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

2017-06-20 22:11 | 作者:快乐风尘! | 散文吧首发

前天是父亲节,在各种媒体中随处可见父的元素。关于父爱,人们的发言曾经一度是节制而平和的。母爱的伟大使我们有时忽略了父爱的存在和意义,但是对于许多人来说,父爱一直以特有的沉静的方式影响着他们。父爱怪就怪在这里,它是羞于表达的,疏于张扬的,却巍峨持重,所以有人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父亲对我的爱是否如山,对我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是世间最平常、最真实、最无私的爱。

说来很是惭愧,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是“不喜欢”父亲的,只因为他那过于执拗的脾气。那执拗的有点“不可理喻”的脾气,总让我觉得他是那样的专政,而这专政却仅限与对家人。当然,他是没有任何资格去对外人有一丁点的专政的。他的执拗是那种明明自己做错了事情也听不进人劝人说的固执,也正因为如此,明明需要好好去干的农活,动辄甩手便离开不做了,这往往气的母亲和我肺都要炸开了。

别看父亲在家里是北方大男子主义的典型代表,可一旦家里有什么事情,他总是不愿出头露面去外寻求帮助的。小时候由于家里条件所限,缺油少粮是常有的事情,这免不了有时要找邻里去借,除了借粮以外,借钱也是常有的事情,而对于这些父亲是从来不愿露面也不会露面的,这样的事情一般都会顺其自然的落到奶奶和母亲身上。现在想来,父亲一定是羞于露面的。

虽然父亲总不愿为家里的事情去求人,但他却能为家里的事情而吃苦,尤其能够为我的学业而吃苦。

从我记事时开始,印象中,父亲除了和母亲一样在地里刨钱外,有时还经常去垃圾堆里捡垃圾,运气不好的时候出去一整天就捡回来几个破酒瓶,运气好的时候一上午就能捡回来很多酒瓶、易拉罐、废铁、废铜,可别小看这些所谓的垃圾,时日久了,在当时也是我们家一笔“不菲”的收入。

初中毕业后,由于学习成绩还算可以,我曾面临着上中专还是上高中的艰难选择。刚开始自己很想去上中专,因为一直以来,在别人的言谈中我知道:中专是学技术的,毕业后可以直接去参加工作,这样我就可以“挣钱了”。可惜时运不济,我们这一代人用现在的话来讲叫做“什么不好的事情都让我们遇到了”,当时中等学校实行“并轨”,从此便结束了学校分配工作的时代。权衡一二之后,最终家人和我共同选择了上高中。高中在县城,距家大概15公里。为了完成我的高中学业,父亲在一个唐叔的帮助下,第一次离开家,放弃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本职工作,到县城的一个工地帮人打杂。

总有一些东西,是岁月所消融不了的。

我在县城上学,每周周五回家,周日又返回学校。为了省钱,父亲坚持让我每周日返校的同时从家里给他带一袋自家做的馒头,虽然干活的工地换了两三个,但这样的习惯却始终保持着。记得在一个下大的周末,我依旧像往常一样,带着一袋馒头来到父亲工作的地方,因为每周都来的缘故,工地上的叔叔都已经和我比较熟悉了,看到我来,便有人扯着嗓子喊:“老田,你儿子来了!”,随后,我便看到父亲一瘸一拐地从他的宿舍里走了出来,打眼望去,父亲的脚上包着白色的纱布,纱布在他黝黑的脚板上显得各位醒目,因为下着雨,看到这样的情形,我便叫他不要再往外走了,并顺手搀扶着他回到宿舍,宿舍还是和以前一样,几张用砖头和木板搭成的床不规则的横竖在房间里,周围挂着虽然已经洗过但依旧污渍斑斑并有些霉味的衣服,床上的被子胡乱的堆放着,吃饭用的碗筷随手放在一摞砖块上,有些还没来得及洗……“,你的脚怎么了?”我扶他坐下后轻声地问道。“没事,前两天不小心被水泥板砸了一下。”他看到我头也没抬的望着他包裹着的脚补充道:“就出了一点血,没伤到骨头,已经好很多了。”“你还是去医院看看吧,你看,还在往外渗血呢!最好去拍个片子,要真没伤到骨头当然最好。”我这样劝说着。“不用不用,已经都不疼了,也没有肿,不用去花那个钱。”他急切的拒绝着。我知道以父亲的脾气,不管我怎么说,他认定不去做的事情,就算我说破嘴皮也是徒劳。“那要不你就请两天假,回家去休息休息吧?”我试探性的建议到。“不用,再有几天这个月就完了,请假的话就没有全勤了。”父亲口中的“全勤”是有奖励的——每月一袋5公斤的大米,外加两袋洗衣粉。父亲似乎不愿我在这里逗留太久,于是催促我说:“现在雨小点了,你赶快去学校吧,晚上还要上自习呢。”。沉默了一会,我拿出家里带来的馒头,“爸,这是馒头,那我就回学校了。你做事的时候小心点。”“走吧,走吧,趁现在雨小。”背起书包,我便出了他的宿舍,出来时,父亲一瘸一拐的非要送我,我拗不过他,见他走到门口便说:“你回去吧,外面滑。”父亲没有再坚持,我走到工地的大门口,往常头也不回的就离开,今天却不知怎的,想再看看父亲他的身影。回头时,我看到他依旧站在宿舍的门口,一直朝着我离开的方向。突然间,一阵心酸,眼泪和着雨水留了满脸。我不想被他看到,于是快步的离开了。这是我第一次因父亲而流泪

高中的语文有写周记的要求,那次我把自己去给父亲送吃食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了下来。第二周,老师选了几篇写得好的,在课堂上让同学读给大家来分享,其中也有我的这篇。不知道是因为当时读得同学声情并茂,还是因为我自己本来泪点太低,文字好像又一次让我回到了现实,不争气的眼泪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留了满桌。

高中毕业后上了大学,四年大学中父亲一直在我们村的砖厂上班,砖厂的工作艰辛而且充满危险,没有点力气的人是干不了的,一不小心什么砸到脚啊压到手啊是常有的事情,有一次父亲回来说时自己都冒了冷汗:那天他们和往常一样到山坡下拉土,当天风很大,也许是他们只知道从下面不停的挖土,导致坡上的土突然间倒塌下来,还算父亲和另外的工人反映速度快,丢掉手里的东西撒腿就跑,最终没有人受伤,不过被埋在土下的小车和其他工具却让他们着实费了不少力气。假期回家父亲给我讲起他的这些有惊无险的事情时,总是眉毛上扬,有点自豪的感觉。说来也怪,以前父亲和我的交流可谓少的可怜,但自从我上了大学,每年回家的次数不像以前上学时多了,父亲反而很愿意和我多谈谈。说实话,我喜欢那样的感觉。

古语说:“父母在不远行”。但残酷的现实生活逼迫我离开家乡,离开已是花甲之年的父母在外生活。如今我已成家,也已为人父,每年回家的次数用一根手指就可以记录了。有时因为工作或者小孩的原因,一年一次都无法满足,我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每周都给家里打一次电话。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其实担忧的何止母亲一人,这么多年来父亲也是日牵挂着在外漂泊的我。

由于现在回家的次数少了,而每次回家都会觉得父亲衰老的越来越快,头发白了,皱纹深了,身形瘦了,精神也大不如前了。现在只想手头的工作快点结束,暑假快一点到来,好想回家看看,看看我耄耋之年的奶奶,看看为我操劳了一辈子的母亲,看看那个曾经倔强的让我“不喜欢”的父亲。

堂上有佛两尊,恼恨世人不识。

不用金彩装成,非是檀木雕刻。

即今现在双亲,乃是释迦弥勒。

若能诚敬得他,何用另求功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