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阑珊处

2011-05-25 10:36 | 作者:闲潭清影 | 散文吧首发

曾经是恢弘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今却渐渐褪色,甚至被人信笔涂鸦;曾经是姹紫嫣红的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而今却因蜂缠蝶绕,啄虫食,而憔悴不堪;曾经荡气回肠,让国人扬眉吐气,引以为豪,而今却被挤在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暗暗哭泣。鲁迅曾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怜的,而一个有了英雄却不懂得拥戴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文化、民族情节就是需要我们拥戴的英雄,而英雄是寂寞的。

每一个汉字都凝聚着祖先的智慧,都流传着他们的思想。积淀了千年的美丽,这一份厚重谁与争锋?不幸的是,原本已枝繁叶茂、根深蒂固的汉语,却在时代的大潮下受到年幼的外语重重的冲击。英语成为许多用人单位招工的一道高门槛,却很少有企业要求汉语水平,于是,英语过级考试培训单位如笋般拔地而起,而有些高校却在考虑取消语文考试。大街小巷,老翁孩童,英语早已数见不鲜,而华人华侨中又有几人教孩子汉语?英语的学习进一步升温,而被我们宠幸了千年的母语,却被打入冷宫,这是多么悲哀啊!

伴随语言而来的是文化,就节日文化而言,洋气早已风靡中国青年情人节、愚人节、平安、圣诞节……名目多,花样也多。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却像一位隐者,云深不知处。传统节日的气氛淡了,味儿也变了,不知道只是好奇心和新鲜感在作怪,还是民族情节在淡化。我并不是反对外来文化,也不是拒绝与时俱进,我只是不希望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外来文化的“入侵”固然是民族文化受冷落的一个原因,而国民的不珍惜,不护,何尝不是一种伤害?在文化日益商业化的时代,经典被调侃、戏说、篡改和亵渎,曾经的感动美好被肢解得面目全非。贫血的歌词,不再有意境;赤裸裸的表白,不再有含蓄;苍白无力的叙述,不再有深情;促躁动的节奏,不再有宁静……毫无实力的选手,凭借包装、作秀和炒作竟也飞入寻常百姓家。他们耗尽了少得可怜的水平后,又将魔爪伸向经典,当经典以俗不可耐的形式流行时,残留的美丽也黯然失色,病态的红润一点也不好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优秀民族文化是大家的,不该“养在深闺人未识”,更不该“无可奈何花落去”。要让她家喻户晓,青春永驻,让我们用心去呵护她,传扬她!

评论