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游褒禅山

2017-05-04 11:34 | 作者:看风景的你... | 散文吧首发

褒禅山,儿时向往着的地方,一直想去走走,七事八事耽搁了,始终没能如愿。择了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沿一条清幽窄道蜿蜒向山里行。广袤无边的田野,一排排石块砌墙的茅草屋。愈往绵延山里去愈加灌木丛生,林荫蔽日。过一湾清澈透底水池,山脚下一片开阔地带,一座牌坊屹立于翠绿青天之间,一块巨石横卧在视野里,石头上镌刻几只鲜红的“褒禅山”大字,脱俗娟秀,落款王安石。

褒禅山与太湖山、鸡笼山同属一条山脉,面朝浩浩汤汤长江。多少年来,褒禅山静若像个处子尽显妩媚,静静地躺在江淮平原大地上,任由几千年的骚人墨客造次、泼墨挥毫,留下一叠厚厚的文化底蕴。千古名刹慧空禅院座落在褒禅山的半山腰上,飞檐翘角掩映在翠生生的层峦叠嶂间。褒禅山人杰地灵,因唐贞观年间高僧慧褒禅师名声遐迩,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又让褒禅山留下千秋美名。

大山里,一人由着寺外黄墙根下闲散漫步。苍翠浓郁的老树与新枝嫩叶盘根错节,除了山雀的鸣叫声悠远回荡,寂静的天地像属于你一个人。喜欢这样恬淡虚无的氛围,有种“内不存情虑之激扰,物我两忘的境界”。这样的时候,你可以什么都不去想。望庙堂里的香火青烟袅袅升起,念时光推移,世事无常。人啊,岁月洗刷去了韶华浑沌无知,过了知天命的年龄,该沉定下来读读《般若心经》。了解点佛法因果、轮回,懂得些敬畏。这世界冥冥之中有许多的事儿说不清、道不明。“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的顿悟,才是能够保持淡定从容绵绵之力。

登高远眺,一览葱菁环峙,四周青峰相拥,入华阳洞才属必修课。怀揣着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长大,实在是被其困惑了多年,时时莫忘追风一下。“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洞口芳草鲜美,细瘦的“前洞”,清泉从石缝里渗出,在“有泉侧出”朱红大字引导下步入洞中。

狭窄的洞内有一种想象不出来的爽适,褶皱洞壁,温柔水滑。缝隙间,玩味细处,鞠躬石前领略到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感叹。仰望高处有幽穴隐约,那不过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旁门左道。行至洞里深处豁然开朗,有块钟乳石悬置半空,光洁的颈项质地玲珑。悠然心怡,悄坐石旁轻轻地扣击,发出的“咚、咚”声,音回四壁,宛若清风低吟。一阵委婉哼唱声轻盈飘至,打乱我胡思乱想。只见一位秀发飘逸的小女子,仪态闲靓,气若兰芳,顿觉眼神一亮。未等我细细端详打量,风一般飘忽而去。忽地觉着,乐此洞中逍遥,避开人世间俗尘浊世,有佳人作伴,求得片刻安宁超脱,岂不快哉。

由漆黑幽暗的华阳洞里出来已经是晌午,艳阳高照下一条“昭关古道”呈现在眼前。还纠结在“前洞”与“后洞”中的我,尚未倒出“时差”,此刻,囊中饥肠辘辘。可山高路远,连个冒炊烟的地方也没见着。一想到昭关镇上喷喷香的老鹅汤,抹了抹馋涎口水,一跺脚,义无反顾地钻进了烈日当空的古道里。

昭关古道有七、八公里长,是为纪念伍子胥过昭关的传说故事而修建。秋战国时代,昭关地势险要,处于两山对峙之间,是吴头楚尾的边境、国界。二千多年前的伍子胥因杀父之仇弃楚投吴,为躲避官兵搜捕,在此昭关卡了壳,一白了头。演绎了一段山穷水复,柳暗花明的传奇。真的要对当下一些人的聪明才智佩服的五体投地。昭关与褒禅山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地方,愣在那崇山峻岭里修了一条柏油路,美其名曰:“昭关古道”。把互不相干的两个地方黏糊了起来,把相隔千年的人物整合到一块。谁吃了谁的豆腐?谁占了谁的便宜?还真的不好说。

古道的尽头,一座灰头土脸的昭关城楼孤零零地立在两山夹一洼的坡上,城楼上遍插花里胡哨的小旗,给人以古色古香的遐想。城楼下刻意做作出来的几道陈旧的车轱辘碾压痕迹,告诉着你曾经过往沧桑岁月。几千年过去,那些名人或有或无的佳话轶事早已成为风干了的记忆。“今时明月照古人”,只是不够自信的后人拿这些结了茧子的鸡毛蒜皮琐碎点缀、点缀不够光鲜的门庭,蹭蹭先人的灵气罢了。

想着,揣摩着。这时,淳朴的大姐将一锅热气腾腾的老鹅汤端上,原汁原味的鹅呆子,肉质鲜嫩,不腥,没加一点佐料,透鲜。

2017/5/2 原创:看风景的你暨耕茗南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