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跌落的时代

2017-04-05 12:24 | 作者:老骥伏枥 | 散文吧首发

这是在西班牙La Vuelta古典音乐巡演上,Pontevra风笛乐团的女孩们在等待登台演奏时的照片。当然,我无缘这么一场西班牙的全国巡演,我只是看到了一张照片和一行字,并从中看到了两个词语:古典和女孩。我对西班牙的认知只是停留在塞万提斯和斗牛士上面,因此我无意于在这多做臆测,我只想把古典和女孩这两个词语拿到身边来。

这是一个古典跌落的时代,新时代这个巨大的化工厂中催化发酵出来的各种摩登事物吸引并占据了绝大多数人的绝大多数时间,古典也就跌落云端,蒙上埃尘。而年轻的男孩女孩们更是对古典这么一个事物毫无兴趣,他们宁愿去追逐更时尚更好玩的东西。因此,当古典和女孩这两个词语放在一块时,其实是颇有些新鲜的。

也许很多人马上就会反驳,古典音乐会我们也是开的,古典文学的推广更是从小学生的课本中就开始了,因此,古典这个词,虽乍一听有些陌生,但是其实并不遥远。可是,我想追究的是,现在的男孩女孩们有多少是听过这些音乐,读进这些文字的?恐怕不多,或者可以说是极少。所谓的推广也有着硬塞的嫌疑,我想大概一半以上的人对在小学或初中乃至高中课本上所推荐的古典作品是兴致索然的,如果不是老师催促,如若不是考试涉及,多数也是懒得去涉猎的,相比起这个,游戏与通俗小说更来得激动人心。

当然,也会有说,对于一个崭新的时代来说,古典的东西有些苍老了,对于一个崭新的时代的年轻人来说,更是老掉牙了。也许,当到了一定年纪的时候,人才会对古典这样的东西产生兴趣。是一种同样老去的惺惺相惜?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么说下去无异于是陷入了一场只为驳倒对方的唇枪舌剑的辩论当中。我不愿做这样的辩论,于是我避一下锋芒。

我讲一个故事,一个余华的《十个词汇里的中国》中的故事。文革时,由于毛泽东个人对鲁迅的欣赏,“鲁迅先生说”也就成了小红卫兵喜欢说的两个口头禅之一,另一个是“毛主席说”。鲁迅的作品也大量入选学生课本。当时的余华也坚信,鲁迅先生说,一定是没错的,这就跟毛主席说不会错是一样的。文革结束后,人们开始对十年间的东西警醒。余华记忆起课本中鲁迅的文章,顿时对鲁迅好感全无,暗自认为,不过如此,以至于之后有人说他是鲁迅先生的继承者时,他深感这是对他的侮辱。后来,一次偶然的工作机会使他认认真真地阅读了一遍鲁迅。这一读,使他猛然惊醒,他一直以来对一个伟大的作家抱了很大的偏见。

这个故事跟古典没有很大的关系,却说明了一个问题:一个大环境其实是很能影响一个人的认知的,尤其是当这个人是一个自主辨识力方面略显苍白无力的年轻人的时候,影响力就更加强大了。当这个大环境转变的时候,认知也往往就随之转变了,这与课本中是如何写的压根没多大关系,更何况,在中国,课本实在是最没分量的书籍。我没法自作主张地说整个国度的大情况,但据我所知的小情况而言,极少人会自觉自愿地去听一段古典的曲子,很少人会捧着一本年纪比自己大上不知多少的书不释手。年纪大的人受教育程度不高,确实接触不到这些东西。中年人忙忙碌碌,为生计而奔波,一身疲倦地回到家中时,也就无力去理会这些了。在这样的一种形势下,用很无力且很招人厌烦的课本去催促一个年轻女孩领受这些,成效微渺很正常,毕竟,有太多看上去更有趣更好玩的东西在周遭徘徊着。[读经典www.682605.com]

再讲一个故事来结束本文,故事来自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克里斯朵夫起先在德国,他发现这里的人太多都是附庸风雅之辈,追捧音乐、文学等等,却都只擦得到一些皮毛。后来,他远走法国,来到巴黎,他又发现,满城的人都热衷于文学、音乐、建筑等等,可是即便是最上流的名士,见识也不过厨房大妈的水平。他对这些人的讽刺、批判,这里不谈。

这个故事里,两个国度都有着无比浓郁的文化氛围,上至上流权贵,下至底层百姓,都对古典这样的东西情有独钟,然后很可惜,多数人都是肤浅的,附庸风雅的。但是,我真正想说的是,没有那样一个肤浅、附庸风雅的氛围,克里斯朵夫恐怕一辈子都摸不到钢琴。我还想说的是,正是在书中所描绘的那一个时代里,涌现了贝多芬、果、左拉、莫扎特、托尔斯泰等等一些人。

那是一个缪斯起舞的时代,这是一个古典跌落的时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