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场记事(2)
茶场记事(2)
胡光荣
春茶不过日,夏茶不过时。这是茶农们在生产加工环节上的经验总结。
今天,春茶第二道,也是茶树进入高产时节,晚上得加班炒、揉、炕茶了。郭场长下令,新来的年轻人和知青,晚上没有特殊事,那就加班,今天下午加班的人早点收工,给家里人交代交代。我,老陈、老李、老胡、月英、翠玉几个人来,老海,你这几天感冒了,那就等病好了再来,炒茶上的技术还要跟老陈说说。喂,老海阻止郭场长说话,他说,老陈技术行,去年不都是他主炒的吗?!他炕茶我认为比我还过细,还负责。好,好。郭场又接上说,翠玉,下午了先到马家河供销社买三四斤干鱼嫩子,到食品所买几斤炕腊肉,顺便到你家里寻点青菜什么的带来。记住,得七八天,能放的多买点,我们屋里几个人吃饭,我堂客,各个事就交给你了,做不好,我会打人的呀。
听的人知道郭场长在给翠玉安排事又带开玩笑,我是新来的,半懂不懂,但有炕腊肉,我却听得很清楚,我喜欢吃炕腊肉。后来我还听到了翠玉跟郭场长的对答,给你当堂客,作懒蛤蟆梦吧,别人哈哈帮腔和挑逗声,此一句的,彼一句的,有时笑得互相捶打起来,男女搅作一团。
那天下午,我仍在收茶过秤。郭场长安排一位女知青跟我配合记帐,免得一人为私的情况发生。
采满茶的姑姑和少妇们,仍似彩蝶飞来,因郭场长的安排,使我心仪的目标一下子转移到这位女知青身上了。我到林场已有好几个月,可是我从来没有与女知青们说过一句话,也没打听过谁姓啥,尊卑、贵贱、天地这些词儿钻满脑壳,她们太高高在上了,就像天上的仙女一样。她们能下凡让我们这些乡巴佬看看就是我们的福气了。
三个女知青,年龄比我小个两岁左右吧,其中个儿中等的那位,长得美极了,我现在来描写她时,有点像唐朝的杨贵妃,举手投足,音容相貌,梨花一枝春带雨,芙蓉如面柳如眉,翠柳扶风,雍容华贵。当时,我见到她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姑娘叫她到我们乡里做活,简直是糟蹋。她一点儿不动,贡得那里,都会使人做活来劲。一双笑靥才回面,十万精兵尽倒戈。我真不敢正面的去看她。做活的时候,她离我稍微近一点,我会慌神,人多的时候,我还会自卑地只想裂开。
那天下午,郭场长安排她来,我怎么来形容我当时的心情呢?喜不自胜,喜不自胜,我想再用几个才能表达出我当时的内心反应。
从前没敢正视,那天我比较自然地多看了她几眼,比贵妃脸要微长一点,两个小酒窝一笑显眼,皮肤白皙,鼻梁高高,嘴唇稍厚。一双明眸濯北斗,映月潭泉几许深。黑色瀑布般头发泻向洁白的颈脖,头发中间用彩色皮筋略略箍着,尾发飘逸。她穿的是一件粉黄金涤凉短衬衣,弧形圆领。
邱家队的胡某某17斤,大海队的熊某21斤。我在报秤的时候,有意地向她靠近,看看她记的情况。一双玉手,小巧尖尖,手掌酥红。
哦,大海队姓熊的,是熊猫的熊,不是抱耳那个邢,她改过之后抬起头来,向我投来一瞥感谢的目光,然后迷之一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