而有所不同。

父亲的工匠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小时候看父亲做鼓,父亲常告诉我:‘不要小看这些小工具,他们都可以起到大作用’”。

通过李克生研究出来的这种掏膛技艺做出来的鼻烟壶,壶口极小,但却能将壶身掏至薄胎,手感圆润、轻若无物、壁如薄纸,放入水中能达到古时所称的“水上漂”之效果。

用这种工艺做的作品一经推出,便得到了各界的认可,引起了同行的轰动。许多来自北京的鼻烟壶工艺师傅都不禁感叹:“这技艺堪比明清大师。”

玉雕是做减法的艺术 “想雕玉先雕心”

“潮州是一个崇尚工艺的古城,平日喝的茶叫工夫茶,冲泡之间甚是讲究。”看着各种工艺师傅一边喝着茶,一边将家具的榫卯做得精准无比,李克生“对那种工艺之美的追求打小就在心底萌芽”。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有“玉都”之称的揭阳阳美村成长的李克生,很早便对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些年,时常因为买喜欢的玉而吃不上饭”。

自16岁入行以来,“玉”已经成为他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不仅因为一名玉雕匠人的职业素养,用李克生的话说:“要跟玉去对话。”在李克生的眼中,玉不但美,而且还富含自己的性格。孕育于新疆玉龙喀什河的和田籽料,经过千万年的冰河冲刷,温润柔和,犹如李克生的性格——谦和温厚。

玉虽美,可自古有云:“玉不琢,不成器”,为了将大自然的造化之美再升华,雕刻是必须的步骤。在李克生看来,玉雕是一个做减法的艺术,“一名雕刻师在玉料上所下的每一刀,都是不可逆的,减少了的玉料就是减少了,不能再增加回去”。所以,李克生把玉雕形容成“带着脚镣跳舞的艺术”,“在惜料与雕刻之间,常常是多一分为过,伤到玉料,少一分不及,艺术效果大打折扣”。这样恰到好处的火候被李克生练就的炉火纯青。“好的雕刻师就是要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为自己的每一刀负责,本着一颗对玉石的敬畏的心,化矛盾为美。”

40多年来,李克生共雕刻作品百余件,欣赏李克生的作品会发现,每一件都有独特的韵味。“一个好的玉雕师需要能够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但更宝贵的是也能够突破自己的风格”。李克生告诉记者,“影响一个玉雕师风格的形成,有很多因素,客观层面上包括学艺时师傅的风格、手法,玉雕师本人所处的人文环境,以及市场上一时流行的时尚产品等;主观层面上,玉雕师自身的性格,以及灵魂本质都会很大程度的影响作品风格与底色。

因此,李克生常说:“想雕玉,先要雕心,心术不正的人做不出好东西。一个人心中有浩然正气,才能点石成金,将真善美通过石头表现出来,创作出直指人心的好作品。”

玉雕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手工雕刻不能断承

一件玉雕作品要经过审石、设计、打胚、精雕、打磨、抛光等程序,而一个小的部件,光是打磨一项,就要手工操作上百次;稍微复杂一点的,最少也要十几二十天。在李克生看来,玉雕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一块小小的玉牌,也能在方寸之间展现岭南文化精神家园。他力图使其设计的每件玉雕作品都有文化内涵,有故事性,能启示人生感悟

李克生有一个玉雕作品,名为《授渔》,取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之意,作品的背后,其实是他对“如何更好的传承玉雕技艺”这一使命的深刻理解。

“手工雕刻绝对不能断承!”随着工艺品市场的快速发展,机器制造大量取缔手工制造,可这并没有影响与改变李克生传承发扬玉文化的初衷与理念,李克生将他研制出来的掏膛技艺传授给徒弟,但凡有同行登门取经,他也都将其全部传授。

如今,李克生已经累计带出了60多名徒弟,最小的仅有17岁,多位已经“出师”,还有从江苏、安徽等地慕名远道而来拜师学艺的。

李克生的两个儿子也受其影响,传承玉雕事业,小儿子李楚还与父亲一同创作多个作品。李楚告诉记者,今年60岁的父亲从事玉器雕琢四十余年,不曾看到他有过一丝厌烦,“像长不大的孩子,每天都在研究他的玩具一样”。

“我很庆幸,这一生我从事的都是兴趣所在。”李克生说,“工匠精神我认为就是认真、坚持做好自己喜欢的事。”

微信:tydb616369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