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干秋涨

2017-09-12 16:16 | 作者:曲辰 | 散文吧首发

桑干河,古称“ 水”,还曾叫过“湿水”、“索涫水”其外号又叫“浑河”、“小黄河”。从唐朝起,叫做桑干河。

桑干河,虽无长江那样的宽阔胸怀,任万吨巨轮在自己身上往来急驶。也无黄河那样的浩瀚气势,大浪淘沙奔腾万里!然而,它在我国的历史上却也小有名气。这不仅因黄帝与蚩尤在涿鹿之野、它的身边打过仗,也不只为桑干河畔为历代抗御外侵的古沙场,或贾岛、苏东坡写了《渡桑干》之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历史上每年秋天,桑干河都要发脾气!是时,那奔腾呼啸的洪水,从上游的高山夹缝之中七弯八拐地施憋着劲儿往外挤,一出黄羊山和笔架山之间的峡谷,就犹如脱鞭野马一般,撒欢尥蹶子地在涿鹿平川上横冲直闯:那腾空而起的巨浪,挟泥卷沙、生风起雾、推得巨石滚动;那狂涛的怒吼象闷雷一般,传至几十里之遥;洪水所到之处,堤坝尽毁、房倒屋塌、良田变海、人畜漂流,千家万户为此而流漓失所,卖儿卖女,乞讨他乡,暴尸于野;南北交通也由此而断绝,人们只得隔河相望,多少水果也得因此而腐烂!这,就是“桑千秋涨”。有一首诗,对此作了很好的描绘:

骤至疑风

波涛激石鸣。

雁惊江水立,

鱼误海潮生!

气撼孤山寺,

声喧涿鹿城。

桑千秋一涨,

不见有人行!

可是,旧社会的一些文人们吃饱了没事干,竟把这“桑千秋涨”也称为一景,与涿鹿其它七大美景并列。其它七景如果有情,也要感到羞耻。翻开史书,那一个朝代都记载着“桑干溢害,禾稼一空,民大饥,人相食……”为镇桑干洪水黄阳山和香炉山各建了八角、七级“镇水塔”。朝朝代代的统治阶级又多打着“为民治河”的旗号搜刮民脂民膏,但每年秋天的洪水灾害还是难免。

近些年来,涿鹿人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展了小流域治理,广大人民群众封山育林、修堤建坝、开渠引水,终于治服了桑干河这匹野马,使“桑千秋涨”永远成为历史。我想,全涿鹿人都会为“八大景”中少此一景而拍手称

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