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手擀浆水面

2017-06-24 11:00 | 作者:陇原小工匠 | 散文吧首发

清清的汤水,白的面条,翠绿的香菜,金黄的葱花、蒜片,令人垂涎欲滴红辣椒丝……待端起碗捞一筷头面条入口,又凉又滑的感觉使人顿感轻松,再咂一口浆水,那清香微酸的口感,从咽喉一直爽到胸口,心头的火焰于是消失的无影无踪……

妻子是地道的兰州榆中人,她通常用芹菜和莲花菜榨浆水,做出来的浆水格外清香。由于经过发酵,浆水里含有丰富的乳酸菌,对于帮助消化、清肠利尿、败火解毒十分有益,兰州人的说法叫做“刮肠子上的油”。同时以芹菜为主料还有益于降低血压和血脂,保健功效颇为显著。

浆水面自身比较清淡,妻子喜欢在家里做,首先取一盆清浆水上火烧开,倒入盆中放凉。另用炒勺放少许菜油烧热,在油中放花椒数十粒,生姜一两片,炸出香味后去掉花椒生姜,再炝葱花、蒜片、红辣椒丝倒入浆水中,加盐适量,撒上香菜末待用。

浆水一定要配手擀面才好吃,面粉是陕西蒲城老家的舅舅在磨房磨出的天然面粉,妻子跟着母亲按部就班的学,用老家传统做法和面、擀面。渐渐的,一块面团终于被她擀得有滋有味,也荣升为家里擀面的“老把式”,担负起擀面条光荣和艰巨的任务。

妻子擀得面条薄如白纸,撒上玉米面,切得细细的,出锅沥水,将面在凉开水盆中漂冷,捞入到每个人的碗里,随后浇上浆水。做上一盘油炸虎皮辣椒,切上几片陇西腊肉就着,那种满口生香的感觉,想象力再差的人,也会懂得美食的内涵是什么。

许是基因在作祟,女儿从吃上妻子做的手擀浆水面开始,如我一般,对此种吃法情有独钟,抵触其它吃法,好吃筋道的手擀浆水面,就着陇西腊肉和虎皮辣子。而且几日不吃,心里总有些空落,于是,手擀面便成了犒劳女儿的一道大餐。我相信耳濡目染下,多年以后,女儿也会成为擀面的能手。

说起陇西腊肉,离我家不远处的修造厂高层楼下,有个卖陇西腊肉的摊档,已经卖了二十多年了,摊档总是干干净净的,小窗擦得明镜似的,切肉的案板油光铮亮,摊档用红色的遮阳伞遮着,使腊肉的色泽看起来更加漂亮喜人,每当你要买肉时,摊主总会切下来一片让你尝尝味道,问好你是需要肥一点还是瘦一点的,然后用一把细长的切肉刀把肉片得薄薄的,装到食品袋里,交到你的手上。

陇西腊肉从以前的13块钱涨到18块钱,现在涨到35块钱一斤了。喜欢吃它的人无论涨到什么价格,总是要吃的。陇西腊肉历史悠久。据《陇西县志》记载,陇西腊肉腌制约始于清朝乾隆年间。制作陇西腊肉宰杀的生猪主要来自漳县、岷县一带,尤其以岷县蕨麻猪为最佳。

因岷县野生药材甚多,农户饲养的生猪季放牧,秋季圈养,腊肉腌制户季收购宰杀时,猪肉的肥瘦肉相间(俗称五花肉),且带有药性,滋味纯美。瘦肉灿艳似红霞,瘦而不柴;肥肉晶莹若玛瑙,肥而不腻,微带透明,加上盐、花椒、小茴香、姜皮、桂皮、大香等10多种佐料腌泡和太阳暴晒而成的肉,色美味鲜、风味独特。

做腊肉的老乡家里都有很大的窖,大约要7-8米深,把生肉在窖里整整齐齐的摆一层,然后把调料撒一层,当然撒调料是有讲究的,而不是随便撒在肉上。如此反复,直到把窖装满。制作时间长达四个月。要卖腊肉的时候,煮肉是个非常主要的工艺。首先,这腊肉不是煮的,而是蒸。要用一种特殊的锅--带锅(在陇西外很少看见过),放上蒸笼,整块肉放在上面蒸。等肉熟了,就摆在木案上出售。这时的腊肉看起来非常好看。用刀割一片,看起来是透明的,香味喷鼻,撩人胃口,令人垂涎欲滴。

一碗手擀浆水面,一份油炸虎皮辣椒,一份陇西腊肉,那特有的酸、香、清,洌,沁人心腑,爽到极致。那种家常却又与众不同的酸爽、通透,简单而又满福的充盈感或许就叫做幸福吧!

评论

  • 刘非凡:顶一下,推荐阅读~
    回复2017-06-24 15:09
  • 胡侃瞎周:顶一下,推荐阅读~
    回复2017-06-24 16:17
  • 龙富金:顶一下,推荐阅读~
    回复2017-06-24 21:44
  • 離島:顶一下,推荐阅读~
    回复2017-06-24 21:55
  • 天凉好个秋:顶一下,推荐阅读~
    回复2017-06-28 14:05
  • 见了都说好:看着文章都留口水啊,我吃过浆水面,是甘肃那一带人很喜欢吃的,还有主要是面粉和擀面手法很重要啊,我学了很久,擀出的面也不怎么好吃,后来弄了个面条机为方便 jinlaiba.Com/archives/12598.html…
    回复2017-06-28 15:43
  • 陇原小工匠:顶一下,推荐阅读~
    回复2017-11-29 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