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在伊芦

2018-08-05 13:50 | 作者:星梓 | 散文吧首发

梅在伊芦

四月中旬,市散文学会组织40多位作家到灌云县伊芦召开伊芦山历史文化研讨会,并到梅园采风。虽是梅花已落时候,但是,梅园规划手笔之气派,各种梅树之众多,梅王梅后之鲜见,水榭亭阁之精致,曲径回廊之巧成,可谓一步一景,景景可看。大家仍是心里震撼,游兴倍增,文情激发

伊芦梅园建设历时三年,占地面积1560亩,园内先后栽植红梅、美人梅、绿鄂梅等各类梅树两万多株,布置梅树盆景1300盆,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的梅园。今年3月正式对外开放,灌云县首届梅花节也是梅园开园式上明星捧场,游客如云,人气爆园,特别是著名歌星姜育恒在丝丝细中那一首倾情《梅花三弄》与梅花齐绽放,和梅香共缭绕,其情深意浓,可以说醉倒了上万观众,迄今还余音在园。梅园的建成和开放,使原本显得闭塞寂寞的伊芦霎时名声大振,也着实让伊芦人扬眉吐气。

伊芦,位于灌云北部。伊芦山,因商朝宰相伊尹晚年居于此山而得名,围绕伊芦山方圆就是原来的伊芦乡。伊芦南去县城隔着下车、小伊几个乡镇,北到市区也隔着宁海、板浦等乡镇,地理位置一直比较尴尬。伊芦山虽然历史悠久,曾和大伊山齐名,但是因远离繁华,也寂静落寞,连本地人都看成平庸的土山。所以,伊芦一直似被边缘化,长期处在交通不便、闭塞沉寂的状态,特别是乡镇合并,伊芦又划为同兴镇,原来的伊芦乡消失了。伊芦也似乎逐渐湮没在人们的记忆中,以至于伊芦人似乎少了些自信,出门都不好意思说出自己是伊芦的。伊芦山风景区的建设,特别是千亩梅园的先期建成,典雅秀丽的江南名园犹如一群纤纤美女一间飞落在伊芦的土地上,伊芦山热闹了,伊芦人笑了。伊芦因梅园而名声大振,享誉方圆几百里。

风景区的规划,梅园的建设,改变着这块沉睡的土地,唤醒了这座千古伊芦山,激发着世代生活在此地的伊芦人。

伊芦人讲究了。讲究形象,注意穿着了,这是我在梅园采风第一感觉。因梅园面积大,园里专门有旅游观光车,每到一个景点,游客下车观赏,车上有导游员负责导游和讲解。有时导游忙不过来,司机也会帮助讲解。我和开园区旅游车被大家称为大张的司机聊天,聊得很开心。大张,30多岁,接近一米七五的个头,穿的干净利落,显得帅气十足。他初中毕业考上一所职业学校,没有去上,自己开三轮车守着几亩地,耕秋种,娶妻生子,养家糊口。没天没夜的,一件衣服十天半月都不洗,困了田头草堆倒头就睡 ,喝醉了还会发脾气。梅园开业招考一批在园内开电动旅游车驾驶员,在家门口上班,月薪还不少,大张C照都多少年,驾驶水平那是相当的,何况开电动车,他考上了,成了梅园的司机。 刚开始,穿毕板的衣服,扣严实纽扣,大张还感到有些不习惯,不自在。一是园里有规定,二是他慢慢发现游客中男人都衣着整齐,女人都衣着艳丽,孩子们衣服鲜艳美丽。自己也开始注意起来,坚持每天洗刷,刮胡子,头发三七开,也用点啫喱水,梳得一丝不乱。下班后到家,把衣服挂起来,若有灰尘还会用干净毛巾擦拭一下。 烟也抽得很少了,怕烟味影响游客。媳妇直夸老公自打到梅园工作,那是换了个人似的,有了修养也更帅气。用大张的话说,过去在这片土地里种庄稼,泥里水里,没有个模样,谁都不愿靠近你,巴不得离你半节地。现在我还在这片土地上,但是,我是园上的司机,我每天和几百上千人见面,游客们都亲切地喊我师傅。我高兴,我成为这片土地上真正的主人。

梅园中的品梅阁,建在湖中,从空中瞰品梅阁,周边水系是一个硕大的梅花型,而品梅阁宛如花蕊。登上品梅阁,可以一览梅园最美的景观。阁内设有梅花香道,奇泉茶道,梅花插花道,梅花书屋,古琴等。游客可以闻、喝、赏、听、穿等手段多层面体验梅韵。

品梅阁中的茶道表演,古琴弹奏,插花姑娘大都是伊芦本地的大中专毕业生,原本她们都会是孔雀东南飞,到外面打工,梅园建成后,她们都主动报考,留在家乡工作。如今,都成为梅园的导游或接待员。她们身着艳丽的古典服饰,本身就好像一朵朵鲜花,在岛上飘动着。游客来了,她们全部进入角色。客人走了,她们都在读书,背诗,熟练业务台词。当问起她们是哪里人,她们一脸自豪地告诉你,她们就是本地人。

因为是新园,园中还有许多剪枝、浇水、除草的工人,也原本都是这片土地上的农民,土地流转,他们又成为园林地看护和维护工人。也有更多地是季节工,专项务工。他们一边稳定得到土地流转的固定收益,一边在园中打工再得到一份劳务报酬。这些人,喜气洋洋,衣着干净,从他们身上已经很难找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影子。

我出了梅园,意犹未尽,便行不远路,继续到伊芦的大街上去走走,去看看。但见街道干净路面新,沿街的店铺也整齐,来往的汽车明显的多了起来。一曲《梅花三弄》的音乐在大街小巷中间缭绕回荡,让人没到梅园先闻梅声。我来到西大街口,看见一家不大的小食品商店,门口坐着几位老大娘,身边小推车还有个胖娃娃。我向商店的女主人问个路,想去伊芦旅游服务中心不知怎么走。可能我说的普通话,女主人也用普通话回答我,虽然不那么标准,脸上瞬间也有些憋红,但是我还是听得清楚。,女主人的普通话着实让我感到一丝意外。她怕我还不明白,便让正在写作业的儿子给我带路。我一再拒绝,女主人还是严肃认真地向她儿子交待,把客人带到服务中心门口再回来。并对我说,孩子熟悉路几分钟就到了,你是陌生人绕来绕去没有准头。

小孩子放下手中的作业,走出店门给我带路。孩子上三年级。一边走我一边问他喜欢学什么,他有点不好意思地告诉我,喜欢诗词,还想参加央视的诗词大会。还说,他已经会背好多好多首诗词。光梅花的诗词就会20多首。自己星期天经常到梅园,看梅背词。还参加学校组织学生在梅园中为游客朗诵诗词的表演活动。不一会,孩子带我来到景区服务中心门口,和我说了声再见,就跑着回去了。望着孩子远去的背影,我心头感到一股温暖,一种欣喜。

伊芦风景区服务中心,是风景区的规划、建设、运作和管理的指挥部。我在这里详细观看了景区的规划,原来梅园只是风景区的一个组成。据《史记》记载,汉朝大将钟离昧家在伊芦,后人为纪念钟离昧在伊芦山上建有钟奄,近几年又恢复重建好。依伊芦山南麓山上山下广栽红枫,建设枫园,和梅园南北呼应,形成春赏梅花,秋看红枫的景观。我在中心的一个大厅,还看到一帮演员在排练根据伊芦山传说改编的大型古装情景剧《伊尹梦梅》,这个剧在今年3月首届梅花节暨伊芦梅园开园时候初演,根据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再做润色和修改,以期完美地表现5000年前商代开国贤相伊尹来伊芦结草为庐时和梅花仙子矢志不渝的传奇故事,在梅园里定期定时给游客表演。这场演出给梅园,也给伊芦增加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此次梅园采风,虽然没有看得梅花开放,没有领略到梅园花海。但是,我看到了开在伊芦人心中的梅花,那就是新农村的美好,新农业的发展,新农民的希望。

梅在伊芦,美在伊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