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身作则和赡养的闲谈

2019-08-22 00:13 | 作者:星星月 | 散文吧首发

一、关于另一半

昨晚临近12点左右的时候,我的微信上收到了朋友发来的信息。朋友:“我真的很厌恶XXX。”

我回复:“为啥?因为孩子教育的问题?”

朋友:“他每天下班回到家就是抱着手机看抖音、直播,不会说陪一会孩子,像一个透明人一样,躺在沙发上一动也不动。让他去读故事,他倒好带着孩子一块看手机,还说孩子要看的。”

我:“因为他们男人觉得他们挣钱支撑着整个家庭,回到家就想休息,孩子的成长、照顾孩子貌似跟他们没有关系。”

朋友:“然后我就让他去陪孩子看看书,玩玩玩具,最后陪孩子洗澡刷牙,他陪完孩子后便气冲冲的就进卧室关门睡了。”

我想要在轻松一些的氛围中劝她,于是,我说:“我也是这样的,我小时候我爸在家带我(妈妈在沿海地区打工),我很小的时候,每当我睡醒后发现家里没有一个人,一种无助又可怜兮兮的趴在大门的门槛上。但是却可以听到我爸在大马上说话的声音。”他不会想到趁我睡觉的时候出去玩这段时间,万一我醒了摔了磕了碰了等意外的发生。小时候家里就一间房,做饭、睡觉、储存粮食的仓库都在里面,我姐便和老祖祖一块睡,老祖祖九十多岁每天晚上掐我姐,掐的哭,敢怒不敢言。

我接着说:“这就是我小时候对于父亲最深刻的记忆,那个时候特别小。”

二、关于父亲这一角色

朋友:“他做的只是我照顾孩子日常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他就甩脸子。一方面嫌弃我没有挣钱,一方面又希望我把生活过好,把孩子教育好。这都是我的事,家里的事和他无关,他只挣钱就行了,挣钱的同时还一大推压力,让我跟他一块分担,听他叨叨。”

我:“你也知道,我家老公比较喜欢孩子,回来喜欢带孩子玩,但是家务琐事和哄孩子睡觉,他也很少会做。但是孩子脸上大小痕迹基本都是他带着摔了的。我爸也是如此,回到家就是看手机视频,看小说,很少陪外孙玩一会。”

接着我继续谈着:“我感觉很多人都一样,不管父辈、还是我们这一辈,父辈从不懂为人父,慢慢的直至我们长大,很多时候他们扮演的就是挣钱供吃供喝提供食宿,没有那种会去管其他(家庭琐事、孩子的教育)等的意识。换句话说他们自己都还在为人父这一课程中尚未合格毕业,就不要期盼和希望他们会当一个合格称职的父亲。我们没有成长有偏差,也要感谢父母供我们上学;否则过早出社会,我们也不会成为现在的我们。”

朋友似乎没有被我劝说好,接着向我吐诉衷肠:“他是不会带孩子去玩的,所以他永远不会摔到孩子,就算我们一起带孩子,孩子摔了那也是我的错。”

朋友接着说:“你提醒我了,但是他自己没有做好是他自己的事,他该承担的义务还是该承担啊,不能因为‘我做不好’就可以丢开不管,我也不是生来就能做好的。这种父亲有资格做父亲吗?没玩够就玩够了再说,又想享受做父亲的快乐,又不想尽责任和义务。”

朋友的辛酸和怒气好像一个越来越膨胀的气球,并没有在与我的劝说中慢慢消气,反而越来越大了。

后来我又以我爸妈为例子来说明家庭中夫妻之间及关于教育孩子的一些观点。首先,我的声明一下,写下此段,我仅以我的视角实事求是来写的,没有任何贬低我父母之意,没有任何不敬不的含义。我最深刻的感受便是我父母是这样的,也包括你爸妈,都没有在如何教育我们的问题上下功夫,以为把我们交给学校就跟他们没有关系了,万事洒脱了,殊不知,教书育人教书育人,很多时候很多只是做到了教书,哪有几个做到真正的育人。大多数父母都在提供尽可能的物质生活,以他们自有的经验教育我们(当我们犯错的时候),并没有注重精神文化教育。父母善良勤劳是肯定的,(你中途也插了一句:“善良是基本的良知。”)我妈因为以前上过“助人为乐”的当,她觉得好人没好报。事实上她嘴里说的是这样,实际上遇到了大抵还是喜欢助人为乐的。

三、关于以身作则

我一直在发着微信:“最近我妈妈看了一部电视剧《母如山》讲述的是组合家庭里面,母亲养着离婚老公的一儿一女极其母亲,再加上她自己的两个女儿,一家老小的生活的重任全都压在她身上。她的四个儿女对其父亲满是抱怨和怀恨,但是当其父亲查出患有癌症晚期的时候,所有人不理解母亲的时候,母亲对着四个儿女以及她的婆婆说,你们的父亲,您的儿子是很无情,但是我们不能对他无义。她用她伟大的母爱成就了她四个孩子,也成就了她自己。”

因为我被这个母亲深深震撼到了尽管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但是他们对我们无情,但是我们不能无义。这个母亲以身作则给我深深的上了一课。

接着我又说:“他还没有进入到父亲的角色,这个父亲的角色真不好进入。伴随着游戏长大的新一代父亲,心智还未转换进入到父亲的角色,沉浸在各种释放压力的小视频中,要让其回归父亲的角色或者他们自己能够有这个意识(父亲在孩子成长中是不可或缺的)真的是很难,很难。”

我说了很多,未见朋友回复我,原来孩子睡着睡着咳吐了,孩子哭了半天,朋友未去理会。这时他气冲冲的跑过去弄孩子,她也跟着去了。我们都应该控制自己的脾气,特别在两大人之间闹不愉快的时候,首先应该卸下自己怒气怨气,以孩子为主。

然后我跟朋友相继又聊了很多,大多意思就是他没有做好一个父亲该做的,还经常挑拨孩子与母亲之间的关系。后来又回到了挣钱的意义何在?钱是所有人生存必备的,但是挣钱就紧紧围绕了钱在转,围绕工作金钱衍生出来的烦恼压力包围着他们,造成了对家庭成员夫妻之间漠不关心更别说体贴了 ,对孩子的不教育不关注,那就是其悲哀,况且很多人也是意识不到,不会去想这些。想的更多的便是我挣钱了,我为家庭付出了,到家了我应该为所欲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我接着翻找了前一天与她的聊天记录:(我把卢梭《忏悔录》里面一段话分享给她:卢梭的恩人想给卢梭留上一笔遗产,但是卢梭坚决反对。他说有人会说这么一来对我更合适,也许是的。但是,我的恩人和父亲啊,如果我不幸死于您之后,我知道,失去您,我就失去了一切,我就一无所有)我的感受不是亲人去世,而是生活中就像拽一个人 或一件事紧紧握在手里,什么都要管 什么都要操心 但当某一天两人(不论朋友还是亲人 恋人)分道扬镳了或者背道而驰的时候 却发现你之前所在乎所紧握的那些东西 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对你来说那些已经失去了色彩,否则你现在烦恼的紧握的那些 对于分道扬镳之后没有任何意义,何不在没分道扬镳之前就把自己抽离出来 站在一定高度看待你、他、孩子之间的关系呢?”

朋友问我:“你觉得我们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我就是独立的我。”

我:“因为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很难,很多时候我们会把自己代入现实角色中。”

接着我反问道:“你觉得应该怎么教育孩子?以身作则。”

朋友回到到:“以身作则。”

我说:“你一直大度大方,助人为乐,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你觉得他会成为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吗?你一直情绪稳定,遇事有担当,不歇斯底里像个泼妇,他会成为一个情绪暴躁,胆小懦弱的,没有责任感的人吗?你一直都有包容心,与人为善,他会成为一个没有包容心,容不了半粒沙子的人吗?你做好了自己,即是父亲角色有一些缺失,大抵他还是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朋友说:“对的,我最大的问题就是对自己的定位模糊不清,现在想想,我给自己定位的角色一直都是“半个人”,我把自己和孩子看成一体的,我没有觉得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人,没有觉得他是一个完整的人。我的另一个身份就是这个家庭的附庸者,主要的工作就是为家庭服务,我忘了我是一个完整的自己,我不是这个家庭的附庸我要做好这种准备。”

最后朋友感慨道:“养育一个孩子,要变换的角色太多了。”

是的,在教育孩子的未来征程中,不论他人(孩子最亲密的人)在孩子成长中扮演什么样角色,尽到什么样的义务和责任,我们都应该把视角从外在他人中抽离出来,转而回归到自己身上,以身作则,不断提升自己的同时,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或许也会影响那个入不了角色的他。

四、关于赡养方面

从对另一半的不满到关于父亲角色再到抽离出来到做自己以身作则。聊着聊着我们便说到赡养父母这方面了。虽看着两者之间没有关系,实则,我们在做自己的同时也同样应该反思自己,怎么样做才是以身作则,怎么样才能给下一代带个好头,做个好榜样。再说赡养父母之前,还是先写一下我的公公婆婆,以便我自己或者其他人更好的理解我不好情绪的一面,也像是为自己不好的一面找了一个借口。

(一)内心的波澜

接着我便说的是关于我自己的家长里了。婆婆(今年五十多)患有糖尿病十几年了,在我和另一半谈婚论嫁的时候,突然查出糖尿病之伴随症状最严重的尿毒症。这个消息对于处于懵懂的略知此病严重性的我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这几年婆婆全靠一周3次透析维持着生命,伴随着视力的下降,走路不利索,对生活起居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剩下的压力便下放在我们身上和公公身上。公公有时候会边照顾婆婆的时候去打点零工。可又偏偏去打零工的时候,前一年,婆婆一个人在家出车祸了,去年自己又摔了。接踵而至的噩运,压着我喘不过气来,尚且孩子还小。前两年所有的存款收入都拿去给婆婆看病去了(因婆婆他们所在的城市属于新疆建设兵团,医疗报销方便,一周3次透析固定兵团医院,况且她的身体经不起来回折腾,便没有把他们接到我们身边)。我们因为工作的原因房子所在地离婆婆那7-8个小时的火车路程(新疆地域辽阔)。那个时候的我满肚子抱怨与不善。因为我们小家整个都被拖累了,更别谈生活质量。当第一次听到婆婆出车祸的时候,我对公公的怨恨又增添了不少,但是一直没有表露过。应该出的医药费,老公给的时候我也没有阻拦。因为我知道我不能阻止尽孝,换一个角度来说,要是我的父母呢,我们也一样会拿出全部家当来医治。

然而这一次我的怨恨增加了,心里的怒气也是与日俱增。但是让我思想转变,给我感触最深的便是婆婆摔了再次住院的时候。那时我们刚好存了一些钱,直接拿去用了,等于我们存款又一次清零了。这次我没有抱怨,也不知怎么就想到我自己了,要是我是我婆婆,我的老公是否会像公公那样十几年不离不弃照顾一个病人(婆婆患病十几年不曾干活,身体不允许),还会在视力看不太清,生活快要不能自理的时候,待我依旧如故。想到这,我对公公一种敬佩之感油然而生。尽管公公身上优缺点并存且“不分上下”。当然这些我没有跟老公说起过,一直都是我自己心里战。在他们每个人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我这一思想的转变似乎让我轻松很多,更坦然洒脱了。

生老病死谁也无法预料到,所以不管未来的好坏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只需要在平时做好自己。我得做好自己,这是我对自己说的话。

(二)关于女儿赡养的问题

这次去石河子(婆婆家),老公竟然提了一个大箱子带床单被套凉被。这一举动让我惊呆了。我心里想哪有回自己家带这些的。原来由于婆婆身体不好,床单被套很少洗,天还好,夏天气味比较重。到地方后,我就提醒老公,你怎么不提前说,这些都没洗过。我一直以为每个月或者每两个月爸(公公)至少会洗一下。因为他们不怎么用,也不会想着去洗这些。这次去了之后,我主动帮婆婆洗澡,老公和我一起洗了很多被套和床单。我还提醒:“不论我们还是妹妹回来的时候,你交代下,回来一次洗一下这些。爸也不是勤快的人。”

随即和朋友又聊到关于女儿的赡养父母问题。

我说:“就像我妈觉得没有儿子,在他们眼里养老便是一个问题。在她心里这是她一辈子的遗憾。其实也是如此。就像我公公婆婆有我老公,他妹可以不用管她爸妈。我就不行。即便我妈有儿子,要是我妈患病那样,我绝对会出自己的一份心意。但是他妹现实如此(妹妹有两个孩子压力很大,妹夫又没责任与担当),你不能强求他妹去为赡养他父母出一份力。关于妹妹(我小姑子)我没有权利去过多的评说。连妹妹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很多人包括已婚女人都觉得原生家里有儿子,我嫁出去,赡养父母跟我有啥关系。包括我妈也没有说要去赡养我的外公外婆。当然平时看望关心还是有的。更别说我妈只有两个女儿,所以她一直的遗憾就是没儿子即便知道我和我姐要给他们养老, 但依旧是个遗憾。”

我接着说:“我也是最近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我妈没有儿子成为终身遗憾,不能怪她根深蒂固的旧思想。”

朋友问我:“那是什么呢?”

我回复说:“包括现代社会,我们这一代新女性不也都这样吗?自己结婚了,赡养父母貌似跟自己没有多大关系,整个大环境下,组合成的各个家庭里,有谁会拿大把钱给女方父母。所以有些地方结婚彩礼要的天价。要是女儿女婿一样像赡养男方父母那样天经地义孝顺赡养女方父母,是不是就会形成良性循环。要是女孩有赡养自己父母的那种意识,不管家里有没有哥哥弟弟,勇于担起自己的赡养责任,也许彩礼不会要那么高,也许小姑子和嫂子、姐姐和弟媳矛盾不会多么 ,家庭会更和谐的。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养老院,也不会有那么老人进养老院了。”

朋友说:“传统文化就是这样的,赡养父母是儿子的事。俗话说养儿防老养儿防老。我们没办法站在你妈妈的位置上,没办法真正设身处地的去感同身受。所以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婿不可能像媳妇一样为这个家庭牺牲,为她的父母尽忠尽孝。其实你也是把自己当做一个女儿的身份在说话做事看问题。”

朋友接着说:“如果你是个儿子,你会怎么对你妈?你想想,要是你老公是个媳妇,会怎么对你妈?我是没有想过,真的没想过。”、

看着这个问题,我也是无法互换身份的去想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他不可能去变成女人,我也不可能去变为男人。

于是我说:“我就当自己是个儿子的。农村老家很多老人实则是自己赡养自己,年轻人在外面打工,一年回一次就算好的了。很多都是等到老人临终的时候才会回来送终。这样的表面上是儿子养老,实际跟没有人养有何区别。但是年轻人不出去挣钱留在农村,怎么养自己那个小家庭。所以更多的是现实生活的无奈。”

我接着说:“说了这么多,闲聊这么多,你只需在你大发脾气的时候管控好自己脾气和注重自己精神品德的提升,以身作则来影响你的孩子,就不要强求他人做他人根本做不到的事情。责任和义务很难同时存在,有了责任没有了义务,有了义务没有了责任。先把自己内心的怨恨化解了你才能给孩子带个好头。记住他们可以无情,我们不能无义。”期间朋友也诉说了她的父母如何待她和他弟弟的(她家的事我也是很清楚的)。

关于以身作则和赡养的闲谈,仅仅只限于朋友和我两个人自己的思想意识里面,可能很多的东西,他人也不一定认可。但是我们只需要做自己,对家庭和谐有帮助的即可。

最后以《相约星期二》里面的“跟它和解,跟自己和解,跟周围的人和解”,以一种平和开阔的心与大家相处,在孩子逐渐成长的未来征途中,以身作则,与孩子一同成长,与父母一同变老。祝愿每个小朋友都健康成长,祝愿每个老人老有所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