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乡下人说心

2017-06-15 06:44 | 作者:文生 | 散文吧首发

羑河纪实之三十六

一个乡下人说心

文生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老家石林黑塔村生活时,记着老辈人说过,村里早年有人对孟子的心学颇有研究,常在村里的庙前观中寺旁道上踱步吟《孟子见梁惠王》,在羑河岸边的思心石上思考,一时人视为“痴”,具体情况是说不清了,只记着“心”要从人人有财产说起。我上小学时正逢批孔孟之际,说孟亚圣的“心学”是主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剥削阶级的言论,又讲无产阶级是没有财产的。现在说起来是此心非彼心,或者说心的定义是多样的。

现在国学成为显学,似乎国学可以解决当下的一切问题,我也就赶潮流,也跟着读了一些儒家经典。既然村里的先辈研习《孟子》,自己也就读读《孟子》,也算一个乡下人多少承先人之志吧。无奈本人才学疏贱,只得皮毛,也就献丑了。

既然故乡先人认为“心”的基础在于人人有财产,想必是围绕孟子的“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展开的。“有恒产者有恒心”是从“仓禀足而知礼节”化来的,也是《论语》上所说的“富之、教之。”

孟子的“恒产”是指什么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也就是说,一般人家要有五亩的宅院,里面种植桑树(这样可以养蚕、巢丝、织衣),养六畜;有百亩田地,种田的人在忙完公家的事后能够不耽误种自己的地;孩子们可以在学校里受到礼仪的教化,五十岁的人可以穿绵衣,七十岁的老人可以吃上肉,人们都过的小康一样的小日子。为此孟子还在滕文公前推荐井田制。孟子的“恒产”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是“公田私用”的生产方式,无奈当时以公田为特征的井田制已遭到破坏,私田盛行,私田制显然是不能保障每个家庭都能有五亩之宅和百亩之田的。历史上井田制的新版——均田制搞过好多次,都是没多久就被破坏了,主要是新增人口没法给予相应的土地以及土地使用权没有保障。也就是说,孟子的理想是建立在公田制上,而且还是“田里不鬻”,即田地不能买卖;也不能建立在私田上,因为私田能买卖;自然是“乌托邦”的想法。

而有了“恒心”之后,人们就会有“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就会随之产生,社会秩序就会安定。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都具有的,即人性本善,经过有恒产和教化之后,就会“人人皆为舜尧”。孔子认为复周礼,才能实现仁政。孟子则认为复周田,行仁政才有基础。孟子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占在重要地位,成为“亚圣”。

人们没有恒产的后果是什么呢?“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没有财产的人就要放纵自己,然后各种各样的坏事就做出来了,监狱里人满为患,成为使社会不安定的流民。

人人有恒产是不会自动就会实现的,前提是执政者要有仁义。孟子对梁惠王的谈话中主张:“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对于君主来说,是不缺乏利的,缺的是仁义。一旦君主讲利,接下来就是“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土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如果君主讲利,那么上上下下的“劳心者们”即各级官员就要效法,就会“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最终是老百姓倒霉,人们的恒产也就得不到保障,国家就危险了。历代史书无不认为首先是“君以利丧国”“官以贪乱国”,接下来就是韩非所说的:“儒以文乱法,武以侠犯禁。”最后是“民以反求生”,整个社会处于大动荡中。

孟子认为行仁政是能办到的事。“挟泰山以超北海,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技,曰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孟子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以流民身份登上王位的朱元璋认为孟子的民本思想大逆不道,把孟子从孔庙中请出来,但后来,还得把孟子请回去。

但是行仁政不能只指望“劳心者”们,还需要士人。“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一般人是“有恒产者有恒心”,但士人要有更高标准的“心”,致力于宣传自己的主张,让君主们讲义,行仁政,让人们“有恒产”,防止“劳心者们”“率兽而食人”情况的出现。孟子对士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养心”,养心在于养气,“吾养吾浩然正气”,做大丈夫,希望士人能象他那样,为了理想而奔波。实现理想并不是容易的,“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筯骨,饿其体肤。”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为了自己的理想奔波了一生。

但孟子又提出“心思官则思”,从“心思官则思”一路发展下来,成为“我心即宇宙”,到了王阳明,认为“心”是知易行难,即人们都知道心是什么,可执行起来难。就是说,人人知道行“心”的好处,做起来非常难。王阳明的功勋使他的学说风行一时,但终究离“心”本源远了。

在历史长河中,思想本源是永继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以说是孟子“心”思想的传承。

在清朝文字狱的高压下,许多知识分子对宋明理学进行了反思,以考证为名,校勘了许多古籍,弄清了许多事实,对先秦思想进行了正本清源。清朝精耕农业的发展,使许多人有能力接受教育而知识分子,但能通过科举考试而进入官场的人很少,可这些幸运儿把知识分子的使命“达则兼济天下”忘的一干二净,图的是“三年清知府,十万花银”。但很多平民知识分子超越“穷则独善其身”,致力践行孟子的心学,从而乡村产生了乡绅阶层,他们维护乡村程序,虽不能使人人有恒产,但起码做到救困济穷,修铺路,力图使乡村成为和谐之乡。但时世总是艰难多,从上至下都是“率兽食人”的官吏,使他们的努力大都成为泡影,有的甚至脱变为鱼肉民众的劣绅。民国时期的新农村运动也因时世动荡而失败。为政之要,在于治吏,是孟子的主张,也是历史的经验。

然而草蛇灰迹,不绝如缕,孟子“以民为本”的思想总会发扬光大,实现人民对“有恒产”生活的向望,自古以来就是仁人志士的努力方向。

今天乡村土地集体所有,平均分配,符合孟子当年的设想,然地少人多的矛盾于今并没有解决。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乡村只有老弱病残维持,绝大多数乡村因此走向凋落,不少村民因此贫困,成为今日中国上下之痛。中央为此定下脱贫的攻坚计划,大批干部下乡精准扶贫。在城里奋斗有成效者返乡兴办企业扶持村民脱贫共同致富,被称之为“新乡贤”。

理解古人原意,当述而不作,不要加上古人没有的东西。但经典作家的著作,在提供思想的同时,也提供了思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先哲回应的是当时的问题,不可能回答千年以后的事。千年后的我们只知批判他们,显示的是我们的不明智;但一味盲从他们,同样也是不可取的。我们学习先哲思想时要与时俱进,用他们思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新问题进行思考,解放思想,找出解决新问题的新办法,比如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就是新版“有恒产有恒心”,这才是真正学习经典。

孟子的心学,和许多先哲们的思想一样,仍然在继续发展当中。很多地方,和“思心”一样,有“思礼”、“思仁”、“思义”、“思法”、“思道”、“思贤”……之举,先哲思想永在。

羑河纪实系列均为原创

2017年6月11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